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 一種更接近自己的方法——《子彈思考整理術》

「子彈筆記」已流行若干年,卻始終提不起勁好好研究,時值今年的最後一季,各大書店開始擺放各種款式的年曆手帳,然而尋尋覓覓,始終沒有令人滿意的封面與排版模式,此時「子彈筆記」的念頭又重新躍出,儘管社群媒體有大量子彈筆記設置的分享,還是決定從創辦人瑞德・卡洛的第一手訊息開始了解,投入子彈思考的行列。

《子彈思考整理術》書籍封面與筆記本。圖:季竺怡提供

書中清楚地描述子彈思考的模式:釐清資訊量爆炸的思路、化被動為主動地審視生活,藉由作者設計快速紀錄的方式,讓大腦紛亂的思緒可以被卸載到紙本上,澄明自我,推進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方式萬萬種,子彈筆記也沒有固定的標準模式,作者也舉出大量的事例供讀者參考,進而設計自己的筆記模組。然而,一切的效能只能等待自己的實踐,且至少需兩三個月才能見到子彈筆記的力量,這也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除了實際操作的介紹,書中關於「忍耐力」的章節舉例最打動我。作者提到自己極度痛恨洗碗,然而當時另一半想要學烹飪,儘管作者滿腹牢騷,每天晚上還是要清洗所有的廚房用具,而這樣痛苦換來的整潔成果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被澈底破壞。儘管作者知道自己可以享用另一半烹飪的飯菜應該要心懷感恩,洗碗還是令人不滿。直到有一天晚上,他聽見女友一邊唱歌,一邊在瓦斯爐前搖擺著身子準備晚餐,這才驚醒,烹飪是長期陷入低潮的女友去除心中惡魔、並且對作者表示在乎的一種方法。是她能完全掌控的事情。而先前對於女友的低潮束手無策、進而感到挫敗的作者,意識到他唯一能幫上忙的,就是洗碗。

行為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思考過後作者也不會變得比較愛洗碗,然而這件枯燥的事情卻為他的生活創造了價值——讓另一半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我們總是嚷嚷著要尋找生活的意義,而意義往往會在最不引人注目、最不可測、最安靜的時刻出現,如果我們沒有時常反思,釐清自我,我們將會跟這些生活之光擦肩而過。作者在章節之初引用尼采「如果你知道為何而活,就能承受任何逆境。」但我想如果我們知道為何而活,逆境也就不再是逆境了。

作者/季竺怡
IG「樂遊原(@leyou_yuan)」共同經營者。

本篇文章轉載自《桃園電子報》。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