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故鄉的諺語采風

大埤鄉位於臺灣雲林縣南端(楊正寬)
大埤鄉位於臺灣雲林縣南端(楊正寬)

楊正寬/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最近半年來,應邀負責撰寫《大埤鄉志文化篇》,經過八次田野調查,蒐集頗多與民俗文化有關的「諺語」,又稱「歇後語」,集結起來,非常有趣,樂與大家分享。

其實大埤鄉位於臺灣雲林縣南端,以酸菜聞名,素有「酸菜的故鄉」之稱,又由於是早期客家聚落,因此保留了豐富的客家文化和諺語,有些諺語雖與臺灣各地或許會有重疊之處,但這種以獨特的文學形式,在大埤鄉流傳的民俗諺語,頗有特色,只不過這些諺語要用閩南語或客語念出來才會傳神,特分別列舉如下:

大埤鄉公所前的地標(楊正寬)
大埤鄉公所前的地標(楊正寬)

一、與大埤鄉轄內各村整合串連起來的諺語:

依據大埤鄉公所官網,有一則介紹地方鄉土俚語(Local slang),轉錄如下:

古早古早他里霧隔壁,有一處名叫「大埤頭」,鄉內有真多小莊頭,人人勤儉又打拼,種了各種的五穀,有稻又有豆,最有名就是鹹菜和好彩頭,實在有「豐岡」,夠「聯美」、「吉田」又「三結」,攏是「三山國王」、眾神和天主的保佑,所以「南阿和」、「北阿和」、「西阿鎮」、「北阿鎮」,親像「松竹」是「大德」,大家都「興安」。六畜興旺真「怡然」,無論「豐田」和「嘉興」皆「尚義」。加添紅毛埤,難怪太子太保的得祿,選阮大埤頭的少年郎做半兒,大埤的水和土,親像我母親;大埤的金木火,親像我爹親。大埤啊大埤!你永永遠遠是我心中的太極。

大埤酸菜館(楊正寬)
大埤酸菜館(楊正寬)

二、與大埤鄉地方產業相關的諺語:

(一)與大埤鄉地方產業特色與生活風貌有關的諺語,例如統攝全鄉各地產業特色的諺語有:

三塊厝,鹹菜桶;西勢潭,師公籠;游厝庄仔,粉粿籠;牛埔仔,簦狗籠;尼姑庵是蒜甕,後庄變無蚊。

(二)形容大埤酸菜獨特風味的諺語有:

大埤酸菜,鹹酸甜。

(三)形容酸菜配粥的美味和健康的諺語有:

酸菜配粥,食到老硞硞。

(四)形容酸菜越陳年越美味的諺語有:

酸菜甕底,愈陳愈香。

(五)形容酸菜炒豬腸的美味,讓人食指大動的諺語有:

酸菜炒豬腸,食到天光。

三、與客家文化相關的諺語:

    臺灣客家語腔一般分為「四、海、大、平、安」五種,也就是指「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及「詔安腔」,以下的諺語偏向用客家語腔去唸更有韻味。

(一)四縣腔的客家諺語,也是童謠有〈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船來等,轎來扛。一扛扛到河中央,蝦公毛蟹拜龍王。龍王腳下一蕊花,拿分阿妹轉妹家,轉到妹家笑哈哈!

(二)強調客家人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的諺語有:

勤儉係客家本色。

(三)強調客家人重視教育和文化傳承的諺語有:

耕讀傳家,客家精神。

(四)早期來臺開墾的客家人,大多是男性,女性較少,最常見的諺語有:

有唐山公,無唐山嬤。

(五)客家擂茶是客家人重要的飲食文化,也代表著濃濃的人情味,相關的諺語有:

客家擂茶,情意綿綿。

(六)客家獅大都是開口獅,也是大埤鄉三結社區主要的民俗藝陣,相關的諺語有:

客家獅,開口笑嘻嘻。

四、通用在大埤的臺灣諺語:

(一)強調商品的價值與價格成正比的諺語有:

一分錢一分貨。

(二)提醒人們要懂得感恩的諺語有:

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

(三)提醒人們端午節前天氣多變,不要太早收起冬衣的諺語有: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

(四)比喻一舉兩得的諺語有:

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

(五)比喻有好處又有利益的諺語有:

有食閣有掠。

(六)比喻平時要未雨綢繆的諺語有:

好天著存雨來糧。

(七)比喻合夥人要同心協力,避免紛爭的諺語有:

三人共五目,日後無長短腳話。

(八)比喻經常更換工作,無法學到專精技能的諺語有:

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扑斷腳骨也袂曉。

(九)比喻做事或結婚都不能操之過急的諺語有:

緊紡無好紗,緊嫁無好大家。

(十)比喻說話很有份量的諺語有:

一句話三斤六重。

(十一)比喻言語的力量很大的諺語有:

一句講著變仙,一句話著欲死。

(十二)比喻天無絕人之路的諺語有:

一枝草,一點露。

(十三)比喻請客時不用太過計較,吵架時則容易口不擇言的諺語有:

相請無論禮,相罵無論體。

(十四)大埤下崙仔奉祀明山及獨山國王,迄今仍採爐主輪祀制,庄頭人口僅有80人,爐主並不是每年輪流,而是要庄內有人有意願才會擲筊選出,也因此只有下崙仔庄內特有流傳的一句俗諺:

下崙仔做戲,久久久。

(十五)比喻吃零食或零嘴的諺語有:

愛(偷)吃四獸仔。

最後這個「愛(偷)吃四獸仔」的諺語,極具鄉土民俗底蘊,或許大家不太清楚,為什麼吃零食會叫作「吃四獸仔」,經查是因為早期臺灣製作「糕仔餅」時所使用的模具大都刻有「虎、豹、獅、象」四種祥獸的吉祥圖案,「四」諧音寓意為「賜」,「獸」諧音寓意為「壽」,因此,四獸即為「賜壽」諧音,有祝福長命百歲之意。

五、通用在大埤與「豬」有關的臺灣諺語:

大埤鄉除了是酸菜故鄉,也是生產優質稻米的故鄉,農家除了擁有辛勤耕田的「牛」之外,也豢養只會吃不必做事,養來致富的「豬」。前者因有恩於農家,故大埤人與其他臺灣人一樣向不宰食;而「豬」則被歸類為好吃懶做的代表,因而衍生出很多富有啟示意義又詼諧的歇後語,除在大埤民間口耳相傳外,在怡然社區就發現有人整理出與豬有關的有趣歇後語看板,雖已歷經滄桑,昏黃斑剝,但仍勉力整理列下:

  • 狗彘(豬)不如: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劣,與「禽獸不如」同義,語出《荀子‧榮辱》。

(二)一籠一豬:形容兩人相去懸殊。

(三)豕交獸畜:比喻待人不禮貌。

(四)人怕出名豬怕肥(壯):形容人太出名易惹麻煩,豬肥了很快就會被宰。

(五)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六)狼奔豕突:形容壞人倉皇失措逃跑。

(七)遼東白豕: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

(八)魯魚亥豕:因文字形似以致船血或刊刻錯誤。

(九)豬八戒上陣,倒打一耙:比喻不承認自己過失,反咬人一口。

(十)扮豬吃老虎:比喻用心機耍詐。

(十一)廟裡的豬頭:比喻已經有主。

(十二)指豬罵狗:比喻拐彎抹角的罵人。

(十三)豬八戒戴花:比喻醜人多作怪。

(十四)豬八戒照鏡子:比喻裡外不是人。

(十五)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比喻條件成熟了才好辦事。

(十六)馬店買豬:比喻無中生有,沒那回事。

(十七)沒見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路:比喻見識再少,也該懂得一些。

(十八)殺豬儆猴:比喻懲罰一個人以警告其他人,又做「殺雞儆猴」。

(十九)豬羊變色:比喻扭轉並徹底改變局面。

(二十)肥豬拱門:比喻送上門來的利益。

 

大埤鄉怡然社區關於豬的成語及俗諺看板(楊正寬)
大埤鄉怡然社區關於豬的成語及俗諺看板(楊正寬)

由此可見諺語(Adage或proverb),是流傳於民間,言簡意賅的反映一定人類生活道理的語句,是人民生活的實踐與經驗的結晶,一般都是用口語形式留傳下來的通俗易懂短句,也是重要民俗文學之一。世界上任何的人類族群社會,一定都會有自己的諺語和俗語的使用。與「諺語」相似但又不盡相同的還有「成語」、「歇後語」及「俗語」等,從口頭相傳的「俗語」,發展到成熟文字書面的「成語」,剛好形成如下圖「連續帶」的關係,是一項既有趣又可以快速深層了解民間文化底蘊與文化差異的工具,值得文化界廣泛去發掘。

諺語與俗語、成語、歇後語之間的關係圖(維基百科)
諺語與俗語、成語、歇後語之間的關係圖(維基百科)

 

圖/獨家報導製圖
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