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設代表處挺臺 北京東歐外交受重挫

文:彭濤 博士|圖:編輯部

陶宛允許臺灣設立代表處,讓臺灣在歐洲開了以自己爲名設立外交機構的先河,「明確了臺灣脫離北京獨立的主張」。這極大地激怒了北京,但中國卻拿不出真正有效的舉措來阻止立陶宛與臺灣的親密。北京在東歐的外交努力因此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挫。以前是中國通過威逼利誘迫使一些國家與臺灣斷交,而現在則是臺灣在享有共同價值和制度國家的力挺下在歐洲開闢了一片外交新天地。這不僅得以加深臺灣與歐洲國家的外交聯繫,甚至可能導致一種連鎖反應,使其他歐洲國家相繼效仿立陶宛改變其與臺灣關係的層級,從而逐步突破其「一個中國」政策的邊界。

今年7月,立陶宛允許臺灣以自己的名義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開展業務。當時,中國撤回了駐立陶宛大使,並呼籲立陶宛政府也召回其駐北京大使。中國並停止了開往立陶宛的貨運列車,不再授予該國食品進口許可證。北京的激烈反應和推出的相關制裁,並沒有動搖立陶宛的決定。11月18日,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正式成立並掛牌運作,首任駐立陶宛代表將由現任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出任,標志著立陶宛與臺灣的雙邊關係發展到一個新的層級。

11月21日,中國宣佈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級到代辦級,不再向立陶宛派遣大使。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臺灣在海外開設官方領事館是「極其無恥的行為」。北京要求「立陶宛方面立即糾正這一錯誤決定」。而維爾紐斯表示對北京的舉動感到遺憾。該國外交部指出, 「立陶宛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是該國「有權擴大與臺灣的合作,包括設立非外交使團。」

歐盟支持立陶宛

在北京降級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後,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回應媒體時表明,歐盟並不認為設立臺灣「代表處」違反歐盟的一個中國原則。這位發言人稱,自今年夏季立陶宛方面決定允許臺當局設立代表處以來,「面對來自中國持續的威脅性措施」,歐盟委員會「一直站在立陶宛一邊」。

自2019年以來,立陶宛與北京的關係急轉直下。立陶宛聲援香港反送中示威,國會譴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絶」,並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導致北京降低與立陶宛的關係。立陶宛曾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並加入了中東歐與中國合作的貿易機制「17+1」。

立陶宛決定與臺灣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是中國在東歐又一次遭受的滑鐵盧,「越來越多的國家失望地離開北京」。此前,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已不顧中國的抗議,再次向臺灣靠攏。立陶宛等東歐國家與北京疏離,一是因為兩國經濟合作的希望沒有實現;二是因為歐洲對中國的批評越來越多,例如對中國對外咄咄逼人的政治影響和干預,以及對內無視法治和侵犯人權等。歐洲有分析指, 「中國對波羅的海國家的投資承諾被證明是空談。鑑於此,臺灣似乎是一個更有前途的貿易夥伴。比如,臺灣和立陶宛在半導體、激光、金融科技等各項產業領域具有龐大的合作潛力。另外,也因為擁有相同的民主價值觀和制度,使得這些東歐國家願意靠攏臺灣,遠離北京。

這正如七位歐洲議會議員訪問臺灣代表團團長拉斐爾·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所說:「臺灣在布魯塞爾和每個成員國的議程上都占據了很高的位置。」臺灣雖然面臨諸多威脅,處於危險環境中,但已成功過渡到民主。「我認為世界還沒有完全理解,在始終受到像中國這樣的威權政權威脅的情況下,捍衛民主是多麼困難,需要多麼勇敢。」面對中國的威脅和壓迫,「臺灣以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民主來回應這一切。」

疏離中國之必然

從策略上來講,臺灣在東歐國家取得的外交成果,讓北京從過去的主動進擊變為現在被動的還手。傳統上看,歐洲大國(如德國等)因為與中國在經濟上有著緊密的聯係,在臺灣和中國人權等問題上比較難以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儘管它們與中國在價值觀和社會發展模式上相去甚遠。但東歐小國與中國在經濟上的聯繫就相對薄弱,加上北京在政治上表現出的霸凌,使得這些東歐小國逐漸疏離中國,並與臺灣親近。它們向臺灣靠攏,必然激怒北京,使之與這些歐洲國家的關係產生緊張,並加劇它們對中國的不信任與脫離。

這些歐洲小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等)遭到中國逼迫和施壓,也必然迫使歐盟站在這些歐盟成員國一邊,反對中國的霸凌,從而使歐盟跟著改變其對華和與臺灣的關係,如法國參議院代表團訪問臺灣、歐盟議會派議員代表團赴臺等。這就造成了一個以點帶面、以小見大的局面,使整個歐洲都加入到「抗中護臺」的隊列之中。這一發展讓中國從過去的主動地位跌入相當被動的地步,完全被事態牽著鼻子走。

臺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改變傳統命名方式,打響了以臺灣為名與歐洲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第一槍。而北京手裡並沒有多少有效的應對工具,除了降級外交關係外,其他制裁手段極其有限。經濟上立陶宛對中國沒有多大的依賴,制裁起不到實質性影響。北京最多能大聲譴責幾句,在嘴上出出氣發洩一番而已,比如《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稱立陶宛就是個蕞爾小國,根本不配找中國碰瓷攪局。但事實上,就是這個僅有約280萬人口的波羅的海小國才在歐洲充當了「挺臺抗中」的先鋒,讓北京手足無措,實在拿它沒有辦法。 而北京把氣撒在對臺灣的軍事騷擾和威脅上,也無濟於事,不能改變東歐國家與臺灣日趨走近的格局。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