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今天(5月12日)是農曆癸卯年3月23日,也是天上聖母媽祖的生日,大家都知道媽祖是閩臺兩地人民共同的信仰,尤其臺灣沿海居民,更是非常虔誠信仰媽祖,就以今年大甲、白沙屯及彰化等各地供奉的媽祖遶境進香,人潮之眾,信仰之誠,就可以知道媽祖被愛戴的盛況了。
雖然清朝曾被敕封為「天后」,但常被善男信女們暱稱為「媽祖婆」、「媽祖娘娘」,甚至像自家長輩祖母一樣,尊稱「婆仔」。一般在今天受到自然天候影響,多少都會下點雨,像今天這樣,毛毛細雨很涼快。晚上餐敘時,有朋友就問說為什麼媽祖生日就一定會下雨?這其實是人們喜歡「倒果為因」的問題,應該說春雨降臨大地時就是媽祖生日了。至於為何會這樣,主要還是緣起於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
話説這個「大道公與媽祖婆」的民俗傳説故事,主要盛傳在福建、臺灣的海峽兩岸,雖然明知故事是杜撰的,但歷史上卻可是真有其人其事,也都是在世時仁心濟世,死後被世人感念而祭祀為神。先説大道公好了,他在世時本名叫吳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人,生於北宋太平興國4(979)年3月15日,生前是一位修持清淨、通曉醫藥,茹素不娶的仁醫,死後受到世人感念而立廟祀之。吳本南宋時曾獲朝廷追封,民間則以「吳真人」、「大道公」稱之,最常被尊稱的是「保生大帝」,其地位相當於現在的「衛生福利部」部長。
而大家比較熟悉的媽祖,生前本名叫林默,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人。因為她出生後都不曾哭叫,因此報戶口時,父親就將她取名為「默」,又叫「默娘」,生於北宋建隆元(960)年3月23日。生前能預知禍福,熱心濟困,也是一位屢顯靈異,救人無數的俠女,28歲未婚而逝,羽化昇天後常在福建沿海顯靈,除妖護民,庇佑蒼生,鄉里遂建祠祀拜,尊為「海神」,神座兩旁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就是受媽祖降伏感召的海上水怪。媽祖並受歷代朝廷褒封,清朝更封為「天后」,民間則尊稱為「天上聖母」,相當於現在的「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或者起碼也是「海巡署」署長吧?
可見這兩尊一為醫神「保生大帝」,一為海神「天上聖母」,都已有千年歷史,香火鼎盛的神明,卻被好事者為了反映大地氣象而將兩神湊在一起,借這兩位男女主角,繪聲繪影,憑豐富想像力,編織起故事,將兩神聖誕之日連結起來,而流傳著「三月十五,大道公風;三月二十三,媽祖婆雨」的諺語,於是就有了這則廣為人知,又無傷大雅的淒迷愛情故事,在民間流傳。
整個故事起因於吳夲與林默同為北宋福建人,一在福州,一在廈門,且在世時皆未婚。兩人成神之後,聽說因為保生大帝對媽祖甚為心儀,日久生情,而有提親之舉。媽祖本來有些心動,答應成婚,但後來看見母羊生產的痛苦,加上想專心為庇佑眾生,救苦救難,無暇顧及男女私情,於是就拒絕了這門親事,導致保生大帝因此非常生氣,乃施法力於3月23日媽祖聖誕降下大雨,企圖將其淋個花容失色;當然媽祖亦不甘示弱,也施法回報,在3月15日保生大帝聖誕時颳起大風,將其吹得狼狽不堪。
這則傳說當然是配合氣象虛構而來,雖然林默((960年生)與吳夲(979年生)的年代相近,但女大男小,兩人相差19歲,就算在世時是姊弟戀,那媽祖28歲歸天時,吳本也才10歲,那有可能論及婚嫁?如就文獻來看,清初王士禛《香祖筆記》記載「臺灣風信」謂:「三月三日曰上帝颶,十五日曰真人颶,二十三日曰馬祖颶。」應該是「真人多風,媽祖多雨」的出處,也就是先民靠經驗累積氣象知識,為方便記憶,就將熟悉的神明聖誕與特殊天候連結,再編織這故事來強調,其中「上帝颶」是指玄天上帝。保生大帝與媽祖聖誕亦然,且因風雨有異,而有「真人多風,媽祖多雨」之說。這種人類為了記憶天氣的智慧,加上在民間的流傳與敷衍下,就形成「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及傳說了。
最可愛的是傳統社會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人們卻將其投射到神明世界,希望為生前未婚的保生大帝與媽祖都能找到理想的歸宿。尤其林默娘未婚而逝,即使日後成神,仍亟欲將其納入婚姻之中,歷代皇朝敕封為天妃、天后,民間稱之為媽祖、聖母,都隱含著藉媽祖「懿範」,希望將媽祖形塑成為世人賢妻良母的典範與期待。
不過,一旦走入婚姻,即必須傳宗接代,但生產又被視為不潔之事,自非聖潔的女神所能接受,故當媽祖看見母羊生產的痛苦,便選擇放棄婚姻。有異於城隍、王爺、廣澤尊王等男神的夫人,只能卑微地順從,隨祀在側,功能也局限於守護婦幼,但媽祖則是勇於拒絕婚姻,展現獨立自主的意志,故能成為神格崇高的萬能女神。
話雖如此,傳說歸傳說,信仰歸信仰,雖然「大道公風,媽祖婆雨」在閩臺廣為流傳,但兩神仍是民眾共同信仰的正神,如以今日普遍不婚不育的趨勢,致造成少子化的國安問題,不知道大道公與媽祖婆又會做甚麼抉擇來教化世人?要不要請國家元首神前擲筊求籤,請示一番?
還有在臺灣好像保生大帝及天上聖母的廟宇都各自獨立,互別苗頭,也都一直相安無事,但聽說在廈門有許多已經將兩神「送作堆」,同框合祀在一起的廟宇,好像也並無違和之感。可是我很好奇的是,未悉這些廟宇住持有否擲筊請示,事先徵得兩神同意或擅作主張呢?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我們是凡間「俗民」,也就無能為力斷這「神明事」了,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