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法國人留存於峴港唯有的粉紅教堂→山水沙灘→法式麵包與越南滴漏咖啡→五行山→龍蝦螃蟹大餐→會安碼頭乘傳統竹桶船遊秋盆河→體驗越式按摩→會安古城,匆匆停點日本橋、廣肇會館、進記古宅、福建會館,穿街走巷瀏覽街景→搭船放水燈→古鎮風味餐。
套裝服務,最大化囊括當地景點食宿,是旅行團的特色,但這蜻蜓點水的走過路過看過吃過,在揮揮衣袖之際只留下浮光掠影的感覺。這好比魚與熊掌,在方便舒適的被服務與自主自由的彈性之間,只能擇其一,而所有的選擇都意味同時放棄,割捨之後必須催眠自己沈浸於端起的這套餐,盡力汲取足以鍛鍊的黃金!

位處於中部的峴港介於反共的南越與共產的北越之間,躲過最毀滅性的戰爭,和殖民權力統治絕對性的壓制。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它得以從容不迫的過小日子,埋下眼前全城市都是觀光產業的伏線。
峴港古名為沱㶞,意為「大河口」、「河流源頭」,這地理環境定下千百年來靠水吃水的主軸,所塑造出獨一無二的經濟文化體質。
空中俯照越南細長地形,峴港位於最纖細的腰部,海岸沙灘30公里,佔全市三分之一長度,韓江出海處的港口在越戰期間,是美軍基地的重要港口,現為越南中部西原地區、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出入東海門戶。
以如同高雄、基隆的優勢,峴港卻發展出令人嘖嘖稱讚而想深入探討的觀光經濟。大自沙灘沿岸林立的飯店、餐廳、酒吧、咖啡廳,小到每條河流、每座山、每種生態、每處寺廟與建築、每樣小吃大宴,都能玩出各具特色而又生猛活潑的活動。執政者的眼光、結合資源切合潮流的政策、全市百姓積極投入的熱情,將整個城市打造成兼具在地文化與國際化的觀光樂園。
譬如秋盆河之遊船,鮮麗的圓形船在澄澈的水上滑行,或鑽入恍如安平四草的紅樹林保護區,岸上密布水椰林、檳榔樹,遊蕩綠林深處彷彿置身秘境;或開敞如鏡,彷彿日月潭水悠悠冉冉,湖光雲影停駐時間。但這些以捕魚及木雕維生的船夫,充分展現海之子樂天的豪情,忽而表演轉船如陀螺,旋起一陣陣水花;忽而高歌歡唱,音響喇叭一應俱全,火力全開出熱鬧的演唱會;忽而跳舞作樂,贏得新台幣賞金時,眾人齊聲歡呼,恍如秀場。無怪乎美國著名旅遊雜誌Conde Nast Traveler公布讀者票選全球今(2024)年一定要去的地點,其中越南峴港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冠軍的泰國曼谷。

此行至越南,最期盼的是會安古鎮,卻因行程爆滿而倉促一瞥,遺憾難平。
會安古鎮如同鹿港,位於秋盆江口,南中國海的出海口三角洲處,而得以與麻六甲成為東南亞重要商埠,日夜不休的固定出口航班與進口大船停泊帶來繁盛熱鬧的生機。占婆王朝時期即為連結中國、印度、阿拉伯的貿易重鎮,更何況占婆王國首都,在運會所趨之下,移民發跡的中國人、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航海東來的荷蘭人川流不息地來此經商、定居,直到19世紀秋盆江逐漸淤塞後,港口功能被峴港取代才逐漸沒落。
據說400年前會安時常淹水,日本人修建此木橋,橋上有樓,橋旁有佛塔,供奉北帝鎮武。橋兩頭設置坐姿猴和狗雕像狗神,一則源於猴年建狗年完成,再者,狗為日本古代尊崇的吉祥物之故,在五行中統領所有水族與海神的北帝、日本神秘傳說加持下,果真如願困住水怪,得以水靖安平。前後之聯語各為以道家天象鎮雨得海晏為旨「天狗雙星安艮土,紫微雨將定坤申」;以及寫景觀賞遊人如織的畫面「玩月客來舟尾電,看花人到馬蹄雷」。對映於眼前將上華燈遊船盈盈依偎青柳畔,人影纏綿歌聲傳,大有江戶浮世繪之裊裊風情。

起初華人和日本人以此來遠橋為界,隨著日本江戶幕府鎖國政策,原本千家日本人逐漸消失,會安,成了越南最早的華埠,再加上法國殖民時期廣南省公使駐地便設在此地,是以不僅建築、飲食如故鄉,華人會館、關帝廟、佛寺、宗祠全然皆是中國風。
二百多年的廣肇會館,既有關公、媽祖之祭壇又有中庭花園,供鄉親聚會。貝殼鑲嵌的門聯題字道:「廣資集公益群賢盛會,肇啟濟眾生合境同安」,寓含同舟共濟,祈求異地生根開基共榮之願。
福建會館尤為壯觀,門前牌樓巍峨,處處釉彩精緻典雅,雕刻藝術講究,蟠龍於池,龍舟於側,懸掛層香盈盈繞繞,老梅樹上掛紅帶,風飄如彩翼,可想當年離鄉背井聚於斯,艱苦營生,傳家於斯,所創造的榮盛。
數百年間,王朝更迭,政權轉移,這些銘刻歷史的文物幸運地躲過劫難,為創造會安的人留下輝煌的曾經,讓全世界湧向此地的思古幽情得以停泊。

大紅燈籠亮起中國喜氣的祝福,河面上彩雲般閃爍的遊船,晃蕩出一綹綹波光,如仙女棒爆裂細碎而歡樂的氣氛。
坐在街邊喝茶的外國人、拿著荷花茶的情侶、老木桌沈靜的窗前讀書的女子、花簾下暖黃的燈盞⋯⋯,這是世界文化遺產,是遺忘許久的歲月。
人們走入古鎮,為那停住的時間,也為忘記被科技洗腦的世界。
夜正長,森森的水影,靜聽汩——汩的槳聲。
放下一盞水燈,渺渺的黃光,溫尋著繁華的餘味,鎖住小小的心願。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誰說文言文很沒趣:用文史放大鏡看高中必讀的15篇經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