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寬/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民國106年8月23日 我來到了瑞典卡爾瑪堡,從走訪城堡了解到卡爾瑪聯盟(Kalmar union),發現這裡是一個有歷史故事的地方。
話說卡爾馬(Kalmar)是瑞典東部的一座古堡城市,目前也是卡爾馬省的首府,濱臨波羅的海,Kalmar港也有渡輪可到厄蘭島。從中世紀以來,就是商業城市。在舊市街有大教堂及17、18世紀舊建築,到處彌漫著中古世紀卡爾馬連盟時期的氣息,尤其是從火車站,經過教堂到登臨卡爾馬堡時,只差沒有古人現身,否則恍如隔世之感!

至於卡爾瑪聯盟(Kalmar union)的故事,我參觀了城堡及參考並整理了維基百科及相關網頁後得悉,該聯盟是14世紀末至16世紀初,由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丹麥、瑞典(包括芬蘭)和挪威(包括冰島、法羅群島、格陵蘭和奧克尼群島)組成的共主邦聯。這一聯盟的成立標誌著北歐國家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聯合,其歷史背景、成立過程、內部矛盾以及最終的瓦解,都是北歐歷史中的重要篇章。







卡爾瑪聯盟的成立,旨在加強北歐國家之間的團結,共同對抗外部勢力,尤其是德意志和荷爾。1397年6月17日在瑞典南部的卡爾馬城堡,由丹麥、挪威和瑞典三位國王在瑞典卡爾馬(Kalmar)舉行了卡爾馬會議,並簽訂了《卡爾馬條約》,正式成立了卡爾瑪聯盟(Kalmar Union)。當時丹麥的瑪格麗特一世女王運用一系列政治聯姻和軍事行動,成功地將三個王國統一在一個君主之下,這個君主必須從上一任離世的君主,在其各個兒子中挑選繼任人選。

在這次會議上,三國的代表們簽訂了《卡爾馬條約》(Kalmar Treaty),確立了共同君主的制度。該條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共同君主:條約規定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個王國共同擁戴同一位君主,建立一個永恆的聯盟。這一位君主必須從上一任君主的各個兒子中挑選出來。
二、王國地位:儘管三國共同擁戴一位君主,但每個國家仍然保留其王國的地位。意味著每個國家在內政上保持獨立,由各自的議會進行治理。
三、內政獨立:各國的內政事務由當地的議會管理,意味著每個國家在法律、稅收、行政管理等方面仍保持自主。
四、外交和國防:外交和國防事務由共同君主統一管理。意味著在國際關係和軍事戰略上,三國將採取統一的立場和行動。
五、君主的加冕:在卡爾馬會議上,年僅15歲的埃裡克(Erik of Pomerania)被加冕為三國的共同君主。儘管他成為了名義上的共主,但實際上權力仍然掌握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Margrethe I)手中,直到女王在1412年去世。
六、繼承問題:條約還涉及到君主的繼承問題,規定新君必須從上一任君主的兒子中選出,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君主血統的連續性。


儘管聯盟在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丹麥王室通過戰爭吞併了德意志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但內部矛盾卻逐漸顯現。瑞典貴族對丹麥在聯盟中的主導地位日漸感到不滿,尤其是對丹麥與德意志地區的緊密聯繫感到擔憂。這種不滿情緒在1430年代開始加劇,瑞典貴族要求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權,但丹麥王室試圖加強對挪威和瑞典內政的控制,導致聯盟內部的離心力增強。

1520年,丹麥國王克利斯蒂安二世(Christian II)出兵鎮壓瑞典境內的反卡爾馬派,承諾特赦後卻反悔並大肆屠殺反卡爾馬派貴族,這一事件被稱為「斯德哥爾摩慘案」。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Vasa)因此揭竿起義,發動瑞典解放戰爭。1523年,古斯塔夫·瓦薩成功驅逐丹麥軍隊,恢復瑞典獨立,標誌著卡爾瑪聯盟的正式瓦解。


卡爾瑪聯盟瓦解後,丹麥和挪威仍然維持著聯盟關係,但瑞典脫離聯盟獨立。隨後幾個世紀,北歐國家在波羅的海地區的霸權爭奪戰中不斷交戰。直到1658年,瑞典收復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長期被丹麥佔領的南部沿海地區;1809年,俄羅斯帝國兼併了瑞典統治下的芬蘭。加上拿破崙戰爭後,根據1814年的《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轉讓給瑞典;1905年,挪威以和平方式從瑞典獨立。至此,卡爾瑪聯盟的歷史徹底結束,但其對北歐國家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卡爾瑪聯盟的成立和瓦解,反映了中世紀北歐國家在尋求統一與獨立之間的複雜鬥爭。這一歷史時期不僅見證了北歐國家的政治變遷,也展現了個人英雄主義和民族主義情感在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儘管卡爾瑪聯盟最終未能實現長久的統一,但它在北歐歷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起碼現在的「歐盟」隱隱約約的不就是受到哪爾瑪聯盟的影響嗎?
走出城堡,漫步在卡爾瑪城區,看到有三三兩兩的回教徒,但ㄧ直就是沒看到有清真寺;在古城牆一角,看到一家藝術琉璃工坊,創作出藝術玻璃作品,以及看到被市民因為樂於擁有古老建築,也樂於炫耀建造年份,因此紛紛在屋子一角特別標記起造年份,感覺得這個城堡的文化雖然漸漸在質變,但不變的卻是城堡的古樸典雅,以及豐富精采的聯盟故事,或許這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吧!

在回程的歐鐵上,我心裡一直在想,如果卡爾瑪聯盟沒有瓦解,那北毆的歷史就要改寫,很可能不是北歐四國(瑞典、丹麥、芬蘭、挪威)或五國(加冰島),而是北歐一個「卡爾瑪聯盟」,那不就是可以跟今天的「歐盟」、「東協」,甚至「聯合國」列強匹敵的大國了嗎?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