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臉書文化」

FB標識(網路)

(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臺灣教授協會交通觀光組召集人|攝影/楊正寬】

Facebook ,簡稱「FB」,我們習稱「臉書」,大陸則慣稱「面子書」,是由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於2004年2月在哈佛大學宿舍與同學Eduardo Saverin、Dustin Moskovitz、Andrew McCollum 和Chris Hughes 一起發明創立的,這對於現代人類社群來說,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雖然祖克柏這個團隊因而賺足了財富,享受了榮華,也殘忍的改變了全人類嶄新的溝通模式,但是不論你是接不接受,迄今看來,我們仍然要對他們團隊心存感激!

事實證明,FB創立18年來,結合了網路,我想大家應該確實已經感受到,給了我們另一種顛覆傳統社交的方便與另類聯誼傳情的方式,特別是FB豐富而多元的功能,早已綽綽提供讓愛現的人、愛好奇的人、愛聊八卦的人、愛攀援附會的人、愛不甘寂寞的人、愛惹是生非的人、愛關心藍綠的人、愛管拜習的人、愛危言聳聽的人、愛憤世嫉俗的人、愛廣被愛心的人、愛多愁善感的人、愛自作多情的人、愛⋯⋯的人等等,無論你對號入座的是上舉那一種的人,反正FB真的是發揮了「佛光普照」,可以滿足太多、太多的人,洵是不勝枚舉!尤其是我們退休的老頭子們,個個「賢賢美代子」,更是愛不釋手。特別是在COVID-19這三年期間,不管你快篩是陰性或陽性;隔離或沒被隔離;你住的社區被封鎖或已被解封,大家感情仍然可以透過FB維繫不輟,真是功德無量。

別的族群我不是很清楚,我就來說說我們退休資深公民一族的體驗,FB確實可以讓大家天涯若比鄰,沒有代溝,無遠弗屆。因為65歲屆齡退休了,雖然政府給了我們搭車半價優惠,但是年邁體衰,想到處去串門子走動,四肢就是不聽使喚,也深怕笨手笨腳,妨礙交通順暢,甚至徒增社會成本,國家負擔,因此乾脆宅在家滑手機,竟然還可以不管天之涯,海之角,仍然能夠透過FB加上網路,若比鄰地與昔日同寅、同鄉、同窗、同好,甚至同宗、親朋故舊,寒暄問候,不但省下了舟車勞頓,也省下了不少要去傷「到底要送什麼禮物」的腦筋;以及讓主人傷「要招待什麼料理」的麻煩,還有、還有,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動動手指,也動動腦筋,笑讓「阿滋海默症」於我何有哉?

特別是愛旅行,又愛塗鴉的我,一有假期就常常不安於室,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逛逛、停停,結果總是會心有所感,於是從此不必攜帶筆記本、原子筆,就可以藉著FB的可書寫、可編輯修改、可複製貼上、可附加相片、可閱讀、可分享,也可限閱,加上貼身的「他智慧,我無知」的手機功能,就可以隨時、隨地、隨觀、隨感、隨拍、隨記,輕易地交待清楚,自己旅行當下到底是什麼樣的旅遊心情、心境、心事與心得,為自己帶來一些「稍縱即逝」的,也不一定全然是美好時光的記憶;當然也可以「只聽樓梯響」式的,人雖未回到家,但是音訊已捷足先登,在FB先跟親友們報平安!

還有FB會強迫你去回顧,可能你早已經遺忘了的,曾在過去歷史上的今天發表過的言論;溫馨提醒好友的生日,不要忘了為壽星祝福,讓壽星覺得你好窩心;也會提醒你有人想與你為友,請你首肯確認,甚至建議你跟誰可能認識,加他為友;以及推出了一系列比讚、愛心、加油、哈哈大笑、驚訝、哀傷、哭泣及奮怒,還有更多顯示七情六欲的表情貼圖,提供你適切的與FB道上朋友們留言互動,因而建立了好多識或不識的「網友」;也可以讓你「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去拓展視野,增廣見聞。反正就是藉著臉書,你就可以很「要臉」的讓你練就成金鋼不壞的超人;不善用臉書,你就會落得「不要臉」的狼狽下場,FB之於時下的人際關係與網絡交流,的確居功厥偉啊!

FB七情六欲的表情符號(楊正寬翻拍)

Facebook 支援的表情符號,包含了大家愛用的愛心、太陽、笑臉、動物、水果等符號。當您在 facebook 中使用,您的朋友就可以看到彩色的符號,不論是在 Windows 桌機、平板或手機上。 您不需要安裝任何軟體、瀏覽器擴充插件或手機 App,只需要用滑鼠點選下面的表情符號,再去 facebook 貼上即可。您可能會看到方框的亂碼,不用擔心,在您按下發佈之後,facebook 會自動轉換過去。這些表情符號可以用在 facebook 狀態、留言和聊天訊息上。 只需要複製和貼上即可在 facebook 中正常使用。FB也設計全世界國家的國旗,只要你注音打出那一個國家,他就自動顯示這個國家的國旗而不是國名,這對愛旅行又在倥傯旅途中,不但可以清楚表示出國家,而且可以省時間。特別偷偷告訴你,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也有喔,高興了吧!

FB有萬國旗符號(楊正寬)

我觀察大家使用臉書行為,也有自然形成一些不成文規矩或禮貌,譬如看到熟人或好友有FB訊息PO出來,你立即馬上按讚或依照貼文內容及他想表達的訊息給予適當的按下愛心、加油、哈哈大笑、驚訝、哀傷、哭泣及奮怒等貼圖或短句回應,這樣貼文者較會覺得溫馨,受到重視而對你好感。但是PO文的人最好不要怪罪誰沒給你按讚,或許他這一整天都還沒開手機。有的人會比較在乎按讚的數量,好像給你按多了表示他「人氣」很好、很有人緣,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果數量不理想,或許可以反思你這則貼文是否內容主題或深度要再加強。

還有很奇怪的文化,常見到有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隨便丟一張照片或無俚頭地寫幾個字,長歎一聲就PO出來,讓大家匪夷所思,甚至還怪大家曲高和寡,沒有水平。有的人會像潛水艇般,只看大家貼文,瞭若指掌卻永不回應,但每遇公眾場合就像奧運裁判,對大家貼文品頭論足。有的人平時都不輕易PO文露臉,但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貼文一定引經據典,起承轉合,擲地有聲,非四平八穩就不PO文出來。有的人會堅持自己偏好或價值觀,始終只會PO單一內容,如美食料理、風景、人物、宗教等,儼然像這方面的專家一樣,好像他的世界就單調得只有這一味。還有更比較恐怖難耐的是只會一味高談闊論,PO藍綠、蔡習、拜習或拜普,一看到這,只好祭出單指神功,速速遠離我的視線。我也要善意的忠告有此癖好的FB朋友要節制,不要押寶,因為現在已經不再只是客氣地只會查水表而已,還有更恐怖的NCC,以及未來的數位發展部及數位中介法,還是明哲保身,小心為妙。

戳一下與戳回去(楊正寬)

總之,FB已經深植現代人生活中,我也跟大家一樣非常喜歡,愛不釋手。但是唯獨只有一個很突兀的功能,那是我一直無法忍受,可能是跟祖克柏先生團隊成員都不是華人,而是洋人的緣故有關吧?當然洋人嘛,一定不知道這是我們最忌諱的「輕佻」或「挑撥」,三不五時,就會出現有好友們給你「戳ㄧ下」,也很雞婆的建議你「戳回去」,不知道是否中文翻譯成「戳」而造成困擾,說不定英文原意是要建議你跟他建議的臉書朋友「揮揮手」或是說「Hello」。但這種「戳來戳去」的行為,不就是閩南話叫「真慄冽(lire)」或「生蹚賤(tanjen)」嗎?幸虧FB還沒有命令大家用尖刀去戳,否則FB不就成了社會治安的罪魁禍首了嗎?這在講究「舉止端莊」、「知書達禮」或「動口不動手」的儒家文明思維來說,是非常沒有教養的事,更何況戳來戳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啊?難到不能叫大家不要再戳了,平心靜氣,正經八百,好好地寒暄問候兩句嗎?不過「瑕不掩瑜」,因此強烈建議也是華人的祖克柏夫人,好好枕邊細語一番,幫忙傳個話,請祖先生認真將「戳ㄧ下」的遊戲改善一下吧!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