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世界文化遺產巡禮

吳哥窟世界遺產位置圖/Google Map
吳哥窟世界遺產位置圖/Google Map

楊正寬/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民國108年1月28日我在並不知道會爆發COVID-19,只知道學期分數交出去之後要趕快逃避酷寒,投奔到溫暖的東南亞柬埔寨吳哥窟,去深度走訪這個雖然在15年前就曾跟旅行團去被趕鴨子似的宣示「到此一遊」過,但是印象卻極其模糊的世界文化遺產。

這個在1992年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吳哥窟,是一座高棉帝國都城遺址,坐落於柬埔寨暹粒省北方,吳哥是高棉帝國吳哥王朝於9到15世紀數百年間,在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之下建造的都城,也是柬埔寨歷史上最重要的古都。包括大吳哥城(大城)、小吳哥城(寺城)與周圍寺廟群等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都已被列為吳哥考古園區。吳哥(Angkor)在高棉語中的意思是「首都」,維基百科說該城的正式名稱是耶輸陀羅補羅(高棉語យសោធរបុរ),意思爲「榮光的她之城」;宋代古籍《諸番志》也有提及,稱之為祿兀。

《真臘風土記》/維基百科
《真臘風土記》/維基百科

元朝成宗元貞2(1296)年,周達觀奉命出使真臘。使節團在當年2月20日取海路從溫州開洋,順東北貿易風,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於3月15日抵達占城,再由占城逆風而行,經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今菩薩市),橫渡淡洋(今洞里薩湖),經4個多月,至7月才到吳哥國干傍碼頭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節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撰寫了《真臘風土記》,是有關於出使真臘期間蒐集到的風土民情報告。周達觀逗留於吳哥時正是因陀羅拔摩三世在位的期間,雖然吳哥王朝國力已逐漸走下坡,但周達觀在文中仍很認真記錄了當時吳哥的城池及生活,如城郭、宗教、司法、官僚、農業、奴隸、動植物、沐浴、衣著、器具、商業、貿易、柴、米、油、鹽等,內容相當豐富。

吳哥窟景點配置圖(橘線範圍為小吳哥,黃線範圍為大吳哥,右上角是女皇宮Banteay Srei古剎) /取材自吳哥窟參觀門票背面
吳哥窟景點配置圖(橘線範圍為小吳哥,黃線範圍為大吳哥,右上角是女皇宮Banteay Srei古剎) /取材自吳哥窟參觀門票背面

吳哥窟參觀門票的售票窗口是依照不同天數的門票分開的,要親自帶護照去買,還要站在窗口拍照(可以留做紀念):一日票37美元、三日票62美元(必須在十日內使用完畢)、七日票72美元(必須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這次我決定買三日票,據說門票中還有2美元會捐獻給當地的兒童醫院,可以在參觀世界遺產的同時,也默默地幫助了當地的小朋友。於是我就從1月29日開始到31日三天依照小吳哥、大吳哥及女皇宮的順序巡禮如下:

吳哥窟參觀門票(必須在十日內使用完畢的62美元三日票)/楊正寬
吳哥窟參觀門票(必須在十日內使用完畢的62美元三日票)/楊正寬

一、小吳哥(Angkor Wat)履痕

第一天(1月29日) 在Tuk Tuk 司機建議下先走訪小吳哥(Angkor Wat),大家可別被小吳哥的「小」誤導了,其實據查小吳哥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古宗教寺院,是於西元1113年、由繼位的蘇耶跋摩二世建造,據稱當時是徵招各地16-45歲男性石工約3,000人、雕刻工約1,500人、建築工約4,000人、石材搬運工約15,000人、補給作業約25,000人,費時約34年建造而成。小吳哥是吳哥遺址群中唯一面向西方的寺廟,這裡最大的魅力就是建築牆壁上的美麗浮雕、塔門的屋頂、以及露台,是吳哥王朝寺院建設最高峰作品。

連續三天都是這位柬埔寨的Tuk Tuk 司機幫我週旋在各景點,才得以完成任務,謝謝他。只是問了他的大名,因不好記,回來就忘記了,真失禮,年紀大了就是忘東忘西,唉⋯⋯/楊正寬
連續三天都是這位柬埔寨的Tuk Tuk 司機幫我週旋在各景點,才得以完成任務,謝謝他。只是問了他的大名,因不好記,回來就忘記了,真失禮,年紀大了就是忘東忘西,唉⋯⋯/楊正寬
睽違15年再見吳哥,老朋友相見雀躍莫名!/楊正寬
睽違15年再見吳哥,老朋友相見雀躍莫名!/楊正寬
四面長廊的石牆上刻了整排的雕刻,敘述著當年吳哥王朝盛世,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楊正寬
四面長廊的石牆上刻了整排的雕刻,敘述著當年吳哥王朝盛世,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楊正寬
正門雖因歲月折騰而歷顯滄桑,但仍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當年「威震武林,驚動萬教」,不可ㄧ世的雄風!/楊正寬
正門雖因歲月折騰而歷顯滄桑,但仍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當年「威震武林,驚動萬教」,不可ㄧ世的雄風!/楊正寬
吳哥皇宮高大圍牆之一小段。/楊正寬
吳哥皇宮高大圍牆之一小段。/楊正寬
通往吳哥皇宮氣派的護城河及龍橋。/楊正寬
通往吳哥皇宮氣派的護城河及龍橋。/楊正寬
氣派吧!可以感受當年吳哥王朝的拉風!/楊正寬
氣派吧!可以感受當年吳哥王朝的拉風!/楊正寬
別有世界遺產背章的柬國衛兵,他應該會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吧?因為吳哥窟已經被列入瀕臨危險級的世界遺產囉!/楊正寬
別有世界遺產背章的柬國衛兵,他應該會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吧?因為吳哥窟已經被列入瀕臨危險級的世界遺產囉!/楊正寬
有一群獨立戰爭時被地雷炸成殘障的柬埔寨人,組成柬國傳統樂器的樂團,在每個景點的入口處,看到遊客來了就奏起哀怨樂曲,博取同情,惠些捐款。/楊正寬
有一群獨立戰爭時被地雷炸成殘障的柬埔寨人,組成柬國傳統樂器的樂團,在每個景點的入口處,看到遊客來了就奏起哀怨樂曲,博取同情,惠些捐款。/楊正寬
今(114)年蛇年,瞧見大自然的力量,大到可以蛇吞象,把皇宮吞下了!/楊正寬
今(114)年蛇年,瞧見大自然的力量,大到可以蛇吞象,把皇宮吞下了!/楊正寬
這裡便是魔鬼奇兵的拍攝場景。/楊正寬
這裡便是魔鬼奇兵的拍攝場景。/楊正寬
古牆、老樹相欠債!你看到底是老樹保護古牆,或者是古牆支撐著老樹呢?/楊正寬
古牆、老樹相欠債!你看到底是老樹保護古牆,或者是古牆支撐著老樹呢?/楊正寬
我發現整個大、小吳哥窟的四面微笑吳哥雕像,每一尊的笑容,無論是嘴角、眼神、酒窩、面頰,都不一樣。我試著分析了原因是:1500雕刻工,雕刻時都會受到各自的七情六慾與情緒的影響;而且對上級「微笑」的指令認知也未必一致使然,不知道看倌以為如何?/楊正寬
我發現整個大、小吳哥窟的四面微笑吳哥雕像,每一尊的笑容,無論是嘴角、眼神、酒窩、面頰,都不一樣。我試著分析了原因是:1500雕刻工,雕刻時都會受到各自的七情六慾與情緒的影響;而且對上級「微笑」的指令認知也未必一致使然,不知道看倌以為如何?/楊正寬
你覺得這個微笑怎麼樣?是自然?是由衷?是痛苦?是強顏?還是有心事的微笑呢?/楊正寬
你覺得這個微笑怎麼樣?是自然?是由衷?是痛苦?是強顏?還是有心事的微笑呢?/楊正寬

二、大吳哥城履痕

如果你住在暹粒,規劃行程可以由近而遠的玩,不用客氣,大小通吃,玩完小的,再玩大的。所以第二天(1月31日)我就走訪大吳哥城(地圖標黃線範圍的部分)玩。根據網路資料顯示,範圍內包括:

南城門,為一擁有23公尺高的觀世音菩薩四面佛塔,高8公尺、寬3公尺的護城牆,則是因為受到西元1177年、占婆軍隊入侵教訓之後,故以堅固的樣式所建造,橋側欄杆則為以史詩為主題的「乳海翻騰」(左天神、右阿修羅),一般遊吳哥城通常都選由南門進入。

南城門/楊正寬

巴戎廟(The Bayon),是佛教與印度教混雜的吳哥古蹟,也是當時朝臣晉見國王的地方,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心位置。上頭林立的54座四面佛塔菩薩的笑臉被刻在每一座圓塔的頂端,這也就是「微笑高棉」的由來。巴戎廟沒有圍著城牆,大致可以從任何方向進入,內有狹窄房間、通道、樓梯,加上突然出現的佛頭雕像和長廊壁畫,令人如置身迷宮。

巴戎廟入口及全景/楊正寬
巴戎廟入口及全景/楊正寬
巴戎廟入口及全景/楊正寬
巴戎廟入口及全景/楊正寬

巴本宮(The Baphuon),該宮為11世紀建造獻給濕婆神的國寺,是唯一一座三層式的金字塔型神殿建築。走過漫長的空中參道可以前往本殿,牆壁亦有史詩故事的浮雕。

巴本宮入口上端的雕刻/楊正寬
巴本宮入口上端的雕刻/楊正寬

鬥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傳聞為高棉國王接見外賓的地方,貴賓使節從正門 (東門) 進入王城,走上平台進入王宮。平台的階梯兩旁有許多的大象石刻,故名象台。另一說為象台是古時國王閱兵及選擇坐騎的場地。

鬥象台/網路
鬥象台/網路

十二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會命名十二生肖塔,是因為各塔雕有不同的動物與中國的十二生肖類似,又名審判塔。據說這是藏經閣的地方,也有說是關犯人的地方,也有人認為是國王收藏寶物或舉行儀式使用,眾說紛紜。

空中宮殿(Phimeanakas),位於皇宮中心位置,宮殿由三層長方形須彌台重疊而成金字塔形狀,象徵須彌山,每一層的四角都裝飾著獅子或大象。空中宮殿雖然沒有多頭蛇的造型,但據西元1295年隨元朝使團出訪真臘國的周達觀敘述空中宮殿的金寶塔是國王的寢宮,也是留下國王與化為女身的蛇神夜夜共眠的傳說。

空中宮殿/楊正寬
空中宮殿/楊正寬

達松將軍廟(Ta Som),又稱塔遜寺,完成於12世紀末,用以祭祀微笑國王加雅巴爾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父親。四周被卡波克樹環抱,而東門可以看到巨樹包裹了整個門廊的景象。

達松將軍廟大門口。/楊正寬
達松將軍廟大門口。/楊正寬

巴肯山(Bakheng),是吳哥主要遺跡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跡,是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由於地勢之便,巴肯寺亦適合在此欣賞小吳哥的日落美景,吸引不少遊客到訪,我已經剛好配合FB回顧蒲甘日出之便,一起撰文介紹,並在台灣獨家報導的「觀國之光」專欄發表過了。

涅槃宮(Neak Pean),又稱龍蟠寺,意思是纏繞的巨蛇,是古代的醫院療養院,由五個水池組成,欲為來此膜拜的信徒而除去他們身上的病痛。據說四面不同的水池所流出的水有不同療效。

涅槃宮/楊正寬
涅槃宮/楊正寬

 三、吳哥女皇宮(Banteay Srei Temple)履痕

第三天(1月31日)司機載我到暹粒東北城郊約50公里,距離大吳哥約20公里的吳哥女皇宮,是一座建於西元967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王朝,但直到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才完成。素有「女人城堡」之稱的女皇宮或稱女王宮,其實柬埔寨高棉帝國並沒有「女皇(王)」,而是供奉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中「濕婆神(Shiva)」的印度教寺廟。

吳哥女皇宮位置圖/楊正寬
吳哥女皇宮位置圖/楊正寬
入口處有完善清楚的女皇宮解説牌。/楊正寬
入口處有完善清楚的女皇宮解説牌。/楊正寬

 女皇宮旁邊是荔枝山(Phnom Dei),過去有過許多破壞、偷竊事件發生,以1923年法國作家馬爾羅從女王宮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轟動一時,馬爾羅很快被逮捕,失竊的女神像也隨即被送回柬埔寨。

用紅砂石(朱色砂岩) 磚堆壘出的吳哥女皇宮/楊正寬
用紅砂石(朱色砂岩) 磚堆壘出的吳哥女皇宮/楊正寬
用紅砂石(朱色砂岩) 磚堆壘出的吳哥女皇宮/楊正寬
用紅砂石(朱色砂岩) 磚堆壘出的吳哥女皇宮/楊正寬

相較於吳哥古城大量灰色大石磚堆壘出的建築群,吳哥女皇宮則是用紅砂石(朱色砂岩),外觀呈現朱黃色,多了點柔性美感,雖被破壞嚴重,但仍倖存很多雕刻精美的藝術作品,所以女皇宮還擁有「吳哥藝術寶石」的美名。

女王宮建築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濕婆,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濕奴。/楊正寬
女王宮建築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濕婆,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濕奴。/楊正寬
三座並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的東、南、北各有1門,門高僅有1.2米,門上有7頭那迦蛇翹首警戒,所有朝聖者必須彎腰屈膝才能入內。每個門前都有石雕守護神一對,兩側牆上都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身飾瓔珞的仙女浮雕。/楊正寬
三座並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的東、南、北各有1門,門高僅有1.2米,門上有7頭那迦蛇翹首警戒,所有朝聖者必須彎腰屈膝才能入內。每個門前都有石雕守護神一對,兩側牆上都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身飾瓔珞的仙女浮雕。/楊正寬

訪畢女皇宮,門票也被剪了三個洞(天),因此也就等於宣告結束三天的深度吳哥窟世界文化遺產之旅。三天巡禮不但發現歲月不但催人老,還會毀掉整座曠世著名的遺產呀!不過也發現了其他旅遊趣事,像下圖這位戴墨鏡女人,我得先聲明ㄧ下,這個妞兒我不認識哦!是因為她一個人光擺pose 拍照,就大概浪費了圍在她週遭近百遊客也等著拍照的寶貴時間,人人都等著她一個人拍到滿意,真是掃興,絕對是出外旅遊大忌啊!

因為她一個人擺pose 拍照,浪費了週遭近百遊客的寶貴時間等著她一個人拍到滿意/楊正寬
因為她一個人擺pose 拍照,浪費了週遭近百遊客的寶貴時間等著她一個人拍到滿意/楊正寬

此外,我第一次看到、喝到在熱帶盛產的棕櫚汁,很甜,是天然甜,棕櫚竟還分公、母,下圖右上角長條狀是公的,機車油箱上面綠色不規則狀是母的,都可以榨成像杯中的棕櫚汁,喝起來味道及顏色都很像甘蔗汁,我真的是少見多怪啊!

還分公、母的棕櫚及棕櫚汁/楊正寬
還分公、母的棕櫚及棕櫚汁/楊正寬
歲月不但催人老,還會毀掉世界人類共同的遺產呀!/楊正寬
歲月不但催人老,還會毀掉世界人類共同的遺產呀!/楊正寬

其實對國人來說,吳哥窟是出國最近、團費也還可以的旅程,雖說這樣,我還是相隔了15年才再次造訪,還真有點依依不捨,別有一番滋味湧上心頭,⋯⋯啊!對啦!吳哥,不就是「我兄」的意思嗎?吳哥、吾哥、我哥、我兄,再見了⋯⋯

圖/獨家報導製圖
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