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4)年首波大陸冷氣團南下,立冬以來臺北市立動物園就已經開始為動物們準備各種禦寒措施,包含因應冬季食材的供給變化而調整菜單、食物增量及營養熱量提升,或額外提供薑粉及薑湯,加上暖氣、照燈、麻布袋、乾草等禦寒設施樣樣來,讓所有怕冷的動物,在面對寒冷時都能平安溫暖度過。

具備渾厚重疊油性皮毛的大貓熊,反而喜歡低溫的天氣。圖/臺北市政府

獼猴擁抱彼此取暖。圖/臺北市政府

黑熊在天冷的時候顯得更加慵懶。圖/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立動物園早在立冬時便已啟動各項禦寒措施,除了增加食物的攝取份量,動物們禦寒保暖的方式也和人們相近,例如靈長類動物如獼猴們會選擇相互擁抱取暖;紅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們會將保育員提供的麻布袋當作披風蓋在身上保暖,或是窩在電暖器的出風口享受陣陣熱風。

保育員也會在室內地面鋪上厚厚乾草,讓動物們舒服的坐臥打盹。有時水溫相對要比陸地溫暖,也會看到河馬、鱷魚選擇待在水裡避寒。動物園裡最需要保溫的爬蟲動物,不論戶外溫度多低,都會儘量維持生態箱在攝氏30度左右,並提供保溫燈、夜燈、陶瓷燈及加溫板等作為輔助熱源,讓烏龜、蜥蜴、蛇等在冬天也備感溫暖。

考量動物們的需要,保育員也會適時打開戶外活動場通往室內欄舍的門,讓動物自由進出。如果在戶外找不到牠們的身影,有可能動物們正在室內休息!而具備渾厚重疊油性皮毛的大貓熊,以及身穿防水保暖羽毛的國王企鵝,對於這種冷颼颼的天氣溫度,可是喜歡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