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東京奧運,臺灣拿下2金4銀6銅的奧運史上佳績,8月1日晚上的女子羽球金牌戰,全臺灣更有775萬人守在電視機前面為戴姿穎加油。在舉重女神郭婞淳與男子羽雙麟洋配的金牌頒獎典禮上,隨著代表臺灣的奧會會旗冉冉上升的同時,國人除了喜悅與感動外,也帶著一絲絲的遺憾。
奧運狂熱後中華臺北離人民更遠
根據「台灣制憲基金會」8月份調查顯示,有82.5%的民眾「對於參加奧運的時候,我們不能跟其他205個國家一樣使用自己的國名、升自己的國旗、唱自己的國歌」表示遺憾;也有83.4%的民眾支持未來以臺灣的名義參加國際賽事。而在收看奧運比賽時,有65.1%的民眾會稱我們的代表隊為臺灣隊,25.7%為中華隊,1.9%為中華臺北。關於這三個題項的共同特色是十八至三十九歲民眾表示支持的比例都較四十歲以上的民眾為高,更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未來以臺灣名義參與國際賽事。
十八至三十九歲的這群世代,約在1982至2003年間出生,他們在求學階段經歷過從1994年開始的教育改革,從鬆綁部定版的課本開始認識臺灣,建構了深厚的自我認同感。在這一輩眼中,中國一詞早已代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民國;對他們來說中華隊也未必就能跟中華民國畫上等號,更遑論中華臺北。對民眾來說中華臺北是非常疏遠的概念,只有臺灣,既親切又簡單。隨著新世代的成長與舊世代的凋零,對於以臺灣名義參加國際賽事的呼聲也會越來越高,如果未來沒有幫中華隊這個詞重新注入新的定義,再經幾屆奧運,中華隊一詞也將面臨現在中華臺北一詞的命運。
中國隊的比賽時你幫誰加油
調查顯示,這次奧運比賽,當臺灣跟其他國家比賽的時候,有95.1%的民眾會幫臺灣加油;當臺灣跟中國比賽的時候,有93.8%會幫臺灣加油,這兩者的差距相去不遠,都在抽樣誤差的範圍內。有趣的是當中國跟其他國家比賽的時候,有35.8%的民眾會幫其他國家加油,12.2%幫中國加油,8.9%表示中立,6.9%表示會看選手不看國家,另外有31.7%表示無明確意見。換言之,如果把中國比喻做一項商品,則可以說既有客戶約佔12%,流失客戶佔了約36%,潛在客戶則約佔32%。
由真實的比賽來測量民眾對一個國家的好感,是很有趣的。民眾對於臺灣選手的支持毫無懸念,但對中國的情感則呈現分歧。十八至三十九歲、大學以上學歷民眾會幫其他國家加油的比例皆較其他民眾為高;政黨認同方面,民進黨認同者有55.3%會幫其他國家加油,基進黨更高達65.6,只有39.3%的國民黨的表示會幫中國加油。
觀察臺灣民眾對中國好感度的變化,就不難想見這樣的狀況。根據台灣制憲基金會歷次的調查資料顯示,臺灣民眾對於中國的好感,2019年1月調查是25.1%,2019年3月調查是23.5%,到了本次調查則只剩16.4%。
2019年1月調查的時空背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談話,呼籲以「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解決統一問題。當時的調查顯示對中國有好感的民眾,以設籍在桃竹苗(29.7%)、中彰投(29.0%)、年齡在五十至五十九歲(31.8%)、專科學歷(27.3%)、國民黨認同者的(48.9%)的比例較高。兩年半的時間,經歷了香港反送中、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以及小粉紅四處征戰等事件,中彰投地區民眾的好感度下降到12.2%,六十至六十九歲民眾的好感度下降到20.9%,連國民黨認同者的好感度都降了7.4個百分點到了41.5%。兩次調查數據顯示了中國近年來對臺統戰的失敗,涉臺系統對臺灣民眾情緒的掌握是不足且失靈的。
臺灣人認同的深化影響了臺灣與中國關係的變化
運動比賽是非常好的國族認同情緒催化劑。本次奧運賽後,民眾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也創史無前例的新高,高達89.9%,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則下降到只剩4.6%,也是史無前例的新低。民眾自認是臺灣人的比例比2019年1月時的調查還高了7個百分點。
臺灣人認同的深化也影響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認為臺灣與中國未來要走向各自獨立的比例由2019年1月的31.0%上漲到本月的38.9%;認為臺灣與中國未來要走向統一的比例,則由11.4%下降到4.7%;認為兩邊要維持現狀的比例,亦由53.7%下降到50.1%。
臺灣與中國分屬不同體制已久,臺灣社會在各方面都越來越開放,而中國則恰恰相反。或許某一天當《騰訊》視頻在轉播國際賽事時,不會再因臺灣而斷訊時,就會是兩岸再重新接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