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22/11/14)】
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防疫政策鬆綁且已經逐步開放邊境,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綜合評估國內外疫情趨勢等因素,行政院9月29日宣布自10月13日起開放入境檢疫「0+7」方案,交通部觀光局亦配合同步自10月13日起開放旅行業組團赴國外旅遊及接待來臺旅遊團體,惟中國大陸、香港與澳門地區仍持續暫停組團前往旅遊及接待來臺觀光團體[1]。
交通部觀光局同時表示,業者可開始招攬及規劃接待111年10月13日後出入境之旅遊團。另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及保障旅遊安全,觀光局將待指揮中心核定「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遊操作指引」後,要求旅行業從業人員及導遊、領隊應熟悉操作指引,並請旅行業者未來辦理出入境旅遊團應確實依旅行業相關法令及遵照公布之指引辦理。
受到禁團令的解除,大家似乎已經察覺疫情即將結束,黎明亦將來臨。為兼顧防疫與觀光發展如何帶動地方民生經濟,促進社會活動與國際交流,觀光局仍持續配合指揮中心宣布之疫情發展及邊境管制情況滾動檢討,適時因應調整相關作為並請旅行業者配合辦理。
其實「疫後」有某些意思是代表平安,代表著一個盼望、期待、蛻變,到底「明日的天空」會是什麼顏色?然而「疫後」的時間點卻很模糊,到底是「4+3」、「0+7」、「5+n」或脫掉口罩的時間點才算是,甚或還要隨著變異毒株BQ.1、XBB、或BF.7的本土或境外移入的變化而繼續「聞毒起舞」,再去做滾動式調整那看不到盡頭的「疫後」呢?
真的「疫後」沒有明確的時間點,充其量只不過是令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永無止境的正在進行式而已,百工百業如此,觀光產業亦復如此,尤其仰賴觀光發展來振興地方經濟的作為更是如此!因此姑且先假設10月13日就是「疫後」,是真的「疫後」已經降臨人間,攸關民生疾苦的地方經濟也已經迫不及待的嗷嗷待哺,等著「疫後」觀光產業有所作為與貢獻的前提下,究竟COVID-19的疫情是危機或轉機?疫前與疫後觀光產業之消長比較、疫後觀光產業與地方經濟之積極作為、疫後觀光產業與地方經濟之積極貢獻等議題都值得探討。
的確COVID-19疫情已經帶給人類莫大危機,但危機也可以帶出轉機,轉機卻只給能撐過危機,且已經準備妥當,能掌握機會的有心人、企業和政府,大家此時應該更認真思考,現在就要及早規劃管理危機,讓疫情對觀光產業的衝擊,以及當疫後回復正常觀光旅遊活動之後,應該如何把握轉機全力衝刺,更何況新興Omicron變異毒株,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監測,BQ.1、XBB、或BF.7等的變異株,無論是本土或境外移入,可以說沒完沒了都還陸續的在侵襲我們(如表1),當然也大大的影響著觀光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坐等病毒絕跡才著手從事復甦觀光產業,否則就「坐以待斃」了!
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 )又稱危機處理,是一種如何妥善對待危害組織、股東和產業的重要事件的流程。工業和環境災難危機管理研究興盛於1990年代,當時的「危機」含有三種定義:(一)對於組織構成嚴重威脅、(二)突發的事件、(三)需要短時間決策的重要事件。 Venette則另增加第四種定義為「需要勇於改變的流程」。[2] 因為如果沒有勇敢改變,則事件會演化為失敗或難以收拾的事故。
危機管理與風險管理不同,後者是發現潛在的威脅,找到應對的機制。而前者則是應對已經發生的威脅,涉及更廣泛的管理學定義,涉及需要鑑定、評估、理解和應對嚴重情況的技能和科技。「疫後」可說是疫情危機管理最重要的關鍵,而談危機管理,常見的4R理論是由美國危機管理專家羅伯特‧希斯(Robrt Heath)在《危機管理》一書中率先提出「危機管理4R模式」,即由縮減力(Reduction)、預備力(Readiness)、反應力(Response)、恢復力(Recovery)四個階段所組成[1],他還建立了「ABC結構危機管理方法」,套在COVID-19疫情也可以是:
(一)A/Away(離開),遠離風險或危機的根源,例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群聚、確診者隔離及不搭公共運輸等。
(二)B/Better(更好),比要求做得更好以抵制風險或危機的根源,例如打疫苗,勤洗手,噴酒精、餐飲外帶、餐桌隔板等。
(三)C/Compatible(兼容),與那些最能抵制風險或危機根源的制度相容,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框架結構的諮詢和決策作業系統,例如與病毒共存,篩檢或PCR檢測。
詹益鑑對COVID-19危機管理有很好的比喻[2],他說;
把疫苗想成救生衣,染疫是落水,其實就很容易理解現在的狀態。鐵達尼號沉沒時,若沒穿救生衣,落水自然比較容易溺斃。即使穿上了也還有可能命危,例如凍死或餓死,但單純溺死的機率已經小很多。說穿了,你我挨了兩三針,就是為了落水時不用怕溺斃,而不是不會落水。可能我們從小都被教育打疫苗就不會染病,現在才理解打疫苗是讓你染病沒事。而照近期疫情發展的趨勢和速度來看,最後大家都會落水,關鍵只是你有沒有穿上救生衣。……現在的低毒性高傳染力變種,其實是病毒邁向與人類共存、也是疫情結束的最佳可能。
其實他是在強調COVID-19危機管理,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打好「疫苗」,然後要持續面臨不斷發生的「低毒性高傳染力變種」,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相信人人都打好疫苗,不要逃避,建立與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也就是做好疫情危機管理,那麼就像2003年的SARS一樣,「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觀光產業希望將危機變轉機,一定要經常保持著觀光產業的疫情危機,一直都還處於「正在進行中」的危機意識。實務上譬如導遊及領隊人員要時時提醒觀光旅客戴口罩、勤洗手,行程中要常量體溫,如有發高燒37度以上,要馬上快篩,團員一有確診要趕快隔離及送醫;旅行社組團前要留意務請檢查旅客有否施打三劑疫苗,也要讓領隊及導遊人員出發前,隨身備妥足夠的快篩劑。總之,仍不能掉以輕心,只有隨時保持高度的危機意識,才能讓觀光產業履險如夷。
[1] 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局宣布自10月13日起開放入出境團體旅遊〉,民國111年9月29日。
[2] Venette, S. J. (2003). Risk communication in a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 APHIS PPQ’s inclusion of risk in decision making. Ann Arbor, MI: MI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3]羅伯特·希斯(Robrt Heath),《危機管理》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8%8C%E6%96%AF%E7%9A%844R%E5%8D%B1%E6%9C%BA%E7%AE%A1%E7%90%86%E7%90%86%E8%AE%BA。
[4] 詹益鑑,〈Omicron的危機與轉機〉,今週刊,202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