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正寬
COVID-19爆發當年的7月17日上午我搭11:10長途巴士從捷克邊界的Ostrava到波蘭第二大城克拉克(Krakow),進入波蘭國界後,車窗望出去的沿路都是鄉村田野風光,是高密度發展的臺灣不容易見到的景觀,非常賞心悅目。因為到達後找旅館,等安頓好已經黃昏,雖然天還很亮,但人地生疏,晚餐後只在旅館附近溜達一下就早早休息,儲備能量,以便今(18)日一早就到Krakow 舊城區報到。
Krakow是一個很有歷史文化,又有很多故事的城市,它位於波蘭南部,現為小波蘭省首府,1038年至1596年遷都華沙為止,曾經是波蘭的舊都。維斯瓦河貫穿市區,全市人口約76萬人。波蘭在1795至1918年亡國期間,以該城為中心先後建立了克拉科夫自由市及克拉科夫大公國(Grand Duchy of Cracow)。
Krakow 是波蘭重要的旅遊都市,整個舊城區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最重要的兩處景點為中央集市廣場與瓦維爾山城堡。前者為該市的城市核心,後者則曾為波蘭王室的宮殿所在。納粹集中營中最為人所知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位於西南60公里處,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因為明天一早就要搭7:35長途巴士Filxbus挺進波蘭首都華沙,所以沒辦法去了。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63年至1978年當選教宗前,曾經擔任Krakow的總主教,所以有教堂及很多雕像紀念他,連當地機場在1995年也以其聖名命名。此外,該市在2000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以及天主教會舉辦的2016年世界青年日也在此舉行。

Krakow 的旅遊景點大都集中在舊城區,重要的有聖母大殿、中央集市廣場、瓦維爾城堡、瓦維爾主座教堂、市政廳鐘樓、紡織會館、普蘭堤公園、聖伯多祿大教堂、Ghetto Heroes Square、聖安德肋教堂、Plac Mariacki、Grodzka Street, Kraków、International Cultural Centre、Bracka Stree不勝枚舉。茲將比較重要的中央集市場、聖母大殿、瓦維爾城堡及主座教堂等介紹如下,以及見到很多可愛畫面,聽到很多故事,就只好用照片帶過了:
瓦維爾城堡(Wawel Castle)
是一座哥德式建築,建於卡齊米日三世時期,該城堡曾長期是波蘭王室的住所,是波蘭的國家象徵之一。自1930年以來,城堡已經改為博物館。現在瓦維爾城堡是波蘭最頂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典藏的東方和鄂圖曼藝術品規模也是波蘭首屈一指的。

聖母大殿
是一座磚砌哥德式教堂,興建於14世紀,位於中央集市廣場。高80米,以法伊特施托斯的哥德式木製祭壇而著稱。教堂鐘樓頂部每隔1小時,會響起號角聲,哀怨的曲調在中途會中斷,以紀念13世紀的著名號手在蒙古人襲擊城市時,發出警報,而被敵人弓箭射中喉嚨,特別是在中午,號角聲會由波蘭國家電台向波蘭國內外現場直播,藉以振奮人心。

瓦維爾主教座堂
位於波蘭舊城區南端河邊的瓦維爾山上,也是天主教Krakow 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稱為聖達尼老聖文策老聖殿總主教座堂,在過去9百年的時間,也是波蘭的國家聖殿,波蘭歷代君主都在此舉行加冕儀式,14世紀以後的波蘭歷代君主也多安葬於此。1946年11月2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在教堂地下室主持了他晉鐸後的第一台彌撒。

中央集市廣場
是舊城區的主要廣場,建於1257年,面積為4萬平方公尺,也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廣場上有宏偉的哥德式建築聖母聖殿、文藝復興風格的紡織會館、市政廳鐘樓、以及聖亞德伯堂。廣場上棲息著大量鴿子,2005年12月獲選為世界最佳廣場。

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ㄧ進舊城區,到旅遊服務中心拿了旅遊地圖之後,坐在路旁椅子上研究如何展開這趟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時,「你好」~突然有兩位波蘭及一位印度女仕,印度女仕推著嬰兒車走過來,非常親切,而且會講中文,其中一位還是導遊、ㄧ位是醫師,這兩位都到過臺灣;而年輕的印度媽媽是空中小姐,嫁給波蘭人,但只會英文,既然喜歡跟我們作朋友,於是就互留Line ,拍了合照,疫情期間,還在Line中互相關懷,憑添了一則有趣的波蘭之旅的小插曲,真的應驗了四海之內皆兄弟姊妹是也!

在舊城區也遇到一些有意義的新鮮事,例如有三位少女穿著列寧裝穿過馬路,喊著我聽不懂的口號,狀極可愛,似乎在提醒人們要記取過去在共產主義時代的歷史教訓;也遇到一群可愛的波蘭小朋友正由老師帶著做認識鄉土歷史的戶外教學;還在舊城區看到警察執勤騎著也是兩輪的「獨輪車」,輕便又環保的另類交通工具,比騎機車或開車更環保,很適合古老石板道路上執勤,符合保護歷史古蹟的做法;另外在市場廣場的一角,我又看到了應該是再訴說共產時代故事的雕像,顯得非常無辜又無耐的表情,已經可以讓來往旅人,讀完也讀懂了波蘭當年共產背景的故事了。



最後當要搭車回旅館時,又在火車站前廣場,瞄到了一個非常奇特,題為「Gap」的半圓拱門雕塑藝術景觀,盡管我極力踮起腳根伸手,還是無法觸頂,似乎在啟示大家,人生少有圓滿,只要盡力就可以減少差距,反正藝術就是「一個雕塑,各自表述」就對了,不是嗎?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