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脫碳挑戰,企業初期投入的轉型成本與治理變革也許會經歷短暫的陣痛期,但透過整體碳足跡的檢視與導入減碳的機制,企業獲得的不只是整體製造的革新,更加穩固企業競爭力。
畢竟,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於今年10月生效,且管制範圍相較於2021年更為擴大,包括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化學品(僅納入氫)六大產業,其受管制產品約占臺灣銷往歐盟總額的12%。為因應歐盟此舉,國內將於2024年起正式啟動碳費徵收機制,未來用於減碳工作與低碳技術研發,並成立交易平台,讓碳權的供需依照市場機制達到平衡。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22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全球約有68個地區與國家施行碳定價制度。在利害關係人的關注之下,越來越多國際企業承諾淨零碳排。
企業營運造成的碳排大致可分三個範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企業外部供應鏈的間接排放。考慮到日益昂貴的能源成本,越早進行數位生產管理與綠電轉型則越有優勢。而太陽光電具備了安全、永續無污染、易維護的優勢,是目前臺灣企業綠能自發自用的主要選擇。
國內第一位加入RE100的大江生醫,產品外銷超過63個國家,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綠能布局。位在屏東縣長治鄉的磐石精準智造中心,四座廠區屋頂都鋪設太陽能板,裝置容量約1.4MW。
全球科技大廠宏碁集團自2015年起,全球營運據點所使用的電力已連續8年達成40%以上的再生電力使用占比,2022年超過30國的營業據點使用100%再生電力,達到全集團再生電力44%的成果。透過自建太陽能發電系統策略,宏碁集團至今已擁有北臺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域。
為了讓企業能夠順利購入綠電,政府成立了「再生能源憑證中心」。企業除了自行與發電業或售電業進行交易,也可以透過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競標綠電。而地方政府也可透過程序簡化,以及持續推廣光電設置,來協助在地企業取得綠電。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地方政府協助企業購入綠電,企業興盛對城市發展也有益處,不僅是雙贏,更能讓城市進入綠能的正向循環。
因為企業對於綠電已成剛性需求,政府已加快腳步積極建置綠電,以滿足企業所需,但購買綠電不是能源轉型的唯一途徑,不同產業根據其特性發展出適性的綠色策略,將對永續經營帶來更長遠且實際的幫助。富邦金控除了在全台六座大樓裝置太陽能板、對國內超過400個營業據點實施節能措施之外,根據金融體系在市場中的角色訂定低碳策略,自2018年起,已承作超過4GW再生能源專案融資,每年約可產生107億度綠能以及減少540萬噸碳排量,相當於1.38萬座大安森林公園之減碳量,發揮金融業在淨零碳排中的關鍵影響力。
綠能轉型是一場長期的角力,而綠電僅是脫碳的其中一步。能源、生產與管理的優化、綠色供應鏈都是應該納入規劃的策略思維,企業減碳所投入的成本未必能在短期內反應獲利,但創造的價值將在未來面臨氣候風險時,成為企業最堅實的競爭力。
文章授權轉載自《今周刊-迎向永續系列報導》(連結網址 :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202309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