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波特酒原鄉——杜羅河谷

副刊/波特酒原鄉——杜羅河谷
副刊/波特酒原鄉——杜羅河谷
前往杜羅河上游的Régua,沿途是鄉村風情與產物相互輝映的弦歌。圖:陳嘉英提供

波多市區並不大,以步行探索波多,很快便了若指掌。當街道上的店面風景、建築顏色已經因為迷路、問路、拍照、進入環顧、遇見熱情,帥氣的老闆而產生悸動而植入記憶時,感覺就像生活在其中的在地人。

因為波特酒,臨時起意搭葡萄牙國鐵 CP 前往到杜羅河上游的「Régua」,直搗葡萄園。早上08:20,一路順河而行,古老的火車速度不慢,但也需2小時,來回票價21.3歐,相當於台北至台南的自強號。

沿路風光逐漸由老城的史詩轉為自然謳歌,河水在晨間陽光的籠罩下,如小提琴協奏曲,從極具旋律性的慢板,隨亮度升高轉而拉高管樂的音量,鋼琴輕柔地吹起波光粼粼。環繞河谷種植的葡萄樹,在佈滿堅硬的頁岩與花崗岩的山丘梯田上,列出行書一般的線條。正在生長壯大的樹苗以青青嫩嫩的綠,透明發亮的綠,潤潤濕濕的綠,泠泠盈盈的綠,回贈大地的孕育。橘紅色斜屋頂彷彿一朵朵花朵,盛開在斜坡如梯的葡萄樹間,纏綿絮語流動出迷戀的氣味,這是印象畫派的光影,色相與感覺,是鄉村風情與產物相互輝映的弦歌。

遇見一年一度Régua熱鬧賽事。圖:陳嘉英提供

杜羅河全長約897公里,源自西班牙,流經葡萄牙北部,在波爾圖注入大西洋。公元前三千年,山谷的居民便開始種植葡萄,這條河不僅滋養出著名的波特酒,18世紀還以流水運送往波多加亞新城,熏染葡萄牙人的生活,迷惑全世界酒客。

這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美景,也是酒。

走出車站,迎面便是河,更驚奇的是遇見一年一度沿杜羅河步行,慢跑活動。整條街全是穿著橘紅運動衣褲的健行者,有來自葡萄牙各地和其他國家,顯見這活動就像田中、太魯閣馬拉松以獨一無二的風景打出名號。臨近終點,加油吶喊聲四起,全家參加,呼朋引伴一起來,情侶結伴,有種嘉年華會之感。

這是葡萄牙式的熱情,就像陽光,坦率豪邁,毫不猶豫的跟我們照相,一見如故地送花給我們,還帶我們一起回家看他的葡萄園! 面對清清河水,微風習習,一杯波特酒,淺酌承繼羅馬時代釀酒技術,低吟數百年來天時地利風土的醞釀成的濃郁果香。雪松、紫羅蘭、檸檬、李子、黑醋栗、萊姆…..每種令你驚豔的氣味都有段像阿拉丁神燈般神祕的故事。譬如原生種老葡萄樹不斷壓枝,複製的技術、靠著直覺與經驗釀酒而紅的傳奇、由數百年歷史Ferreira家族聯合的「杜羅男孩」,它們以各自的堅持與想像,吹奏出這悠長的酒香,濃郁而帶著甜滋滋的跳躍音符。

杜羅河谷的葡萄園。圖:陳嘉英提供

資料顯示這裡既有含鈣豐富的石灰岩地質,又有海洋性氣候常地形雨、溫差小和源源不絕的杜羅河水灌溉,滿山滿谷的葡萄正在陽光下膨脹成形,滿眼滿懷翡翠綠的光澤在空氣中喋喋細語。 家族型的老字號、企業式的國際名酒莊不僅打造出每年近7億瓶葡萄酒,更幾度拔得世界百大葡萄酒之冠。聽聞農家說起這榮耀背後,源自1756年在杜羅河上游劃分出波特酒的產區界線的典故, 因為英法戰爭關稅制裁而搶得商機的因緣際會,和從釀造時加入白蘭地等烈酒終止發酵,保留葡萄的糖分、或由幾種不同的葡萄釀成形成獨特風味的祖傳智慧。

唇齒之間的酒味,沾染湖光山色,沉澱歷史人文,而格外醉人。

週日,小鎮所有店舖都休息,連渡船也停歇,只得在街巷裡閒晃。斑駁的牆壁如古卷,悠悠訴說歲月之歌;向上或往下蜿蜒石路,草花漫漫飄搖風與土地的際遇。兩座素樸的教堂沈穩自若,陽光陰影成畫;轉角牆上藍白瓷磚畫者自採收、踩踏、釀製儲藏、運送上船的人文日常。

坐在河堤,微風習習,鴿子飛來,樹影斑斑,空氣中充滿葡萄香,漂浮河水的甜味。

曬著太陽,喝波特酒,看山谷葡萄園。圖:陳嘉英提供

車站旁的弧形建築是一家家品酒餐廳,煙囪與原木自成一體,一杯紅酒,一盤火腿片橄欖起司,眼前湖光山色,不飲已醉。

歸途,遇女孩帶著兩條狗,想起家裡獨居的哈魯,惻惻然。同座來自韓國濟州島的夫婦,以六週長住里斯本、波多二城,分享旅遊心得,相談甚歡,善於攝影的先生笑說為夫人拍了三千多張照片,一臉寵溺。

這些人,與事,與景,都如酒,可對酌,宜待月看花,獨白,喧嘩。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誰說文言文很沒趣:用文史放大鏡看高中必讀的15篇經典》等。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喝酒請勿開車,桃園電子報關心您!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副刊/波特酒原鄉——杜羅河谷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