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亞第 | 圖:許亞第 | 獨家報導1149期(1+2+3月份)
貫穿臺灣東西部,有500年歷史的古道浸水營,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東至臺東縣大武鄉,這條臺灣最古老的古道,曾被荒廢、遺忘,很多人至今仍還不知它的存在,但前北京大學校長、駐美國大使胡適於1893年1歲多時,在母親的陪同下就曾走過,酷吧!
舉世聞名,榮獲英美加3國哈佛、牛津等16所名校16個名譽文、法學博士學位的國學大師胡適博士,他的父親胡傳(胡鐵花)於1892年2月,到台北城謁見當時的第2任臺灣巡撫邵友濂,被任命為「全台營務處總巡」,4月12日完成南部巡閱後回到枋寮,準備向東由三條崙道路(浸水營古道)到東部視察,當天先在石盤營過夜,第2天啟程上嶺,經過左哨歸化門營,到大樹前營,之後沿著大武溪溪床逆著陽光向東走,經過大得吉、金崙,太麻里到知本過夜,16日才抵達臺東卑南,會見當時的臺東直隸州知州呂兆璜,這是胡適的父親首次走浸水營古道。
1893年2月,胡傳的妻子馮順弟,抱著大清帝國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出生,1歲多的小嗣穈(胡適),從上海來到臺灣臺南。5月,胡傳收到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的派令,但8月2日起,強烈颱風接連而至,豪雨造成三條崙道路柔腸寸斷。直到12月3日,胡適的母親才帶著他出發,走浸水營古道前往臺東與父親相會。12月是一年中難得的乾季,但即便如此,一路上也是雲層低垂,濃霧瀰漫,視線只及於5公尺,難怪當嚮導的原住民要彼此呼嘯應答。這是胡適首次通過浸水營古道,在母親的懷抱中坐著轎子而行。
古道重現人前
浸水營古道全長47公里,西起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東至臺東縣大武鄉的加羅板部落,為臺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古道中,越嶺點最低、且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在南臺灣快速生長的植物掩蓋下,放眼浸水營古道,一片茂密蔥蘢,幾乎無法辨認。直到1992年,楊南郡老師與南部登山老將林古松,帶著臺大登山社的學生們,展開清代南路多條古道的調查,並將調查的經過發表於報上,浸水營古道才重見天日。
農委會林務局自2002年起全面推展全國步道系統建置工作,提供國人探索自然,體驗在地人文歷史,並自2003年進行浸水營古道整修。因為大漢林道的開闢,使得原本47公里的古道,只剩下歸化門到崁頭營3公里、大漢山林道23.5K到台東姑仔崙吊橋15.4公里兩段步道,然而因為步程輕鬆,反而成為更適合大眾健行的路線。
浸水營古道沿途仍留有許多遺跡,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林務局委託楊南郡、徐如林伉儷依調查步道開鑿歷程及沿途史蹟寫成冊,以生動的歷史故事,鋪陳出浸水營古道的變遷,重現人與步道互動的過程。
500年的長度
「這條道路的形成,可以推溯到500年前,被稱為卑南王的卑南族總頭目,威震臺灣東部與南部各原住民族的時代。」楊南郡指出,500年來,卑南族、排灣族、荷蘭人、平埔族、漢人、日本人,利用這條路探金、納貢、交易山產、訪親、山地探險、學術調查、移民、販牛、郵遞、傳教、行軍、赴任、爭戰、討伐、山地警備、巡視、健行、山訓,層層疊疊的時空,訴說的不僅是浸水營古道的故事,更是臺灣的歷史。
從荷蘭時代起,歷代的逃亡者都利用浸水營古道,翻越中央山脈到臺東。從大武通往西部枋寮的浸水營古道,日治時代的東端道路起點在大武街尾福安宮旁,經大武神社下方,走溪邊山腰路經加羅板到苗圃。
「浸水營古道的起點枋寮,本是一片蓊鬱的森林,屬於馬卡道族放索社的領地。」楊南郡說,清康熙33年(1694)從華南漳州而來的漢族移民,在這裡搭建木板工寮定居,形成聚落,因此被稱為「枋寮」(枋是閩南語木板之意)。
「枋寮的開發年代久遠,史蹟地也很多。」徐如林認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如「德興宮」,興建於清乾隆43年(1778)的媽祖廟,現在廟內還珍藏清乾隆43年的皇帝詔告「嚴禁混籍扳累非辜告示碑」。另位於枋寮國小旁的「故乃木將軍上陸紀念碑」,臺灣割讓當年(1895)10月,乃木希典中將率第二軍團在枋寮海岸的登陸地(原紀念碑現已佚失)。再如「昭忠祠」題額為「淮軍義塚」。
浸水營古道後來的入山口改為水底寮。由崁頭營新開苗圃旁起,古道開始爬坡,沿著大漢山西向長稜稜尾,崁頭窩山的西稜緩緩而上,直到歸化門社,步道全長約3公里,道路幾乎都開闢在寬平的稜線上,和緩易行且視野寬闊,可展望屏東平原、大鵬灣與小琉球。這也是林務局極力推薦的第一天行程──浸水營古道的「前菜」。這段古道除了路況良好,沿途還設有2座觀景涼亭,目前已成為南部熱門的半日健行路線。
處處好風景
過了力里小聚落,大漢林道稍微下坡,不久,看到道路右方有一個高大的排灣勇士塑像,就到了排灣族重要的十字路口了。這時所站的位置在稜線之上,從這裡向北是力里社遺址,向南是舊稱「割肉社」的古華社遺址。
繼續沿著大漢林道到具馬奴山北麓,大漢林道14.7K處,就是清代三條崙卑南道的六儀社營盤遺址。從前的人一大早從三條崙石頭營出發,到六儀社營的時候正好吃午餐。現在雖然有車可乘,也別呼嘯而過,記得下車看看遺跡。
目前營盤被大漢林道切割成上、下兩部分,可見圍牆、駁坎等石砌遺構。清代浸水營古道由營盤下方通過,路寬2.4公尺。過了六儀社營盤遺址之後,大漢林道開始有比較明顯的上坡,路旁栽種成排的楓香樹,到了深秋時節,楓紅滿山。
接駁車會送遊客到大漢林道23.5K處,之後,就可踏入充滿歷史氣味的浸水營古道。起初的2公里很平坦,天氣晴朗時,可以回望南邊的大漢山,清楚地看到雷達站,而北方那雄偉的山塊,就是排灣族的聖山──南、北大武山。
最能代表浸水營的特殊風貌,應該是從現在的浸水營古道步道入口算起,到大漢山與姑仔崙山間的鞍部,中央山脈越嶺點為止的1公里路段。地貌是力里溪源流區平緩的老年期地形。這片區域原本是力里社打獵的勢力範圍。過了越嶺點,你就進入臺灣東部,大武溪南支流,茶茶牙頓溪的流域了。
步道開始下坡,沿途可以看到南洋桫欏,它被稱為「會跳舞的樹」,那彎曲的樹幹,好似峇里島舞孃的手勢。在臺灣,只有浸水營古道看得到它。再走不多時,浸水營遺址到了。
過了浸水營遺址之後,步道繼續下坡,穿過柳杉造林,高大的樹蔭下有許多可愛的蕨類與菇類,值得留影。走到觀景亭,這是浸水營古道展望最好的地方,可以看到茶茶牙頓溪谷壯觀秀麗的景緻,以及溪谷源頭的大樹林山。當天氣良好時,還可以看到乘著谷風,盤旋在上空的熊鷹。熊鷹是臺灣最大的猛禽,羽毛上有黑白相間的三角紋,看著牠有如王者一般的張翅優游,可以理解排灣族為何將牠視為聖鳥。
過了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步道變得寬平好走。這就是1970年代拓寬浸水營古道,開闢而成的林道。走完這一段後,眼前一亮,又是一座休息亭,原來,出水坡駐在所遺址到了。在這裡,趕快放下背包,捲起褲管,看看是否已被浸水營惡名昭彰的吸血鬼:水蛭(螞蝗)叮上了。如果被叮,不須驚慌,塗一點萬金油或鹽,它就會脫落。
遊客不妨帶著懷舊與求知的心情,來認識古道上美妙的植物生態與鳥類!如是一大早從枋寮出發,到大武時應該已經很餓了。大武車站旁的餐廳以水餃和海鮮聞名,物美價廉,務必去祭一下五臟廟,為浸水營古道之行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