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2019/07/18-19)把自己放逐在華沙,走走、停停、看看、聽聽,然後想想。從臨時抱佛腳,瞭解陌生的華沙歷史,加上眼前親自看到的一切,不禁對華沙這個都市,甚至波蘭這個國家,張顯出的不倒翁精神,由油然一掬同情淚,轉而肅然起敬。我突然發現,也警覺到,我已經踰越了「旅行」的尺度了!
華沙(Warszawa ),大家都知道是波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他位於維斯拉(Wisla)河兩岸,人口170餘萬人,面積512平方公里,該市也是馬佐夫舍省會。冷戰時期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此簽署,我對華沙的認識也是僅止於為了大學連考猛K書到的「華沙公約」,其他的就一片空白。我們戒嚴期間,雖然68年已經開放觀光,但是共產國家,國人是被禁足的,因此沒來之前,我還停留在共產主義恐懼中,沒想到,華沙~竟是這麼爭氣又偉大!
從維基百科瞭解到,其實華沙現址古時原名叫Jazdów的小漁村,約12、13世紀被攻擊後改建為Warszowa小鎮,14世紀初成為馬佐夫舍公爵的其中一個駐地,並於1413年成為馬佐維亞公國首都,1526年馬佐夫舍公爵絕嗣,遂與波蘭合併。1596年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將宮庭從Krakow遷出後,華沙成為波蘭首都。1807年拿破崙建立華沙公國也是將華沙作為首都。
二戰期間的波蘭,包括華沙,由納粹控制,所有高等學府被立即關閉,華沙的猶太人被集中趕入華沙猶太區,引起華沙猶太人起義近一個月。起義被鎮壓時所有倖存者被屠殺,只有少數逃脫或躲藏起來。1944年7月蘇聯紅軍攻入波蘭向華沙方面的德軍推進。人民意識到史達林對獨立的波蘭懷有敵意,因此以倫敦為基地的波蘭流亡政府給予地下組織「波蘭家鄉軍」指示,要他們嘗試在紅軍到來之前從納粹手上奪取華沙的控制權。
於是1944年8月1日當紅軍接近華沙時,家鄉軍與市民英勇發起了華沙起義。武裝的戰鬥本來預計只有2日,但卻持續了63日,最後家鄉軍戰士被迫有條件投降,並被送往德國境內的戰俘營,而全市人口則被消滅,希特勒還指令要把華沙從世界地圖上消失,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收藏不是運往德國就是被燒毀,全市90%以上地區被摧毀,包括具歷史價值的舊城區及皇家城堡。1945年1月17日蘇聯紅軍從納粹手上解放了華沙,倖存的家鄉軍戰士由於反蘇,被蘇聯圍捕殺害,或被驅逐到塞爾維亞。二次世界大戰華沙的波蘭人和猶太人被納粹德國和蘇聯紅軍大肆屠殺,直到二戰結束,蘇聯政府仍然以強硬手段遏制波蘭人民。
戰後華沙恢復成波蘭首都,而被有計畫重建,人口恢復成長,又從廢墟中重建為全國政治與經濟中心的角色。很多具歷史價值的的街道、建築和教堂都恢復到原來的面貌。1980年,華沙舊城區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80至1981年,波蘭出現反抗蘇聯集團的運動,據說蘇聯如果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將毫不猶豫地利用華沙條約集團進行軍事干預,1989年9月波蘭成立以團結工會為主體的聯合政府,立即修改憲法,執政44年的波蘭成為前華沙公約成員國中第一批擺脫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同時也為歐洲的脫蘇、脫共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大家或許很想再溫習一下高中歷史,瞭解什麼是華沙公約呢?華沙公約其實是由原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目的是為對抗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勢力而成立的共產黨國家政治軍事同盟。包括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東德、波蘭、羅馬尼亞、蘇維埃、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1990年兩德統一,東德退出,此後便逐漸陷入癱瘓狀態,直到1991年華沙公約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成員國在冷戰結束後都已加入美國為首的北約。
因爲前述心酸血淚的故事,以及人民的硬頸精神,致使華沙所見景觀,已從殺戮戰場的廢墟中挺立起來,處處可見混合了歷史和現代的建築風格,反映了動盪城市和國家的韌性。臨筆之際,忽然閃過一個有趣的迷惘,難道這就是華沙的「宿命」嗎?因為華沙的名字開頭就是「War」、就是「戰爭」,而且是加了「s」多數,更恐怖的是「沙」與中文的「殺」同音的喔。幾經戰亂,尤其是二戰期間,華沙幾乎被轟炸夷為平地,戰後大部分的歷史建築被人民同心協力,徹底用心重建,也大量投資建設公共場所,使城市獲得了全新的廣場,公園和紀念碑。兩天來走走、停停,溜達所見的竟然績效可觀,這包括:
華沙舊城區
華沙舊城區自西元13世紀就存在,雖然是二次大戰後重建,但重建工程卻是講究原汁原味,復舊如舊,因此保留了城區的舊貌,包括舊城的外牆及顏色仍甚具古風。舊城區的入口處,是城堡廣場(Castle Square),廣場上的Kolumna Zygmunta西吉斯蒙德圓柱,紀念著把波蘭首都由克拉科夫遷至華沙的國王齊格蒙特三世;而旁邊建於16世紀的皇家城堡,則是從前波蘭王室的主宮殿。舊城區內建有三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但波蘭的教堂建築,卻都是一貫的平淡。城區的中央,是舊城集市廣場(Old Town Market Square),廣場上開了很多家餐廳與酒吧。最後,城區的北面是紅磚的華沙甕城 (Warsaw Barbican)與一段古城牆,是華沙舊城防禦工事僅餘的遺跡,也是華沙歷史的印記。
華沙新城區
從舊城區向北走,穿過古城牆,便會到達華沙的新城區。這所謂的新城區,其實一點也不新,歷史亦可追溯至15世紀,並同樣為在戰後所重建而來。雖然新城區內沒有甚麼地標性建築,只有數座規模細小的教堂,也不如舊城區精彩和熱鬧,卻仍是甚有歷史氣息。新城區的中央,同樣是有一個新城集市廣場 (New Town Market Square)。城內一個對理科生而言頗有趣的景點,是居禮夫人故居博物館;博物館內保留了舊居的陳設之餘,亦簡單介紹了這發現了兩個化學元素,且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人的生平。
前面不斷提及華沙市民在歷史上所遭遇的慘痛經歷,而若要了解這段歷史,其中一個較簡單的切入點便是「華沙起義博物館(Warsaw Rising Museum) 」。華沙起義是二戰1944年時最大規模的起義,因為德軍面對盟軍進擊節節敗退,波蘭人便計劃組織起義反抗德軍佔領,以便戰後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起義開始前,蘇聯紅軍本來答允協助波蘭家鄉軍攻擊德國軍隊;但在起義爆發後,蘇聯卻因希望把自己勢力範圍擴展至波蘭而食言,隔岸觀火,以致於波蘭家鄉軍在戰爭中慘敗,其後德軍報復性大規模轟炸華沙,把華沙夷為平地,並造成無數軍民死傷,其慘況應不失於俄烏戰爭下的烏克蘭。隨後紅軍進佔波蘭,並建立起蘇聯附庸政權。博物館內展出了大量當時的照片、影片、史料、模型等展品,與捷克布拉格的「共產主義博物館」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參觀人士充分了解當年華沙人民的恐怖經歷,也教人反思人性的醜惡,共產主義的可怕。
一不小心,漫不經心,兩天竟然也走訪了二十幾個景點,老城、新市各半,深訪、淺嚐也各半,附上地圖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們作遊程規畫時可以參考,就容我偷懶,不一一贅述各個景點囉!但是可不能偷懶或忽略的是,我一定要藉此拙文,肅然起敬的向波蘭華沙人民奮勇反共抗暴,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精神,致上最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