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桃園獨有智發會!吳肇銘分享智慧城市未來藍圖

專訪/桃園獨有智發會!吳肇銘分享智慧城市未來藍圖
桃園市政府「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是今年新成立的機關,也是全台各縣市中唯一獨有,《桃園電子報》專訪了主任委員吳肇銘,他說明當初市長張善政合併資訊科技局與研考會兩個機關成立這委員會的想法,吳肇銘也就智發會在智慧城市概念下統合各機關資料建構桃園市數位孿生計畫,另也說明民眾非常大量使用的1999市民專線導入AI後的一些幫助,還有上百萬民眾持有的市民卡智發會政規劃與手機結合的數位版本,未來並可以卡申辦各項業務,讓市民卡功能更多樣化。

專訪/桃園獨有智發會!吳肇銘分享智慧城市未來藍圖
吳肇銘說明當初市長張善政合併資訊科技局與研考會兩個機關成立這委員會的想法。圖:陳儒賢攝

吳肇銘首先說明智發會的成立過程,他表示,市長張善政擔任過行政院長他知道一些業務像資訊科技,是一個整體性的不是各機關單打獨鬥各弄各的,所以希望有一個機關能與其它機關做一個一致性的協調,所以成立智發委員會跨局處把一些資料做一個對應整合,來推動整個市政的建設,今年一月一日市長把原來的研考會和資訊科技局合併成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那時有考慮是不是要叫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這名詞或許大家比較熟悉,但考量到桃園的風貌有比較城市的地方,也有比較鄉鎮的態樣,其實科技沒有要把每個地方都變成相對較緊張的都市形態,像新屋、復興、大溪都有一些很好的人文、文化和綠地,科技應用是要讓好的地方更好,我們沒有要讓每個地方都充滿都市的緊湊感,所以才定位成城鄉發展委員會,用整個市府的力量來建設桃園。這委員會的概念與中央機關的委員會有些不同,中央的委員會是由會中各委員以共識決來執行各項決議,地方則是以主委首長制來協調各機關,共同完成重要的施政方針。

桃園市政府「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是今年新成立的機關,也是全台各縣市中唯一獨有。圖:智發會提供

吳肇銘進一步說明智發會的工作重點,過往大家會把一些基礎的資訊服務歸給資科局,現在科技應用市長認為是一體的,比較重視如何跨機關結合,如水務局需要工務局地下管溝的資料,各機關間難免會有本位主義,取得上會有困擾,現在有智發會就會扮演協調的角色,讓大家知道資料要共享,智發會建立資料共享平台,以及流程的整合,如最近在推動的一指通,內容大都是流程的介紹,現在希望以一條龍的服務把各個階段都整合起來,過去辦理一個業務,繳費要到財政局或銀行、郵局,流程整合後民眾就無需四處跑。

市長張善政希望有一個機關能與其它機關做一個一致性的協調,所以成立智發委員會跨局處把一些資料做一個對應整合。圖:智發會提供

吳肇銘表示,智發會最近在推動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架構的是資訊的整合、平台的建立、應用的整合,以前是各機關各自獨立各自做,彼此要資料也不容易,現在透過平台整合,例如在圖台的整合上,過去大家可能就形式上交一點東西上來,真的要資料時又不是那麼容易,地政局有地政的圖,都發局有都發的,現在在資料整合平台上是把地政的底圖鋪好後,都發的圖要疊上來,民政局鄰里的資料也要套上來,才有辦法實現市長數位孿生的計畫,數位孿生就是要實體跟數位要完全一樣的,資料圖台不全部整合是無法做到的。

都發局在社宅方向先開始做,漸漸發現數位化的問題。圖:翻攝自住發處圖資倉儲管理系統

吳肇銘表示,當然過程中發現各局處的圖沒有數位化,因此推動建築資訊模型概念,這是都發局在社宅方向先開始做,漸漸發現數位化的問題,於是在民眾建照申請時要求要繳交數位圖檔,民政局過去是以里為整理單位,最近完成全國首創鄰的資料整理,鄰的人口資料、範圍地圖化、數位化後,到時候就可呈現在圖台上,最終目標是數位孿生,現在缺什麼資料就把他補上來,或許一開始沒有那麼齊全,這在市長帶領下大家都在努力中。

吳肇銘表示,數位孿生的工程相當浩大,也相當辛苦,就像穿著西裝改西裝,而且不只是改西裝而已,缺了帽子要加上來、缺了圍巾也要補上。執行後也發現資料品質的問題,以前都是機關內部使用,跨機關後會有不適用或錯誤的問題,因此,要各機關把錯誤改正,也寫了相對應程式自動檢正錯誤。其中遇到的困擾是,整合不容易,如民政局資料中對性別是寫男、女,在區公所性別顯示是阿拉伯數字1、2,這就必須修改達成一致資料才能用。除了地面上的資料外,地下的資料也在建立,市府自己的管溝、下水道資料圖檔已在建立,除此之外還有台電、台水、天然瓦斯管的資料也要整合進來,這部分也在談,避免以後施工時圖本資料不足。

其它局處的智慧應用上,吳肇銘說,環保局在很多應用上發展的很快,如工廠排煙的偵測就用了對應的工具,偵測後對接自己的管理系統並運用AI模型辨識,這種偵測辨識並非就依此來開罰單,而是以此做迅速應變,不若以往要經過一段時間,都已經臭到旁邊民眾都受不了才會接獲通報去看,那時可能已經煙消雲散難以查到,現在大家不怕麻煩,只要偵測到人就會去看及時處理,這也有一個良性循環,廠商一旦知道附近有偵測系統就會更謹慎,河川防治上也是,靜桃專案的噪音偵測取締也是,環保局在這方面運用的不錯,大家戲稱環保局現在有電子眼、電子鼻、電子耳,當然還是會有人質疑AI的可信度,不過這是輔助工具並非開罰的檢測依據。

在資訊安全管理上也是智發會重要業務之一,吳肇銘表示,在網路越發達的地方資安問題越複雜,市府各機關間網路的連接度密度是很高的,駭客也滿喜歡以公家機關作為測試的舞台,因此對公部門來講資安是很重要的,資安視同作戰,智發會在電腦使用的前、中、後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因應,在問題發生前的預防上,市府個人電腦使用因為與市府網路連結,因此在密碼設定上要注意避免成為漏洞,不要因為自己的弱密碼被對方破解,另外就是有對應的防毒軟體,這在防範有人連上不該連的網站或不小心被攻擊。市府主機如公文系統、差遣系統都有防火牆的設定,也有警示名單,有些數發部會定期公布相關資訊,市府也會與某些資安聯盟定期聯繫收集資料,另外有些國外所謂的毒窟的輸出IP都會設定好,這是基本的防護,智發會會做定期的演練,平常就會提醒各員工萬一遇到狀況要如何通報,系統廠商要如何處理,也會定期掃描主機裡的系統做弱點偵測、滲透測試,程式碼檢查,有時候不是所用的程式有漏洞,如微軟有時就會通知。

民眾的語意經過解析後透過資訊系統可較快速的為民眾找到答案。圖:翻攝自智發會官網

萬一發生事故被攻擊,吳肇銘說,偵測軟體偵測到後,資安中心就會注意,一旦相同IP多次意圖侵入系統就會通報,資安署也會監測,如果被侵入受災,通常最好方式就是停機,攻擊就會停止,但對於對外服務的平台就會比較困擾,如可停機會盡快處理,因為網路連結會使災情擴大蔓延。市府其實每天都會遇到類似狀況,總有人會想要嘗試進入,以個人電腦上,定期更換密碼是基本的,但這牽涉到人性,更換頻率太高容易忘記,寫在紙上更不可行,如果密碼好記,那就一定有邏輯,也容易被破解。

實體市民卡一直是大家搭車或享有福利的載具,現在期待這載具可以推出數位版。圖:翻攝自youtube桃園事

在1999市民專線方面,吳肇銘表示,桃園市每天大約有兩萬通電話量,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大家還願意打進來表示還信得過,憂的是電話量真的太大,現在試著用生成式AI的方式協助話務人員,希望能以相對較短的時間完成民眾想知道的答案或服務,現已透過廠商寫了一套AI系統程式,可以從網路上公開的資料作對應整理,民眾在口語詢問時,程式就可以搜尋到民眾可能想問的問題,因為話務人員很多時候要先過濾掉電話那端民眾的情緒性發言後才能確知民眾的需求,有時候可能是民眾對問題不清楚因此講得比較多,民眾的語意經過解析後透過資訊系統可較快速的為民眾找到答案。現在這生成式AI系統可以用語意查詢,不需要太精準,就可以找到幾個可能的答案,當初設計時最擔心的是怕這AI系統會自行生成出答案,因此特別請廠商設定如果在資料系統找不到答案時,不要自行生成,避免無謂的困擾。

未來市民卡數位版就是與手機結合,讓營運範圍擴大,比如許多市府的線上申辦業務也可在市民卡數位版中完成。圖:智發會提供

在許多人使用的市民卡方面,吳肇銘表示,實體市民卡一直是大家搭車或享有福利的載具,現在期待這載具可以推出數位版,智發會有市民卡2.0的計畫,也就是如果沒有帶實體卡可以用數位版,不過其中使用範圍要一步一步來,比如搭車時仍須用實體卡,這其中牽涉公車車機的改版,交通部也正在推交通共同碼計畫,屆時會有全國共用的交通碼,所以數位版市民卡暫時不會有搭車的功能的規劃,不過會納入市府所辦的活動,以後民眾來參加就可以卡累積點數,可抵扣消費或換取獎品,在與市民卡簽約的特惠商店方面,前段時間因為換約的關係,家數變得比較少,讓議員關注,的確曾降到只有3百多家,現在在大家積極努力下已接近2千家。

吳肇銘表示,未來市民卡數位版就是與手機結合,讓營運範圍擴大,比如許多市府的線上申辦業務也可在市民卡數位版中完成,智發會正在整合中,現階段民眾許多申辦業務必須要臨櫃辦理,是相當不方便的,如果能夠數位化處理,如每項申辦業務中需要檢附證件填寫的個人資料,其實在數位市民卡內就有,就不必重複填寫,其實數位化處理再向國外申請簽證時就會遇到,只要自己照相或掃描後回傳,對方就會認證發簽證,我們也就是仿效這概念,線上接受你的資料,況且原本有些資料政府就有,只要把這些整合起來,掃市民卡條碼或是輸入帳號就會顯示,簡化民眾申辦程序。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專訪/桃園獨有智發會!吳肇銘分享智慧城市未來藍圖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