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與「堂號」的故事

四知堂號(楊正寬)
四知堂號(楊正寬)

獨家報導【文/楊正寬 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清明節就快到了,在清明節國定假日這天,大家應該都會邀集同宗家族去尋根思親,懷著感恩的心,敬向自己祖先掃墓,大家直覺的也都應該會不期然哼著唐人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千年流播,膾炙人口,童叟皆能熟誦的《清明》古詩。除了這個以外,好像大家都淡忘了慎終追遠的更深一層「祖籍」與「堂號」的意義。

記得是2019年COVIT-19還沒爆發時的清明節清晨,大兒子開車送我和他的兩個兒子到大甲鐵鉆山公墓的路口,讓我們先下車,他才去找位置停車,我們祖孫三人手牽手就往輩份最長的祖墳,也是楊家眾親堂們集合地點前進。

「阿公,什麼是『同顯銀』?」

走著,走著,也就到了算是我的曾祖父楊雲騰公的墓地,ㄧ邊跟久違的堂親們打招呼,ㄧ邊突然聽到弟弟Sean在問,我還正訝異,沒來得及回話時,哥哥Alvin馬上搶著說:

「不是啦!是『銀顯同』,中文要由右至左唸才對啦!」

幾位宗長聽到了不禁莞爾,而當我正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時,才順著他們指著墓碑的手勢,回神過來,覺得該是逮到機會教育的時候了。因為雖然他們兄弟有投票選舉美國總統的權利,但是仍然還是跳脫不了華人移民社會命定的記號與包袱。哥哥國中,弟弟小五,可能還是有點勉強,但是心想這時不說,究待何時?

「嗯,嗯,都唸對,但也都不對。」這樣回答應該公平吧!於是,心一橫,我就開講了:

「這叫『墓碑』,是紀念祖先的印記,傳統是由上而下寫,共三行字,右行記載亡者中國天干、地支曆法的逝世年月;中行書寫陽世子嗣與亡者的稱謂、名諱之墓;左行記載立碑陽世子嗣,但只限男兒。左右兩行第一個字「銀同」是亡者及子嗣們的『祖籍』⋯⋯」

「阿公,什麼是『天干、地支』?」未及話畢,Alvin馬上發問;
「阿公,那為什麼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立墓碑呢?」Sean也追著問;
「阿公,『祖籍』又是什麼啊!」Alvin縐著眉頭,很疑惑不解的問。
這下子我知道惹麻煩了,怎麼辦?
「現在專心掃墓,你們的問題,等回去祖厝祭祖時,阿公再慢慢解釋好了。」

清明節掃墓祭祖(楊正寬)
清明節掃墓祭祖(楊正寬)

近午,掃完墓回到「四知堂」祖厝,拜完列祖列宗,行禮如儀之後,我就邊用餐邊解釋上午未完整的答案給兩兄弟,也順便給家人聽。

「我們移民來臺灣的漢人,最懂得飲水思源,所以很重視『祖籍』和『堂號』,我們楊家先祖,是清代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移民到臺灣中部道卡斯平埔族群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大甲(道卡斯)營盤口開墾定居下來。所以祖籍是『同安』,但同安古稱『銀城』,所以墓碑上同安移民過來的先民們習慣併稱為『銀同』,這就是你們上午在掃過的所有墓碑上『銀同』的由來,也是我們大家在座各位的祖籍。中間『顯』字是中間直行首字,如果是『顯考』就是指左行陽世兒子的『先父』、是『顯妣』就是指他們『先母』,那有甚麼『銀顯同』或『同顯銀』?」

「阿公,那什麼又是『堂號』呢?」Alvin顯然有注意在聽剛剛提到新冒出來的名詞「堂號」。
「堂號是祠堂名稱或稱號,主要用於區別姓氏、宗族或家族,其來源主要有地名、訓詞、典故或祖先名。」我回說完,就請他們去看三合院大廳門上寫了那三個字?
「堂知四」Sean大聲喊著。
「又來了,跟你說要由右至左唸,是『四知堂』才對啦!」Alvin立即更正弟弟的錯誤,說:「阿公,是不是?」
「對!對!對!是『四知堂』沒錯。」我接著用講故事方法回答說:

「我們楊家的『四知堂』,據說是傳自東漢有ㄧ位關西人楊震,任荊州刺史時為官清廉,學問又好,被人尊稱為『關西孔子』。有一次,有一個人帶著黃金,到楊震家裡行賄,想要關説請託,被楊震斥回,堅不接受,那個人笑笑説,沒關係啦,現在是夜晚又沒人知道,請大人收下吧!楊震隨即義正詞嚴地斥責説:『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快拿回去!』從此楊氏子孫便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四知』為堂號,也有期勉後代子孫要清廉自持的意思,這應該是楊家遵循這個典故及訓詞為依據的堂號來源。」

我想兩個小孫子應該還是聽得霧煞煞吧,其實楊姓還有以遷徙到福建更早祖籍地「陝西弘農」作為堂號,如「弘農堂」的,我看就此打住,就不再為難這兩個小孫子了!
「可是阿公還沒説什麼是『天干、地支』?」話甫畢,Alvin馬上發問;
「阿公,那為什麼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立墓碑呢?」Sean也追著問。
好啊!想不到兩個小孫子還記得在山上問的,我是老人失智症了嗎?竟然忘了最初惹出來的問題,也很怕被他兄弟倆以為阿公在呼嚨他們,馬上很奸詐(抱歉,暫時找不到適當字眼)地神回説:「對,這個問題比較難,所以阿公留在最後才跟你們解釋。」

坦白說這兩個問題也有些偏離「祖籍」與「堂號」的主題,不過還是要守信用,於是就不勝其煩的說:「話說古人計算年、月、日、時不像我們現在的十進位法,而是以天干、地支,合稱『干支』,也就是說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為天干;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12個字為地支,如第一年『甲子』年,第二年就是『乙丑』年,以此類推,相互搭配,到最後『癸亥』年剛好是60年,稱為一『甲子』,如此周而復始。所以每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依干支推算,就是俗稱的『生辰八字』了。」

弟弟Sean聽到似乎快打瞌睡了,我趕緊接著說:「至於Sean問為什麼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為死了的父或母立墓碑,應該是受到傳統農業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所致吧!這種舊觀念已經落伍了,現在是男女平權的時代,就不足取囉。」説完我馬上更加強説明:「還好現在人多地少,不鼓勵土葬,大都是「火葬」,火化後將骨灰罈放在靈骨塔,或是「樹葬」,將火化後的骨灰直接撒在樹下,這就是比較進步又有環保觀念的喪葬方式。」

這種「祖籍」與「堂號」的印記,可以說是華人移民社會的特色。記得以前在上「臺灣文史觀光」的課時,除原住民或日、韓等外籍生之外,我都要修課同學們回家問長輩,調查了解並交給我「自己的祖籍、堂號」這道平時作業,當時就曾有一位華籍僑生面有難色地問我說:「老師,我父親很早過世,我們都是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沒聽過有甚麼祖籍、堂號的。」

我回答並出示了幾張在馬來西亞拍的照片說:「反而華僑社會最重視祖籍、堂號,大家如果細心一點,特別是在檳城、馬六甲及古晉,甚至其他泰國、緬甸、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常會看到華僑的宗祠或祠堂大門上方都有堂號匾額。」有了山的鐵證,僑生們也就都信服了!

馬來西亞檳城及馬六甲僑鄉很多堂號匾額(楊正寬)
馬來西亞檳城及馬六甲僑鄉很多堂號匾額(楊正寬)

終於,這堂「祖籍與堂號」好不容易下課了, 然而解決了兩個小孫兒容易,想要讓普羅大眾全然接受,可就困難,特別不管是否為了要「去中」或者是要「避統」,建議大家還是要念茲在茲,把「祖籍」與「堂號」放在心裡。有道是「樹有根,水有源,吃果子也要記得拜樹頭」啊!更何況這「天經地義」的事,是華人移民社會命定的情感與註記,逃不掉,也躲不了的啊!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