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兒美館兒童節免費開放入場 3檔精彩展覽錯過可惜

桃園兒美館兒童節免費開放入場 3檔精彩展覽錯過可惜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今(2)日推出全新春季展覽「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期至6月16日。此次展覽集結四組表演藝術團隊,結合當代舞蹈、部落文化與兒童劇場等多元藝術形式,將美術館轉化為一座大型劇場,透過沉浸式體驗,引導觀眾探索四季流轉與文化記憶的交織故事。

桃園兒美館兒童節免費開放入場 3檔精彩展覽錯過可惜
「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區。圖:桃美館提供

桃兒美館表示,「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為桃兒美館第三屆策展徵件獲選案,由「InTW舞影工作室」策劃,攜手「部落文化藝術團」、「陪你長大工作室」及「思樂樂劇場」共同創作,展覽打破既定展覽框架,以「沉浸式體驗」與「物件劇場」為核心概念,藉由獨創的場景設計,邀請大小朋友走進劇場化的展場,在互動與沉浸中展開探索。

7 部落文化藝術團與現場民眾互動。林家賢攝影,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部落文化藝術團與現場民眾互動。圖:桃美館提供

桃兒美館提到,「InTW舞影工作室」專注於環境劇場與沉浸式舞蹈創作,透過七組舞蹈影像作品,展現身體記憶與環境變化的連結,引領觀眾思考舞蹈如何訴說消逝與變遷的故事。「部落文化藝術團」則用觸覺、嗅覺等多元感官體驗,邀請親子觀眾沉浸於臺灣東岸四季流轉中的文化場景。「陪你長大工作室」致力於兒童劇場創作,以大型故事書組件打造戲劇場景,引導孩子們探索故事進而創造獨特故事。「思樂樂劇場」透過教育劇場,聚焦桃園埤塘文化,展覽期間邀請觀眾參與互動裝置的共創計畫,探索時空變化下的埤塘,藉此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8 部落文化藝術團所帶來「祭的腳印」演出。林家賢攝影,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部落文化藝術團所帶來「祭的腳印」演出。圖:桃美館提供

桃兒美館提及,與「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相互呼應,該館同步推出「繪本𨑨桃樂陶陶—桃源文化走讀繪本」展,讓展覽視角從部落文化拓展至桃園在地風土,以繪本敘事串聯地方記憶,開啟另一種四季故事的閱讀方式。

9 左起王清龍立言圖書企畫編輯、張至敏桃園市立美術館代理館長、曹俊彥老師兒童文學美術家。林家賢攝影,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推出全新春季展覽「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期至6/16。圖:桃美館提供

桃兒美館指出,桃園獨特的丘陵與埤塘地景,孕育出稻米、茶葉、樟腦、油桐花四大產業,也塑造了深厚的文化地景。展覽選用《田水甜》、《田家兒女》、《茶香入夢》、《採樟腦的人》和《五月飛雪油桐花》五本繪本,帶領觀眾回溯桃園風土紋理,透過視覺與故事感受時間的流動。

桃兒美館提到,「繪本𨑨桃樂陶陶—桃源文化走讀繪本」展覽設於二樓長廊,與「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展覽形成對話,前者以在地風土切入,以繪本敘事勾勒地方記憶,後者從部落文化出發,以劇場手法探討氣候與文化議題。兩檔展覽共同交織出多彩的風土及文化環境,邀請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環境變遷與文化記憶的多重意義。

今日開幕當日,桃兒美館特別邀請「部落文化藝術團」演出「祭的腳印」舞劇,透過動人肢體語言展現部落文化的記憶與故事,獲得觀眾熱烈掌聲。此外,「每日茶事團隊」帶來《茶香入夢》茶事體驗,也讓觀眾在品味茶香的同時,感受文化記憶的深層流轉。

桃兒美館表示,展覽期間適逢兒童節連假,該館於4月4日兒童節當天免費開放,並同步展出三檔精彩展覽「故事從『不見的』秋天開始」、「繪本𨑨桃樂陶陶—桃源文化走讀繪本」及「什麼都有便利商店」春季主題書展。此外,展覽期間還規劃多場工作坊及表演,包含「大家一起做埤塘!」創作工作坊、「桌上小劇場—故事不見的一頁」及「身體故事書」展覽互動說故事,5月更有精彩演出。展覽持續至6月16日,誠摯邀請大小朋友一同共度探索藝術的假期。更多展覽與活動詳情,可至桃美館官網桃兒美館臉書查詢。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桃園兒美館兒童節免費開放入場 3檔精彩展覽錯過可惜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