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槍術還有用嗎?

文:吳崑玉|圖:編輯部

軍司令徐衍璞上任後下令推廣刺槍術,而且是以往在體幹班才學得到的全套刺槍術,包括基本刺、應用刺、標靶訓練、對刺訓練等,引發基層抱怨和外界質疑。國防部長邱國正卻仍大力支持,認為刺槍術可以「練心練技」。好吧!那我們就來聊聊,刺槍術是怎麼來的?

據《火藥時代》一書考據,管形火器(槍與砲)大約在宋朝便已出現,時間應不會晚於十一世紀。管形火器傳到歐洲,應該也不晚於1320年代。但當時多半只是個別零星使用。到1410年,明成祖成立「神機營」,採取三人一組的三段擊發戰術,提高前膛槍射速,代表已有了現代意義的火槍戰術。

在歐洲,火槍這種成熟的管形火器,大約在1520年代成為戰陣上的標準配備。但由於射速與裝填緩慢,準確度也低,須以多列士兵列隊輪流發射才能產生效用。而這些火槍兵沒有自衛能力,只能以長矛兵保護。當時西班牙部隊是以三分之一的火槍兵,搭配三分之二的長矛兵組成戰陣,望風披靡到十七世紀。

1610到1640年之間,法國人發明了刺刀。據說最初是叛亂農民將木頭削細,於射完一輪火槍後插在槍口,當作長矛使用,是一種結合冷兵器與熱兵器的過渡辦法。到了1640年,法國人已發明了斜插式刺刀,用套筒將刺刀套在槍口旁邊。大約在1687年,法軍已廣泛配備了刺刀,長矛兵正式退場。大家在電影上看到的那種三排一塊的火槍方陣,排成一列前進的線性戰術也至此成形,從此橫行天下到1870年代。

1866年,法國已發明了後膛槍,但1871年毛瑟步槍的落地,才正式開啟了後膛栓式步槍的時代,我們所熟知的刺槍術也於此時蓬勃發展。這是由於栓式步槍拉一打一,彈倉五發,於快速前進或與敵軍短兵相接時根本來不及瞄準發射,只能用刺刀肉搏。

1884年馬克沁機槍出現,使傳統線性戰術與馬隊衝鋒變得落伍而且愚蠢。線性列隊由伏進的散兵線取代,而戰壕、鐵絲網、加上機槍,又使得防禦方取得絕對優勢,攻擊方得要結合步槍的遠距射擊,衝鋒槍與手槍的近戰連發速射,加上手榴彈消滅死角敵軍,才得以攻占戰壕。

即使戰車出現,也並沒有對此類步兵戰術產生太大改變。一直到1944年底突出部之役,德軍大量配發可連發的突擊步槍StG44,步兵戰鬥的形式才露出改變曙光。但戰術的改變向來是技術先於觀念,老將軍的觀念總是停留在上一次戰爭,後來跟隨StG44發明的蘇聯AK-47與美軍M-14與M-16,仍然保留了刺刀與刺槍術將近五十年。

直到1990年代波灣戰爭後,各國才認清了刺槍術在現代戰場上已無價值,瞄具與精準射擊才是王道。於是逐漸在槍枝設計上排除了刺刀,僅將刺刀列為自衛配備,甚至被士兵稱為「全身上下最無用的裝備」。連最重視拼刺刀的中共解放軍,在95式步槍設計上也大量使用高強度塑料和犢牛式設計,皆不利於傳統刺槍術的施展,講白點,就是根本沒給刺刀留下容身之地。

我國國軍的刺槍術來自日本,而日本又是在明治維新後引入法軍教練,結合傳統日本分利流槍術,創出獨樹一格的「銃劍術」(刺槍術)。日軍是很迷信刺刀衝鋒的心理震撼價值的,日俄戰爭時還與同樣迷信刺刀價值的俄軍發生過大規模白刃戰。二戰時,日軍的刺刀特別長,三八大蓋加上刺刀約達166公分,比日軍平均身高158還高一截,在中國與東南亞戰場上幾乎無往不利,一個打三個不是問題。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常在最後階段實施「萬歲衝鋒」,想用人肉與刺刀震撼美軍,而美軍的回應是機槍、衝鋒槍、45手槍,製造大量傷亡,誰要跟你拼刺刀比勇武啊?!

1990年代到現在,各地戰爭紀錄中出現的刺刀衝鋒,大概扳手指都數得出來。在伊拉克,曾有支英軍被包圍,彈盡後全隊上刺刀突圍,美軍則從沒聽過類似案例。英軍是將刺槍術列為基本戰技,直接訓練士兵刺人形稻草靶,沒那麼多什麼防左刺、防右刺的花招技法。全世界軍隊,現在大概僅有國軍保留著十九世紀的刺槍術,教具、護具仍然沿用日軍劍道的傳統樣式,還要推廣到全軍教習,保存文化遺產的心意,令人感動到很想掉淚。

問題是,現在那裡還有木柄槍托?那些塑料後托,受得了衝擊力道嗎?看到敵軍逼近,加快換彈夾速度,加強射擊精度,不是比較符合現實嗎?連對岸解放軍都不流行拼刺刀了,咱們這是要叫部隊用刺刀去頂槍彈嗎?而且當年士兵多來自農村,殺雞宰羊習以為常,現代城市小孩,拼刺刀讓血噴在臉上有幾個不會噁心腿軟?不信的話,軍方可以先把25米或10米人像上貼個小七蕃茄醬包,或拿寶特瓶裝紅色水綁人形樁練習突刺,讓士兵體驗一下爆漿畫面,看看有什麼反應?這可不是天馬行空,以色列狙擊學校就是這麼幹的,目的是讓狙擊手適應在狙擊鏡中看見爆頭爆漿畫面,不適者便予淘汰。

所以,拜託這些深受白團教育影響的陸軍老將們,多去國外跟友軍交流一下,多看看現在國際軍事戰術的趨勢與現實,不要老是死抱著傳統不放,用心雖然良苦,但腦袋不該如此頑固。我們需要的是一支能戰的現代部隊,而不是一隊足以報列世界文化遺產的軍事活化石。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