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8日下午前往桃園客運龍潭站,視察「桃竹竹苗生活圈定期票」上線整備情形。圖:市府提供
蘇俊賓進一步談到爭取「桃竹竹苗生活圈定期票」的過程,他指出,今年2月份,他參與行政院院會時就曾提醒,以當時行政院所規劃的北中南三大生活圈通勤月票方案可能並非台灣跨區客運需求的最大宗,恐怕並未覆蓋到真正需要的區域,其中便包含桃園至新竹間的運量需求。
市府交通局後續主動與新竹縣政府及新竹市政府聯繫,2至3月即進入「桃竹竹苗生活圈定期票」辛苦的籌備規劃階段,並於5至6月提出「桃竹竹799通勤月票」及「桃竹竹苗1200通勤月票」兩大方案的倡議,儘管6月時曾一度遭中央退回並要求修正,但他也把握和陳建仁院長、王國材部長碰面的機會,緊盯核定進度。蘇副市長感謝期間市府交通局規劃團隊努力修正,最終在7月21日獲得中央核定。
蘇俊賓指出,北北桃間通勤人口約46萬人次,但搭乘大眾運輸的卻僅有4、5萬人,而桃竹竹苗間通勤人口約10萬人次,目前也僅有1萬2,000人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因此,市府與大眾運輸業者間應更充分合作、投入資源,提升客運的品質及能量,並加強完善通勤路線及司機駕駛工作環境,為桃園境內超過300萬的通勤人次,以及跨區的北北桃46萬人次、桃竹竹苗10萬人次的通勤市場,提供完善的服務。蘇俊賓也提醒市府交通局及各客運業者,應針對潛在的熱門路線預先因應,隨時評估需求量,以維持優良的服務品質。
蘇俊賓說,也希望與客運業者攜手合作,掌握潛在的路線需求,希望在市府及客運業者的努力之下,盤整規劃未來的交通路線,突破更多潛在客源,吸引更多民眾使用「桃竹竹苗生活圈定期票」的方案。
本篇文章轉載自《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