全臺石頭藝術展中山站地下街起跑 許效舜親自全程精闢導覽

文:黃家音|圖:石雨鑫

石人有福了!中華雅石藝術總會於5月3日至18日在臺北捷運中山站推出全臺灣各縣市在地石頭藝術展,雖碰上疫情緊繃,理事長許效舜表示,每天人進人出的捷運,防疫無法逃避,一定會要求戴好口罩,透過新聞媒體、賞石界與不同藝文界人士一起傳遞訊息,並且特意安排該會對石頭有深入瞭解的長輩們做導覽,會以很精緻的方式,讓走近觀賞,喜歡石頭的人有幸福感與療癒感,並獲得知識上的滿足。開幕時,中華雅石藝術總會總執行長廖文雄、各協會會長與幹部、臺北捷運公司主任秘書高文洋、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王國雄、基隆歷任會長、臺中愛石協會會長李坤聰等,均蒞臨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中華雅石藝術總會理事長許效舜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這次展覽是集合臺灣各石種的呈現,他們希望未來能把石頭展推到故宮,在故宮有個專區展覽臺灣石,但會經過多次遴選,所以希望這幾年的積奠都能放在這個地方。他們要在這裡匯集能量,為了推廣當代賞石藝術,在中山捷運站展出臺灣各地的石種,著重於跨界合作的陌生開發,與大眾直接做點線面的連結接觸。他們期望透過進駐捷運站,成為最大石頭訊息與文化的連結。

這次石頭展分為產地的認識、美石介紹、人文沿革、文化傳承、新石人與新石代的對象募集,以及石經濟的善循環等六大面向。許效舜說,臺灣賞石文化從日治時代開始,甚至還可以追朔到更早,其實是從未斷過,但因為日治時代留下許多文獻而做了沿革的傳承;日治時代有賞石文化協會,有石頭協會、盆栽協會的成立,大概從十九世紀初就有紀錄。

許效舜強調,石頭必須要有一個經濟的善循環,這也是此次展覽的六大面向值之一。通常愛石人對家裡收藏的石頭在要與他人流通時,往往在捨不得的情緒下,會做一個石頭底座,畫幅畫或寫幾句話來賞析,讓它變得有價值,這樣會吸引人願意來買。一般民眾可以加入中華雅石藝術總會成為會員,在這裡所有會員可以進行石頭的流通。總會每年會有一至兩次的展覽,會員可以拿出來展覽,有喜歡的人就會跟你議價。賞石是一個文化傳承,其能量是與大自然接觸,講數字就會進入市場,這是屬於兩個不同意境的世界。

許效舜感性地回憶:「我自己接觸石頭是從民國六十幾年起,當時就有人在基隆撿石頭,真正我收藏第一顆石頭是民國七十二年,自己開始搬石頭回家!從我當學徒到今天中華雅石藝術總會長,我覺得新石代、新石人一定要招募更多的年輕人來,以弭補斷代之虞!」所以,雅石藝術總會希望打破制式的藩籬,透過這樣開放空間的展覽,與大眾做一個點線面的接觸。許效舜更期許雅石藝術總會全體會員在這個新的石頭時代要負起絕對責任,把這件事情無遠弗屆的擴大。

許效舜說,他們會留下會內逐年展覽的石頭文化篇幅,作為未來「臺灣石歷史」的絕對見証,他們希望臺灣石頭能進入最高的藝術殿堂,到故宮展覽。他強調,他希望故宮收藏臺灣石頭,讓國家來保護它們,讓所有人看到臺灣石頭之美!

在這個捷運站內展示空間的每個環節皆極其重要,正值另一波疫情高峰,許效舜表示,防疫期間或許展覽未能達到預期,但以臺灣圖像形成的展示台在中山站落地,在這個環狀展覽空間中可讓大眾對石頭產生不同的認識,更能打開大眾對石頭文化領域的瞭解,這是臺灣石頭的另一個新頁!

這場全臺灣各縣市石頭藝術展的展台設計也別出心裁!是以臺灣地圖與離島澎湖來做展台,許效舜表示,中華雅石藝術總會幹部們在前置作業開會時,集思廣益討論出這樣的方式,想到這裡有誠品、咖啡廳、書局,通常展覽都是帷幕的,但若圍起來兩邊就看不到,在這麼有文化氣息的捷運文化走廊裡,如果放一個低角度的展台,既不會擋住商家,又可讓大家很輕鬆在走廊兩邊都觀賞到石頭藝術,但賞石是不可觸摸的,所以採取平視法,這是很即興與隨興的展覽模式。

對於如何挑選全臺各城市石種來參展?許效舜表示,賞石有基本的條件,質(質地)、色(顏色)、形(形狀)與意(意義),都有一定賞析的條件:風景、一座山、一個湖、一個人物、一個大峽谷的景,它是正看成嶺側成峰。這次中華雅石藝術總會特別重視石頭質地,更重要的是挑選一般民眾較好懂且容易入門的樣式來做展覽,他們希望所有捷運站的過客看展都能一目了然。

許效舜認為,全世界每顆石頭都有收藏價值,有人收藏其意義,有人收藏它變成有數字的價值,有人將石頭當作傳家寶。臺灣的石頭很珍貴,像是花蓮大理石可做成藝品,墨玉、豐田玉可做成茶壺,玫瑰石可做成一張畫,許效舜說:「這些都可變現。石頭的價值有分身心靈不同的價值,對我來說只要把它藝術化,會有人喜歡,就有市場價值。若把它變成私人的喜好,就變成傳家寶,其意義是不同的。」

許效舜表示,這場中山站藝廊展完後,這整個為捷運站設計的臺灣地圖形展台,在七月份會移到忠孝敦化站明曜百貨附近。然後,8月4日到8月底也會到花蓮,屆時中華雅石藝術總會會有一個年度全國大展。

中華雅石藝術總會臺北捷運站石頭藝術展資訊:

中山站

日期:2021年5月3日至5月18日

時間: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