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王宏男博士提供
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自2007年起第一屆金門馬拉松,迄今(2022)已辦理十二屆(2019),2020與2021遇到疫情停辦,今年則宣布延期。只要人在金門我就會報名去跑,跑步帶給我的啟示?跑步是一種習慣,且肌肉會產生記憶效果,時間到了沒跑,身體會感到不舒服,就像飲水機裡裝的水沒了,會自然的提壺去裝水加進飲水機,更像鯨魚一段時間,要浮出水面呼吸,否則會活活憋死一樣。當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時,除了身心靈都會照顧得到外,飽滿精神與年輕容貌將形成一種表徵。換句話說,跑步讓我工作有活力、身體變年輕,更重要的是增強免疫系統後身體更健康,最長曾經五年沒感冒。
除此之外,自從踏入社會後,每週至少跑二天,每天至少二小時;若遇到賽事則二天跑一次,每次二至三小時,有時候工作忙或偷懶的話則「以賽代訓」。截自目前為止雖然全馬還未達百場有待努力,但半馬已超過百場,回到金門後參賽機會就像溜滑梯式速減,但學生時全台大小賽事都未缺席。雖然僅是半馬且志在參加不在得獎,但是那種揮汗如雨,腳踏實地的踏出每一步,卻已不在乎有沒上凸台(即獎台),有時候志在參加沒有壓力,跑出來的成績,不斷的進步,成就感反而比獲獎更開心,心態就變的格外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17年3月發表在《大腦可塑性雜誌》(Brain Plasticity)的研究報告指出,跑步運動可以改善心情、降低壓力,甚至可以改善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好處歸功於大腦增加了多巴胺和血清素的產量。強烈懷疑當初埋頭苦幹、挑燈夜戰苦惱資格考、博士論文與英文檢定,千噸重壓力壓著喘不過氣,是不是與按時跑步有關?讓我在水深火熱下舒壓熬過來。但可以確定的是,每次跑步急促呼吸中,聽到心臟跳動,跳動聲音跟平時練習有關,只要練習到位,呼吸跟著練習時節奏走,跑起來就會很輕盈、舒服。換句話說,跑步除了像飲水機裡的水,時間到了自然而然會想辦法去裝、去跑,帶來愉悅的心情與健康外。就在想,有沒有人在從事金門馬拉松的研究?可以獲得一些對地方有益政策數據,將蒐集來的資料分享給需要的人。縣立文化局北棟圖書館與金門大學圖書館蘊藏豐富資料就像座知識庫,讓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經濟效益與回報率以2008年第二屆金門馬拉松,放在縣立文化局北棟圖書館成果報告相較其他年份最為詳細清楚。指出實際總投入費用約5,140萬,其中包含政府的740萬以及金酒支出的1,640萬、廈門媒體投入宣傳費3,500萬、企業贊助物資900萬等。實質效益總計約7億38,166.8萬,比原本預估的4,6789.2萬,多了6億91,377,600萬。投入總回報率為15.2倍(7,8166.8萬除5,140萬=9倍),比原本預估的9倍增加6.2倍;政府支出回報率是47.7倍(原預估4,6789.2萬除1,340萬=35倍),比原本的35倍增加了12.7倍。可見,舉辦馬拉松是地方政府推廣行銷金門觀光重大政策,可以用最少投入,獲得最大產出或效益,後來連續幾屆也都延續辦理。
金門大學近年來碩士論文研究產出頗豐,特別是自2012年在金門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舉辦首屆金門馬拉松學術研討會後,受到各界矚目,已成為體育界每年盛事。據金門日報(2021)指出,去年為期三天的「2021國際馬拉松賽會經營與創新教育學術研討會」雖受疫情影響,採現場與線上發表,亦有87篇論文,其中27篇口頭發表,與會包括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體育大學等多位運動與休閒領域的學者,其中3分之2是從台灣專程到金門發表。以下就舉幾篇較具代表性論文與之分享,礙於篇幅有限,僅列舉重要內容。
白承皓(2019)碩士經營管理在職專班以《金門馬拉松路跑參與者與動機與滿意之相關研究》為題,以2019年也就是疫情前最後一次比賽為例並採量化研究,對象在測試參賽者包括5公里、11.2公里、21.0975公里與42.195公里等四項參與並完成賽之選手。結果顯示,首先,在參賽者特性,參與者以男性跑者居多比例約3:2、年齡以21至30歲者居多、學歷以大學(專)程度者為最、職業以學生居多、婚姻以未婚居多、每月收入在3萬至4萬左右、居住地以金門居多、賽事時間以1至3年居多、參加次數以3次居多;次則,參賽者在性別、年齡、職業……等。
林立偉(2019)碩士經營管理在職專班以《服務品質滿意度及再參與意願之研究-以金門馬拉松為例》為題,藉由量化(使用T檢定)研究指出,首先,參賽者目的以運動健身居多、觀光居次;相較於金門,台灣跑者以北部居多;對金門整體印象以良好居多;停留三天二夜者居多;以友人推薦為最,官網活動居次;可順道觀光多於完賽禮。其次,在服務品質分析中,以「我認為金門地區歷史和文化是相當獨特的」為最,「我認為金門地區居民待人親切有禮、熱情大方」居次。對於是否願意再來?……等。
以上二篇文章是近期對地區重要賽事的研究,具有指標性。值得商榷的是在參賽者的特性方面,顯然二者研究結果具明顯差異,年齡段白承皓(2019)前者認為21至30歲居多,後者林立偉(2019)則認為31至40歲居多(41至50居次);且月收入也明顯不同,後者四萬至五萬之間;參與者以臺灣北度居多(前者是以金門居多),次數以第一次參賽者居多(前者是以3次居多),雖二者差異頗大,但不影響研究貢獻。
個人覺得白承皓(2019)動機與滿意度研究,較有參考價值的是,賽前參與動機與賽後滿意度對於是否會影響再參與動機的部分,以個人經驗認為是有影響的,換句話說,不滿意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動線不明,完賽後都已經累個半死,領完完賽禮後,若距離會場或停車場遙遠,可能會引起眾怒,當然還有賽事進行時路線標示也很重要,完賽獎牌精美度……等,太多因素都會決定與影響賽後滿意度;相較賽前動機反而變化不大,比如地緣關係,就住在金門,只要金門辦的賽事距離近都會報名,更多的是對於地方的認同,「我是島上一份子,我不跑,誰來跑?」台灣一年舉辦400多場馬拉松賽事,每跑完一場都會有相關的問卷填寫,類似的研究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至於林立偉(2019)服務品質滿意度及再參與意願的研究,較有參考價值的是,運動健身多於觀光,且若來觀光者以三天二夜為眾。政府端觀光處應該可以在舉辦馬拉松期間,多舉辦些在地性具特色活動,比如芋頭節之類的,讓遠道而來的觀光客有物超所值、滿載而歸感受;更重要的是居住環境與品質,對於跑者而言,若住不好將影響睡眠品質,就不會再有好心情旅遊,住宿業者應該要在顧客滿意度上多加把勁。其次,就是在地特色,「金門地區歷史和文化是相當獨特的」,這點與我在台灣參加過賽事,與選手言談過程最為一致,換句話說,可以帶來健康的身體,又可發揮綜效,品嚐戰地美食與耳濡目染閩南文化,其加乘效果帶給心裡的感受與滿足感勝過於費用。至於,參加過最難忘的賽事,莫過於在學校的教學,當時還曾被學生投訴。
除了自己跑,還教學生跑。2018年在東海大學曾開過一門《運動風險與危機處理》,上過二年,除教授理論更重要的是實務,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專業,希望修課學生可以設定達成一次「人生初半馬」,若還是無法達成,則降低標準10公里,目的還是希望學生有個健康的身體,將課堂理論與實務結合。總還是會有學生認為,老師的興趣不應該強迫學生。事實上,設計課程撰寫大綱時,就考慮到一些不合適跑步同學,能配套以撰寫報告方式核算成績,所以應不影響最終成績。百密一疏,還是引起學生不滿。但過程中,看著多數學生從抗拒不會跑,直到終點完賽,擔心有狀況,全程都帶著學生跑,那種成就感與滿足感無價,總覺老師不僅是授課,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做人,直到現在離開東海後仍會想起。
更驚奇的是睽違二年停辦的金門馬拉松,於2022年4月24日在疫情升溫與籠罩下清晨6時登場。值得說明的是,今年受疫情影響規模縮小,人數僅往年一半不到,且取消開幕與閉幕儀式,唯一不變的是選手熱情不減。只要是金門辦的活動,特別又是自己最愛的馬拉松,肯定排除萬難,用行動支持。此次最意外的是見到20年未見在金西旅服役退伍的學長,特別從臺北飛金門為大會選手賽前熱身操,留下珍貴的合照。
綜上,肺炎疫情只是短暫的、防疫優先,縱使取消二次(2020年與2021年)我認為政府政策處理得當,人民健康為重,但總會有雨過天晴、撥雲見日的一天,如同2022年4月,居住台灣引領期盼的跑者不在少數,藉由二篇碩士論文,希縣府應該相較其他縣市,疫情結束後可以更重視馬拉松賽事並考慮擴大辦理,推廣地區馬拉松運動,提高冷見度讓世界各地都能看見金門,並活絡地方經濟。
相較於政府,跑步對我而言如同前述是一種習慣,用最少的成本換來最大的健康,只要持之以恆,很容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於,參加馬拉松賽事,則可以帶來成就感,讓我知道自己還年輕,體能不輸20幾歲小伙子,跑起來流汗的感覺真好。如同麥可・克羅利(Michael Crawley)(2021)著《跑出巔峰》所言,「跑步就是人生!跑步,也能改變人生!」亦同恩師金城國中體育老師楊媽輝說的,「從跑步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