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前幾天(5月17日)中國國民黨正式提名新北市侯友宜市長為2024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他曾經在3月28日表示,「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咱的厝!」4月28日更進一步說,中華民國是「杯子」、臺灣是「水」,杯破水覆。[1]而民主進步黨提名人副總統賴清德曾自稱是務實臺獨工作者,他強調:「臺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與中國互不隸屬,執政後不必另外宣布臺灣獨立。」[2]。瞬間因為選舉,「臺灣」突然「不孤立」,也「不獨立」起來了,好不熱鬧。
的確臺灣一地,自古僻處東南蠻荒海隅,孤懸海上,受過外來荷蘭、日本殖民統治,歷史文獻上有島夷、岱員、瀛洲、東鯷、夷州、流求、東番,或大員,甚至稱讚這美麗之島為「福爾摩沙(Illa Formosa)」或「寶島」,可謂莫衷一是。但「臺灣」一詞,今日早已被大家熟知,就是指包括臺灣本島、澎湖、金門、馬祖的範圍土地,也就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陸地區」相對應的「臺灣地區」。
其實大家都知道,臺灣早在航海時代以前,就是國際社會非常活躍的地方,臺灣納入清朝版圖翌年,即清康熙23(西元1684)年改明鄭東寧府為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迄今已歷339年。因為古時海域多險,交通不便,到臺灣經商、旅遊自非易事,因此元代以前古籍,或以臆測,或以口耳相傳,經查文獻記載而可供考據者,計有下列說法:[3]
一、揚州之域
最早將臺灣以「揚州之域」統稱的是《尚書》〈禹貢〉:
淮海惟揚州,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沿於江海,遠於淮西。
將「揚州之域」引入有關著作中的有:康熙33(西元1694)年,高拱乾修《臺灣府志》[4];康熙49(西元1710)年,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5],以及乾隆6(西元1741)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6]等皆引用「揚州之域」為臺灣。
二、岱嶼、員嶠
《列子》〈湯問篇/ 夏革〉載: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里,有大壑焉,實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虛。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嶼、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連橫《臺灣通史》〈開闢記〉[7]引為:
或曰澎湖則古之方壺,而臺灣為岱員,音實似。
可見「岱」嶼、「員」嶠合稱為「岱員」,與閩南音「臺灣」相近。
三、雕題國
《山海經》〈海內南經〉:
伯盧國、離耳國、雕題國、北腒國,皆在爵水之南。
晉郭璞註:
離耳國似瓊州島(海南島),而雕題國其面黥涅畫體為鱗采,即鮫他。
蓋與臺灣土番之文身相髣彿,此即推測春秋戰國時代之雕題國為今之臺灣。
四、瀛州
《史記》〈秦始皇本記〉第六:
齊人徐市(按徐福)等上書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州、僊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入海。
清人徐懷祖《臺灣隨筆》、吳延華〈社雜詩〉,皆以秦漢之瀛州為臺灣。
五、東鯷
《前漢書》〈地理志卷二十八下〉: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連雅堂、日人市村瓚次郎等以為秦漢時代所稱東鯷即今臺灣。
六、夷州
《三國志》〈吳孫權傳〉:
「但得夷州數千人還」或「權遂征夷州。
又《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敘「東夷」條云:
夷州在海(按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
凌純聲、林會祥,日人市村瓚次郎、和田清等皆謂三國之夷州為今之臺灣。
七、流求國
《隋書》〈煬帝紀〉云:
大業三年……三月……癸丑,遣羽騎尉朱寬使於流求國。
又同書〈東夷列傳〉及〈流求國傳〉有謂:
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
主張其所謂流求為今臺灣之說者,有法國聖弟民艾耳維(Le marguisd, Hervey de saint on oenys ),荷蘭希勒格(Gustave schlegel );以及國人柯劭忞、連橫、郭廷以及日本箭內、藤田豐八、市村瓚次郎、和田清、白鳥庫吉、幣原坦等人[8]。
八、毘舍耶國
趙汝适之《諸番志》中載有:
毘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盱睢,殆畜類也。
明人張燮,清人黃叔璥、徐鼒、唐贊袞、季麒光、魏源及今人梁嘉彬及美國Berthold Laufer ,都認為毘舍耶即今臺灣[9]。
九、小琉球
明洪武年間,琉求中山王阮受冊封後,稱今琉球為大琉球,臺灣為小琉球,予以劃分。
十、雞籠、北港、東番
《明史》卷百二十一〈外國列傳〉備雞籠山條載:
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嘉靖末,倭寇擾閩,大將戚繼光敗之。倭遁居於此。
又陳第〈東番記〉云:
東番夷人……始皆聚居海濱。嘉靖末,遭倭焚掠,迺避居山。
《明神宗萬曆實錄》卷二十六云:
萬曆二年六月戊中,福建巡撫劉堯誨謁報:度賊諸良寶,總兵張元勳督兵諸劉。其逋賊林鳳鳴擁其黨萬人,東走福建,總兵胡守仁追逐之。因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合劉遠逐。
《古今圖書集成》也有一段紀載:
明萬曆元年,胡賊林道乾,勾倭寇犯漳、泉海洋,竄據澎湖,尋投東番。
以上所列舉各古文獻上之雞籠山、北港、東番皆明確的指稱臺灣,是以現在基隆一帶作為整個臺灣之稱呼。
十一、東都
永曆15(西元1661,清順治18)年12月,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人,克復臺灣之後,以熱蘭遮城為安平鎮,改名王城。赤嵌城為承天府,兩者總名曰「東都」。
十二、東寧
永曆18(西元1664,康熙3)年8月,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一直到永曆37(西元1683,康熙22)年,凡十九年之間以東寧稱呼全臺。
以上都是古籍在不同時代所稱的「臺灣」,這還不包括西元1500年左右,有一葡萄牙航海者通過臺灣海峽時,於藍天碧海中見到浮出這山紫水明、蓊鬱翠綠島嶼,遂驚呼「美麗之島(Illa Formosa)」,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福爾摩沙」[10]。可見這些臺灣的別稱都是古籍記載政治家、旅遊者,或航海家們對這塊「寶島」[11]的暱稱。「德不孤,必有鄰」,就是到現在,美國、歐洲,甚至是日本、韓國很多國家都還跟臺灣經常互訪,可見臺灣自古以來並不孤立啊!
最近有媒體提出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該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表決並通過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取代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席位。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稱此決議案為「排我納匪案」,並聲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將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因此獨立的國家還是中華民國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管轄的「臺灣地區」,而不是只有臺灣,臺灣並沒有單獨獨立。
1979年1月1日,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美國國會制定了《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是一部現臺灣行的美國國內法,由美國卡特總統簽署生效後,規範往後的美國與臺灣關係。 該法對斷交前的中華民國以「臺灣當局」稱呼,並定義為臺灣本島和澎湖群島,並不包括金門、馬祖等外島。此外,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於2022年9月14日通過《2022年臺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是繼1979年美臺斷交及《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生效以來美國對臺政策最全面的調整,該項法案在外交、軍事等領域提升美臺關係。
綜上可見,無論從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臺灣關係法》、《2022年臺灣政策法案》觀之,獨立的是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臺灣並沒獨立,如果臺灣獨立了,那澎湖群島、金門、馬祖等外島怎麼辦?所以古往今來,「臺灣」本來就是一直昂首闊步在國際舞臺,不孤不獨啊!
[1] 中國時報,〈侯友宜;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咱的厝〉,2023年3月29日及〈中華民國是「杯子」、臺灣是「水」,杯破水覆〉,2023年4月28日。
[2] 風傳媒,〈賴清德自稱是務實臺獨工作者〉,2019年11月19日。
[3] 洪敏麟《臺灣地名沿革》。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74年12月再版。
[4]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9年1月20日,頁66。
[5]周元文《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5年2月12日,頁18。
[6]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6年12月2日,頁218。
[7]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國74年3月6版。
[8] 《臺灣文獻圖書簡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0年5月出版,頁102。
[9] 同上註,頁110。
[10] 《臺灣省通志稿 》〈卷六 學藝志文學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1年12月,頁1。按:國內臺灣史學者翁佳音考證,認為「美麗之島(Illa Formosa)」並不是葡萄牙航海者經過臺灣海峽驚呼,而是西班牙。
[11] 「寶島」的稱呼較晚,應該是戰後,特別是在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之後最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