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溯源考

中興新村大門(楊正寬)
中興新村大門(楊正寬)

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位於南投縣南投市北方的新市鎮「中興新村」,原名營盤口,得名自臺灣清治時期此地有駐軍之營地,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網頁顯示,民國45年臺灣省政府從臺北市現今行政院疏遷至此辦公,民國46年整體都市設計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模式設計建造完成,最早佔地約200公頃,成為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也是為臺灣實施具有「花園城市」概念的第一個都市計畫,整體空間配置呈現當時都市發展之風潮,村內植被高度綠化,下水道系統將雨、污水分流,使社區有最完善的生活環境,巷道採囊底路設計,形成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濃厚情誼,突顯強烈的社區意識,並建構以「鄰里單元」及防空疏散之「低密度開發」的規劃概念,營造良好工作生活環境與完善公共設施,樹立臺灣新市鎮之典範。

民國87年省虛級化後,政府將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中興新村原有服務省府機關的機能不再,民國88年921大地震,中興新村許多房舍全毀,面臨發展定位的轉型[1],多年來政府致力於中興新村的再造、活化,先是民國98年國科會設置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推動發展。之後民國100年南投縣政府將中興新村全區劃為文化景觀範圍,並登錄原臺灣省政府大樓為縣定古蹟及11處舊有建築物為歷史建築,依文化資產法相關規定予以保存維護,因受限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致高等研究園區開發面臨困難,民國106年國科會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中興園區)縮小範圍至南邊36公頃。民國107年臺灣省政府「去任務化」,業務由中央政府相關部會承接,臺灣省政府大樓原址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興新村活化專案辦公室」,辦理中興新村整體活化業務。民國109年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巡視中興新村,指示從國家發展的角度盤點資源,妥善規劃中興新村。民國111年行政院核定「中興新村整體規劃」,定位北核心為歷史文化區、中核心為休閒生活區、南核心為大學城,並同意由國立中興大學進駐迄今。

我在民國60年至臺灣省政府服務時即棲住中興新村,非常喜歡這個辦公與住宅合一的田園式花園社區,幾乎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但是創業維艱,前述國發會只「從民國45年臺灣省政府從臺北市現今行政院疏遷至此辦公」,一語輕描淡寫,輕輕帶過,至於疏遷之前的省政府先進們如何克服困難,披荊斬棘,才使我輩得以乘涼,是我很想溯源,一探究竟的地方。幸好最近整理書房,從塵封舊檔中,赫然發現一份民國85年5月至88年8月在臺灣省政府擔任參議兼第一組組長時,留存的一份列席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時所提供的會議案附件資料—《臺灣省政府疏散工程總報告》[2]影印本,心想我若沒留存,過沒多久,精省工程一啟動,這份檔案就勢必不知會流落到何方?欣喜之餘,樂與大家分享。

《臺灣省政府疏散工程總報告》及目錄影本(楊正寬)
《臺灣省政府疏散工程總報告》及目錄影本(楊正寬)

首先將總報告中摘錄自中央下令疏遷臺灣省政府至中部後的大事記,扼要整理如下表;

灣省政府疏散至中部後大事記一覽表

日期(民國) 疏散大事記
44年8月18日 臺灣省政府成立「省府疏散規劃審查小組」,由省府謝秘書長東閔擔任召集人,小組委員由各單位首長擔任,分社規劃、財務、審核、工程、交通、土地、配置等七組。
44年8月23日 省主席嚴家淦在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大會第十九次會議施政總質詢表示;省府疏散並非遷治,疏散機關為民示範。
44年9月19日 臺灣省政府疏散工程處於臺中市中山路63號成立,下設工務、管理二組,由省建設廳劉永楙副廳長兼任工程處主任。
44年11月5日 省府疏散中部辦公廳第一期新建工程在臺中縣霧峰國校附近基地舉行破土典禮,省主席嚴家淦親臨主持。
44年11月26日 臺北市民防司令部於市警局四分局前建築簡易防空壕。
44年12月16日 立法院第三讀通過「防空疏散建築用地徵用領用條例」,44年12月29日總統令公布施行。
45年1月7日 省府謝東閔秘書長至南投鎮營盤口勘查地址後表示,省府除部分廳處留在霧峰外,大部分廳處將疏遷至營盤口。
45年1月23日 省府疏散中縣協進委員會覓妥用地50公頃,晉見省主席表示願照省定價格受讓。
45年2月23日 省府疏散臺中第一期工程,民政廳、教育廳辦公房屋已興建完成。
45年2月27日 省府疏散臺中第二期工程(員工宿舍)開工。
45年5月13日 省府疏散臺中第三期工程(營盤口)初步完成設計。
45年6月25日 營盤口省府疏散區房舍第一期工程動工興建。
45年7月3日 臺灣省政府委員會第459次會議討論通過「臺灣省政府疏散後臺北市區宿舍房屋處理辦法(草案)」及「臺灣省政府疏散中部員工宿舍興建供應辦法(草案)」。
45年7月22日 省府疏散中部教育廳、衛生處開始搬遷。
45年8月1日 省府疏散人員(教育廳59人)開始在霧峰上班。
46年1月7日 臺灣省政府公布核定「出售臺北宿舍房地監理委員會組織規程」。
46年1月8日 全省九縣市民防會報在桃園舉行。
46年1月26日 行政院令修正核准「臺灣省政府疏散後臺北市區宿舍房屋處理辦法」及「臺灣省政府疏散中部員工宿舍興建供應辦法」。

(楊正寬製表)

臺灣省政府疏散中部可說是一項劃時代的歷史性艱鉅工程,百事待籌,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與「經費」的取得與籌措,尤其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不但將土地取得及經費籌措都到位,而且辦公廳舍及員工宿舍的興建及搬遷,也都順利完成,效率之高,不盡令人嘖嘖稱奇。先說土地取得,民國44年11月5日省府疏散中部辦公廳第一期新建工程在臺中縣霧峰國校附近基地舉行破土典禮,省主席嚴家淦親臨主持。翌(45)年1月7日省府謝東閔秘書長就馬不停蹄地又至南投鎮營盤口勘查地址後表示,省府除部分廳處留在霧峰外,大部分廳處將疏遷至營盤口。營盤口就是指現在中興新村的位置,從總報告書所附「收購及撥用疏遷用地面積表」影本得知,疏遷用地包括台中縣霧峰鄉、南投縣南投鎮及草屯鎮,總計944筆土地,共計215.6054甲[3]。而其土地取得除「購買民地」外,還有「徵收放領耕地」、「公地撥用」等方式。

收購及撥用疏遷用地面積表影本(楊正寬)
收購及撥用疏遷用地面積表影本(楊正寬)

至於臺灣省政府疏散所需經費,從整本厚厚的總報告書,鉅細靡遺地附了繪製的道路、排水管線、汙水下水道、市場、醫院、公園、中、小學校、辦公廳舍及員工宿舍配置設計圖,再根據設計圖逐一估算所需經費,有條不紊地清楚列出各項工程的「預算款額」及「決算款額」,既專業又務實,閱畢油然心生敬佩。

工程設計圖影本(楊正寬)
工程設計圖影本(楊正寬)
中興新村汙水下水道分佈圖及汙水處理場影印本(楊正寬)
中興新村汙水下水道分佈圖及汙水處理場影印本(楊正寬)

總報告「卷首語」說;「本報告所列省府疏散工程,係以編列於省府四十四、四十五年度預算之疏散工程費及四十六年度列入教育廳與建設廳前工程總隊預算之省府疏散區內學校與道路等工程費所辦理者為限。」復根據該總報告所繪製的「臺灣省政府疏遷中部各類工程經費統計比較圖」顯示,經費總額為170,179,405.31元,其中土地佔5.29%、房屋佔71.86%、上水道佔7.53%、下水道佔5.54%、道路橋涵佔7.06%、其他工程佔2.72%。想想這臺幣一億七千多萬元,若不是因為物價飛漲及臺幣貶值,否則一個目前的前瞻計畫不知道可以在臺灣各地興建多少「中興新村」啊?

那又為何會取名「中興新村」?莫衷一是,根據維基百科[1]說,當地原稱「營盤口」,得名自臺灣清治時期此地有駐軍之營地。後來賦名的中興新村,較可信的是據時任臺灣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在其回憶錄[2]的說法,他說;

中興新村命名時,我適逢其會,有一次我陪同嚴主席南下視察,回程應邀前往營盤口,參觀省府疏遷廳舍興建工程時,嚴主席命名意見徵詢,我當即建議以命名為「中興新村」如何?旋蒙採用,深感榮幸。

至與臺灣省政府疏遷中部案同時的臺中市霧峰區坑口,又為何取名「光復新村」,更是難考,坊間曾有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下令取「少康中興,光復失土」的典故,而有「中興新村」及「光復新村」命名的說法,惟《臺灣省政府疏散工程總報告》並未提及,故不宜揣測。


[1]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8%88%88%E6%96%B0%E6%9D%91

[2] 黃朝琴,《朝琴回憶錄》,〈臺灣政商耆宿〉。

[1] 詳情可參閱《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文獻輯錄(上)、(下)》及《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救災紀實(上)、(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89年3月。

[2] 建設廳疏散房屋工程處,《疏散工程總報告》(影印本),民國49年10月。

[3] 按「甲」為臺灣傳統土地面積計算標準,1甲=0.96992公頃。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