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正寬(中台灣教授協會常務監事兼交通觀光組召集人)】
飛越萬里,好不容易一趟旅行來到開普敦(Cape Town),就不能錯過到典藏豐富的第六區博物館 (District Six Museum)參觀,你可以用補課的心情,買張門票,花一個上午好好在館內仔細印證以前高中歷史老師教過的黑奴滄桑及種族隔離,聽著他們向你低沉呻吟,訴說著滿肚子無奈的悲歌。
第六區博物館位於開普敦市中心邊緣,沿著WALE Sreet走到底就可以看見一棟宏偉黃色英國殖民時代的建築,附近也有不少知名景點值得參訪,如距離開普敦市政廳 (Cape Town City Hall) 、南非國會和好望角城堡 (Castle of Good Hope) 步行都只約10分鐘即可到達。遠遠就看到由屋頂垂掛下來的布條,顯眼的寫著「Slave Lodge/ TO HUMAN RIGHTS」,這就是此行滿足我必修的「好奇」功課。
之所以會稱為第六區博物館 (District Six Museum),是因為博物館就座落在1867 年的開普敦第六市政區,當時的居民大部分為工藝家、移民、重獲自由的奴隸和商人。然而1966年南非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宣布這個社區只限白人居住,因此強制驅離非白人,當然就是指黑人的居民離開,不從者還野蠻的毀壞他們的家園,將他們趕出去。從一些老照片及檔案,你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感受到這些事件和對人「生而平等」的不平等,為何同為人類的社區內居民,會造成這麼悲慘結局,不禁令人不捨而悲從中來。
一個轉身,我看到有一張繪在地上可以讓人踩踏指認的大地圖,在第六區原居民上面標明了昔日自己的房子和其他主要地標跟特色的位置。我也忍不住帶著同情心,站到種族隔離後被驅離黑人住的地方,聊表我也不是白人,是跟他們一樣有色人類,同屬於非白人的陣營。
至於將黑人強迫為奴隸商品買賣的史上「黑奴貿易」問題,比起種族隔離的歷史還更久遠,更令人痛心疾首!這種很不人道的將黑人當奴隸來買賣,從第六區博物館用「時序列(time series)」方式展覽的長廊,鉅細靡遺述說黑奴滄桑始末。可見最早興起從非洲販賣黑奴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據維基百科統計,阿拉伯帝國時期共抓走了1300萬黑人做奴隸(註)。14至15世紀,隨著歐洲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熱衷於探尋新航路以獲得海外財富。終於在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贊助下抵達了中美洲; 1519年葡人麥哲倫也受西班牙王命到達了美洲最南端、菲律賓、好望角,最終回到西班牙完成環球旅行之後,而因此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起,英國、法國、荷蘭等國也幾乎同時起步,興起了殖民主義。
大西洋奴隸貿易,或稱為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是指16世紀至19世紀時期,在環大西洋地區將非洲大陸人民作為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美洲大陸殖民地地區的一種貿易。奴隸的來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歐洲人通過貿易或襲擊、綁架等手段抓獲,從而販賣往美洲大陸。這一貿易活動在近代也被稱為黑奴貿易,其實早在中世紀之前,就有黑奴的貿易活動出現了所以也有人覺得應當加上「跨大西洋」字樣,從事黑人奴隸貿易者包括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美國人。
據說很多貿易者在非洲的海岸都擁有為他們收買黑人奴隸的「前哨(outpost)」,這些前哨都有當地的部落首領為他們提供奴隸來源。在長達約400年漫長期間,帶有強烈殖民主義色彩的黑奴貿易中,目前估計約有1,200萬從非洲運到美洲被販賣的奴隸,尤其如果將從非洲得到的,而在航運途中死亡的1,000萬人在加上去,其實非洲人口損失數據可以達到3,000萬人以上,相當恐怖的不人道惡行!
展覽圖片顯示,1502年,第一位黑奴來到新大陸伊斯帕尼奧拉島(現為海地及多米尼加)。1513年,四個奴隸第一次到達古巴。1518年,4000個奴隸第一次被送到牙買加。1526年,奴隸開始被送到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1526年1月,當西班牙試圖在南卡羅來納開設殖民地時,第一個非洲奴隸上岸了,該地日後成為了美國。到了11月,300名西班牙殖民者只剩下了100名,奴隸人數從100個減到70個]。後來因為奴隸加入了臨近的部落發生暴亂,因此西班牙人乾脆放棄了殖民地。哥倫比亞則在1533年迎來了第一個奴隸。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佛羅里達分別在1541年、1563年和1581年開始了奴隸貿易。
到了17世紀由於船運能力大增,非洲人在1619年來到英國位於維吉尼亞的殖民地詹姆斯鎮。第一個被捕的非洲人被用作契約勞工,在服役七年後獲釋。傳統奴隸制在1656年寫入維吉尼亞法律,殖民地在1662年普遍採取了「奴隸婦女生下的孩子都是奴隸」的政策,父親是誰無關緊要。1651年,愛爾蘭移民將奴隸帶到賽蒙拉特島,1655年帶入貝里斯。從一張統計表顯示,1519至1867年奴隸在各國殖民目的地的分布,若估以約1,000萬人計,則以葡萄牙屬美洲殖民地最多,佔38.5%,依序為不列顛屬美洲殖民地(北美除外)佔18.4%、西班牙帝國佔17.5%、法屬美洲殖民地佔13.6%、不列顛北美殖民地佔6.45%、英格蘭美洲殖民地佔3.25%、荷蘭西印度殖民地佔2.0%及丹麥西印度殖民地0.3%。
看完之後覺得殖民時期這些歐洲人,利慾薰心,真的很過分,竟然將同樣有人權、也有人格的黑人當成商品在販賣,我不是黑人,但我看了真的很不忍心,很不捨,還好這些黑奴後裔在二戰之後,由於西方的覺醒,在講究人權、自由、民主下,紛紛成長茁壯,這次旅行經歷了史瓦帝尼及南非兩個黑人國家,發現黑人其實很偉大,一反我以前的成見,雖然從都市景觀、人民教養、經濟、環境等的表現,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事實上被西方在殖民時期的奴化,空轉了400多年,回頭再來建設家園,已經算是很不簡單,值得肯定了。
在步出博物館前突然瞄到一幅可憐的黑人被歐洲商人,拿著鞭子像牽著牛一般,被頤指氣使的大聲吆喝著,圖的上端有一位署名R.Shell(1994)的一段狠話,重重罵說 「反映出黑人奴隸地位的歐洲人,其實是瘋子」,我覺得這正是最好的Ending。對!不管你對殖民時期有什麼看法或評價,光從把黑人當奴隸來說,這些歐洲人真的是「瘋子」,一點也罵得不過分吧!
註;大西洋奴隸貿易,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