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大家一看到這個無厘頭的題目,一定會很訝異地問我說:「那就要看你到底是用走、慢跑、騎自行車、搭巴士,或是搭新幹線囉?」的確,怎會有這種邏輯不通的怪問題呢?
話說20年前的民國93年8月1日至31日,是我從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提前退休,轉換跑道,到靜宜大學觀光系專任副教授後的第三年,有一個承蒙日本外務省及日台交流協會提供我從事「日本文化財觀光應用考察計畫」的機會,主要還是以被UNESCO登錄為世界遺產為考察主題。日本政府原本提供除了來回機票及平安保險之外,還給我三個月考察期間豐厚的膳雜費,但因開學在即,何況校長要我接兼推廣教育處主任,不得已只好採重點式考察,硬是將之縮短為一個月,最後成果一樣,但卻幫日本政府省下了兩個月的考察經費。
行前7月31日特別要感謝剛好在臺灣學術研究的名古屋中京大學檜山幸夫教授面授機宜之外,還贈送他的《台灣の近代と日本》大作給我參考;此外,我還研閱了黃秀政老師的《臺灣史》等有關文獻,努力做好行前功課。而這個讓我念茲在茲,不在考察計畫內的主題,其實就是攸關我們臺灣淪為日據命運起迄點的「下關」與「廣島」,被我設定為考察行程再忙,也務必一定要找時間去走訪的兩個目的地。

果然好險的在緊奏考察行程中,還能順利在回國前騰出8月23日走訪了廣島,25日走訪了下關,順利完成了我這次私自追加走訪的心願。因為這是自己的心願,不在考察計畫中,也怕傷及日方對我的感情,故不宜將這兩地走訪心得納入我提交給外務省及日臺交流協會的考察結案報告內,但卻一直燜在內心深處長達20年。直到最近一位靜宜大學畢業的日本學生,寄來印有嚴島神社世界文化遺產的賀年明信片,正因「嚴島神社」就在日本廣島,因而撥動了深埋在20年前的心弦,才趕快找出當年的老照片,連夜著手整理出走訪這兩個左右臺灣命運的城市心得,跟大家分享。
首先當然也要感謝東京大妻女子大學人間社會研究所益本仁雄教授,在我8月1日到東京一下飛機,翌日就陪我到外務省報到,並領取考察經費。有了豐厚的糧草,馬兒就會努力地快快跑,也才得以不用露宿街頭,精神抖擻地踏遍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就連當(2004)年才甫被UNESCO登錄的「熊野古道」,也毫不客氣地捷足先登。於是我便大手筆地先到東京驛,買了全日本的新幹線一個月套票;又因為當年沒有手機、Google map及網路APP可查交通時刻,於是也買了一張全日本國地圖及一本攜帶型紙本時刻表,就南起鹿兒島,北迄北海道,按圖索驥,隨上隨下,直搗目的地,終於勉力圓滿完成任務。

我並沒有依循「歷史軌跡」先下關,後廣島,反而便宜行事,按宿泊東京的「地理遠近」,在8月23日先走訪廣島,25日才走訪距離廣島195公里遠的下關。但是事有先後,尤其歷史這檔子事,所以本文還是依循「歷史軌跡」從走訪下關先跟大家報告起。

談起日本下關市(しものせきし,Shimonoseki-shi)有些人或較陌生,但是如果說日本古稱的「馬關」就很孰悉,特別是念過高中歷史〈馬關條約〉後,就更耳熟能詳。下關位於日本山口縣,為本州最西端的都市,也正是中日關係史中著名的〈馬關條約〉簽署地點。轄區西側為日本海,東南側為瀨戶內海,南側以關門海峽與九州相隔;主要市區位於關門海峽北岸的下關港周邊,與海峽對岸的北九州市之間有關門鐵路及國道隧道、關門橋可以往來,兩地也因此共同形成關門都市圈。隨著日本的崛起,1887年大日本帝國陸軍在瀨戶內海西側的出口設置了下關要塞。


清光緒20(西元1894)年因朝鮮東學黨之亂,引發日本與大清帝國發生甲午戰爭;隔年清軍戰敗,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擔任日方全權代表與大清帝國全權代表李鴻章在已改名為「日清講和記念館」的「春帆樓」展開29天的談判。伊藤博文之所以會考慮到下關開會,是因為可以在關門海峽就近向清國代表李鴻章展示日本派遣至遼東半島的軍艦,藉以威嚇清國代表,所以決定將會談地點選於下關的春帆樓;雙方之後也在春帆樓簽署了日本稱為〈講和條約〉的〈馬關條約〉。


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春帆樓最早為阿彌陀寺的住持所使用的空間,其後因日本實施神佛分離政策而廢棄。其後輾轉易主,於1885年樓主藤野滿在友人伊藤博文建議下,改為割烹旅館,並由伊藤博文取名為「春帆樓」。1894年日本與大清帝國發生甲午戰爭,隔年伊藤博文擔任日方全權代表,決定將會談地點選於此地。太平洋戰爭末期,春帆樓因美軍的空襲而燒毀,1937年日本政府在春帆樓旁設立「日清議和紀念館」,重現當時議和會議上的場景及展示相關資料。



民國93年8月25日我去造訪時還看到當年清國署「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等五人及日本署「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伊藤博文等七人的座位,會場牆上還掛著當年春帆樓和會場舊照,以及李鴻章題字「海月煙露」中堂。



會場不大,繞了一圈很快我就步出春帆樓,沿著寬僅容得下像李鴻章穿著清朝臃腫官服的狹窄巷道,日本人竟還諷刺地封為「李鴻章道」,起先原以為是日本人在褒,跨讚李鴻章乃談判高手,但看了路口說明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日本人得了便宜又賣乖。因為談判結果清國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日本人還不滿足;而臺灣人在〈馬關條約〉簽訂後的清光緒21(日明治28,西元1895)年割讓給日本後更是氣憤填膺,日本政府恐李鴻章走大馬路會遇到抗議情事,為策安全,因此特闢該巷道,做為李鴻章29天來從住所往返春帆樓會場的通道,貴為大清帝國全權代表的李鴻章,落得日本、臺灣兩面不討好,真是既可悲又可嘆啊!



接著跟大家報告8月23日走訪廣島的心情。一提到廣島,相信大家應該馬上會聯想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各投下一枚原子彈,造成數十萬日本平民死亡,並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


其實廣島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及軍事中心,是一個小型的日軍補給及物流基地,也是一個軍隊的通訊、存儲中心與集結區域。根據維基百科〈廣島原子彈爆炸〉結果顯示,廣島在8月6日上午8時15分投擲目標鎖定廣島中央太田川上的T字型大橋廣島上空,引爆後產生巨大的蕈狀雲。原子彈轟炸後,大多數的估計認為在廣島約有70,000人因核爆的熱輻射和衝擊波立即喪生,包含時任廣島市長栗屋仙吉。到1945年年底估計因燒傷、輻射和相關疾病影響而死亡之人數90,000人至140,000人,建築物幾乎夷平,損失極為慘重。也因廣島和長崎這兩次原子彈攻擊,日本終於在1945年8月14日向盟軍無條件投降,臺灣也由聯軍授由國民政府受降後接管,結束了日據殖民時期。






終於結束了走訪廣島原爆現場,雖然如願完成了下關及廣島兩個決定臺灣命運的城市,但是我的心情卻非常沉重與痛心,為什麼日本軍國主義要如此窮兵黷武呢? 幾經百思苦思,仍不得其解,也只好跟參觀人群一樣,離開紀念館時,在出口處的留言簿上,寫下了我的心聲與心願:
和平是世界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理想,願世世代代終止戰爭,共存共榮!
臺灣 楊正寬8/23 15:20
于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有感


帶著沉痛心情與步伐,數度徘徊廣島原爆現場,忽然想到廣島還有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於是抓住黃昏日落前丁點時間,再趕搭渡輪走訪日本學生寄給我賀年明信片上著名的嚴島神社,這才踩著夕陽餘暉,拖著疲憊身軀回到東京。


好啦,那麼「請問下關到廣島195公里要走多久?」這個歷史數學題,正確答案應該是「1945年廣島原爆後無條件投降」減去「1895年在下關決定割讓臺灣給日本」,所以標準答案就是「要走50年」。
日本投降矣,你答對了嗎?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