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獻堂博物館開幕三週年誌慶

圖/獨家報導製圖
圖/獨家報導製圖

文:楊正寬 中臺灣教授協會交通觀光組召集人|攝影:楊正寬

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

是馬前總統英九為三年前揭幕的「林獻堂博物館」,親筆題贈給該館的對聯,可說是已為每一位前來參觀者,一語道盡博物館是為了發揚獻堂先生愛臺灣的精神、行誼與典藏霧峰林家及獻堂先生墨寶等珍貴文物的寶庫,值得大家在漫長溽暑,前往細細品味。開幕迄今,幾乎不受將近三年疫情影響,參觀人潮不減反增,絡繹不絕,可以感受一代先賢林獻堂先生受後人景仰愛戴之深。

林獻堂博物館大門進去的玄關(楊正寬)

「林獻堂博物館」是一棟以臺灣歷史先賢為主題的博物館,矗立在霧峰林家花園(萊園)明台高中雄偉大門左側的巍峨建築,原是由2000年成立在萊園五桂樓旁的「林獻堂文物紀念館」擴而充之,增而實之,源於霧峰林家鑒於林獻堂先生一生奉獻台灣,為臺灣人民爭取權益,厥功至偉,所留下文物、墨寶、文獻至豐,為滿足各界渴盼深入瞭解獻堂先生行誼,經獻堂先生孫媳婦,也是明台高中林董事長芳媖及其兩位公子承峰、承俊的精心擘劃與蒐集,將明台高中校門口左邊最醒目的政光科技大樓,在二樓騰出最寬敞的場地,用心籌備多時,終於擴大為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

霧峰林家特別藉著2019年5月26日祝嘏明台高中七十週年校慶典禮之後,緊接著同時祝賀「林獻堂博物館」揭牌起用典禮。當天冠蓋雲集,除了馬前總統英九,還有臺中市盧市長秀燕致詞時還特別宣布,「林獻堂博物館」已被臺中市政府列為第一座地方博物館。

館舍坐落於古色古香,充滿臺灣文化與古典建築的臺灣一級古蹟霧峰林家花園(萊園),明台高中的古蹟校園內,目前展示林獻堂日記真跡、私人信件、書畫墨寶,以及早年老照片、傢俱服飾等珍貴文物。霧峰林家歷史猶如臺灣百年縮影,透過館藏展覽與推廣活動,讓民眾更能深入了解臺灣重要家族傳承之歷史文化。

矗立於明台高中校門口雄偉的「林獻堂博物館」(楊正寬)
座落萊園,古色古香的明台高中古蹟校園(楊正寬)

該館展出臺灣文獻先賢林獻堂先生文墨、老照片及林芳媖董事長蒐藏的明、清古董珍品為主。該館最大宗旨在於欣賞前人的工藝之美,在讚嘆精巧細緻的文物之餘,還能夠再進一步了解其背後的歷史意義。 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的我們,應該要了解老祖宗們過去在這裡所做的努力與奉獻。期待在我們的努力之下,能夠讓更多的學子對臺灣的傳統文物產生興趣,進而培養出愛鄉、愛土和珍惜文化傳統的精神。

精彩的「林獻堂博物館」展場(楊正寬)
精彩的「林獻堂博物館」展場(楊正寬)

談到林獻堂博物館,就不得不要來認識、瞻仰林獻堂先生這位愛臺灣的偉人行誼。話說林獻堂先生名朝琛,號灌園,以字行﹔1881年11月1日出生於阿罩霧庄(今臺中縣霧峰鄉),霧峰林家是前清時代臺灣中部最顯赫的豪門大族,與北部林家(板橋林本源)齊名。他七歲啟蒙,由家人在自宅的「蓉鏡齌」設私塾,讓他承襲傳統教育。十五歲那年,臺灣割讓日本,雖一度為避戰禍攜眷內渡,但仍返臺。處於殖民政府的統治下,科舉的路已斷,但他不願接受異族文化,繼續治舊學,十七歲再習經史,可說是儒家思想所薰陶的人物。

林獻堂早年的半身照(林獻堂博物館)

臺灣淪日統治後,其父林文欽決心不涉政治,專心經營樟腦外銷事業,不幸於四十六歲壯年病逝香港,二十歲的林獻堂遂成家族「代言人」。日人有意拉攏這位新生代的領袖人物,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委以霧峰區長之職,他雖一度請辭,但仍拗不過日閥的「好意」,勉以受命。 二十五歲,這位「阿罩霧三少爺」膺任「臺灣製麻株式會社」董事,交遊日廣,見聞日增,思想領域也逐漸擴及新知識的追求;他開始涉獵上海「萬國公報」、橫濱「清議報」、「新民叢報」,他又得堂侄林幼春引介,廣覽梁任公的著述,對這位當代「新民」仰慕不已,誠如外國史家Johanna M. Meskill對他的讚語,讚美他是「臺灣第一公民、臺灣自治運動的領袖及文化的保姆」。
1907年,他第一次到日本旅遊,特地到橫濱新民叢報館,想拜訪梁啟超,適其外出未遇,然皇天不負苦心人,轉往奈良的旅次,巧遇任公,會面之時,由於閩南語和廣東話不易溝通,乃兼以筆談,任公初落筆即以:

「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今夜之遇,誠非偶然……。」

兩人這一場歷史性的會面,揭開了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的首頁:林獻堂向梁任公痛陳日本殖民統治的暴虐,請他指示臺人如何求得平等待遇之道。任公答稱:「三十年內,中國絕無能力可以救援你們」,並分析武力反抗,徒增無謂犧牲,最好的方式是效法愛爾蘭人抗英,「勾結英朝野,漸得放鬆壓力,繼而獲得參政權」。梁任公所設計的「愛爾蘭人抗英」模式,啟迪臺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甚巨,而受了梁啟超的影響,林獻堂日後就在臺灣更積極領導非武力抗日運動。

1911年,林獻堂迎梁啟超來臺訪問,任公曾至霧峰林家作客,他勸說林獻堂、林幼春叔侄,不可「以文人終身」,須努力研究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思想等學問,並開列東西名著一百七十餘種,供參考研讀。1912年,民國肇基,共和建立,次(1913)年,林獻堂為瞭解新中國現況,前往大陸遊歷,並透過梁啟超的介紹,認識了許多政界名人,他深為祖國已經從封建的政體改變為民主的共和國慶幸。

林獻堂加入其堂兄林俊堂首創的「櫟社」,這是一個以擊缽吟詩「以詩自晦」的詩社,開展了他「革命的一生」。1913年他與全台士紳發起臺中中學(今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創立運動,向臺灣總督府爭取一所屬於臺灣人自己的中等學校﹔1914年參與要求「與日本人同樣權利待遇」的「臺灣同化會運動」﹔1918年領導留日臺籍學生,向日本政府呼籲撤銷其賦予「臺灣總督」之律令制定權及禁錮臺胞的「六三法」。1920年林獻堂赴日結合臺灣留日青年組成「新民會」,並擔任會長,展開了歷時14年共計16次的臺灣議會請願活動,而「新民會」後來也發行「臺灣民報」,做為臺灣人民的言論與啟蒙機關,直到「皇民化運動」時被打壓才沈寂。

一生不說日語、不著和服的林獻堂,為了讓臺灣人在日本統治下能過的更好,一輩子跟日本人周旋。林獻堂決定向日政府爭取自治最重要的民選議會,而展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的奮鬥目標。次(1921)年1月30日,他在得到178位連署人的簽認之後,向日本第四十四屆帝國議會貴族院暨眾議院提出「請願趣旨」:

「……借鏡世界思潮,洞察民心趨向,速予種族均等之待遇,俾得實踐憲政之常道。……」
只是可預期的,請願書所得到的答案是殘酷的「不採議」。

1921年以「謀臺灣文化之向上……切磋道德之真髓,圖教育之振興,獎勵體育、涵養藝術趣味」為旨趣而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領導人物是蔣渭水,他為了「敬老尊賢」,於創立大會中,會同與會人士公推林獻堂為總理,「文協」首期的工作,著重於文化、思想的啟蒙,由於民族精神感召,參加人士初期均能在林獻堂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後來終因意見紛紜和派系糾紛的形成,發生裂痕,導致成員分道揚鑣﹔退出「新文協」的蔣渭水便積極籌組政治結社,推展他的政治抱負,林獻堂雖在「新文協」同仁的懇求下,勉以擔任中央委員﹔但仍和蔣渭水等人磋商成立政黨事宜,眼見左派奪權,右派抗爭的局面,這位「和事佬」深感沉痛,致使表現極度消極,他有意擺脫這個混局。

獻堂先生乃於1927年5月15日,在結社申請尚無定論之前,離開臺灣遠行,林獻堂遂偕同其公子林猶龍自基隆出海,抵歐後由長公子林攀龍陪同,環球一周。林獻堂從基隆出發,於次(1928)年4月結束環球遊覽,他約以一年時間,遊歷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士、美國,細心考察歐美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並記錄下觀感,寫成《環球遊記》,發表於「臺灣新民報」,從第171號起每號連載,前後發表152回。林獻堂由歐美旅遊歸來,仍滯留東京,於1928年11月8日始返回臺灣,民眾黨曾為他在臺北蓬萊閣(位於南京西路,近圓環)洗塵。林獻堂雖自言:「問心何所得,所得雙鬢白」,但是他在臺灣非武裝抗日運動中,所投下的精神與物質,使他成為臺灣抗日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臺灣光復後,獻堂先生被選為臺灣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1948年6月1日出任臺灣省通志館館長,翌(1949)年7月1日該館改制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又出任首任主任委員。2000年11月14日至2001年1月2日適逢千禧龍年,該會為緬懷先賢,特邀霧峰林家於該會臺灣史蹟源流館舉辦「臺灣文獻先賢林獻堂文物史料特展」,該會主任委員除題贈「臺灣人之魂,阿罩霧之光」中堂一幅外,並致贈全套《重修臺灣省通志》給博物館典藏,敬表謝忱。

臺灣文獻先賢林獻堂文物史料特展新聞摺頁(楊正寬)
臺灣文獻先賢林獻堂文物史料特展新聞摺頁(楊正寬)

綜觀林獻堂先生一生雖末受新式教育,但見諸遊記,觀覽名勝古蹟,常引所讀之書對照當時歷史背景,加以敘述,對西洋偉人的事蹟,更能配合傳記來追念他們,可見他對新思潮新知識的體認甚深,其「文言文」頗有梁任公筆鋒常帶情感的新文體味道。作品中對自由、民主的嚮往和身處殖民地「次等國民」無奈的悲痛,盈溢紙上。1956年9月8日病逝日本,回鄉安葬。遺有「林獻堂先生遺詩」,是由「海上唱和集」、「東遊草」、「林獻堂軼詩」三部合編而成。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致贈全套《重修臺灣省通志》給博物館典藏,由林董事長芳媖代表接受(楊正寬)

欣見林獻堂博物館開幕三周年,有道是「三年有成」,孔穎達在《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句下,注疏為「三年一潤,天道成,人亦可以成功,故以三年考校其功之成否也。」尤其開幕三年來雖然歷經新冠肺炎(COVID-19)襲捲,百業蕭條之際,但在林董事長芳媖卓越領導下,該館參觀人潮不減反增。今年芳媖董事長功成謙讓,由其長公子副董事長林承峰扶正,既見傳承,更見新猷,意義深遠。尤其新任校長亦由女中豪傑,該校教務潘主任佩玲出任,將使明台如虎添翼,特此祝福霧峰林家,欣欣向榮;明台高中,校譽日隆;林獻堂博物館,鴻圖大展!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