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明代古塔

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王宏男博士提供

門設立古塔的濫觴,據相關文獻指出應有三座,分別是茅山塔、倒影塔與文台寶塔,分別位在水頭、太武山上與舊金城。其設立時間?清・林焜熿表示,「茅山由城西出水頭村,別名金龜山。南有茅山塔,明德興建造。……隔海與浯嶼相望,乃後浦屏障,亦備海要地。」卓克華、黃振良、陳炳容、陳榮文亦有類似說法,「塔頂刻有『文峰聳秀』四字,據鄉老傳說,該塔與上述二塔為同時代之型制,聳立太武山巔之上,為三塔之最奇偉。」字裡行間透露古塔為明代江夏侯周德興興建,無論清代或近代考證均指出三座古塔建於明代。

至於塔的功能?近代說法與清代明顯不同,約略整理出三種說法,即燈塔、風水以及與燈塔無關。前者燈塔說法,卓克華、黃振良、陳炳容、陳榮文、《金門縣志》皆有類似說法,即以海防守禦功能而設,不約而同指出,「明初海防建設之目的在防禦倭寇,而其策略亦針對防倭而設計,倭寇係自海上來,故水軍之巡防扮演著重要角色,各衛所、水寨與遊兵皆要巡遊海上,並與鄰區水軍會哨,彼此相互支援,構成一防禦打擊網,故在重要海道線上建石塔,作為航海標誌。明初金門三塔─倒影塔、茅山塔、文台寶塔之創建,可說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周德興在福建從事的海防建設當中之一環。 」

卓克華亦指出,「明初金門築城置所,及巡檢司,復建水寨,與衛所,守以軍餘,督以弁職,傳報警息,凡所以明斥堠、嚴會哨,聲勢應援以扼海門之險,作到了保駕護航作用,構成了嚴密防禦體系。這都是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上,妥善佈置的貢獻。」

次則風水的說法,坊間亦不少相似的說法,分別是卓克華、漢寅德、李增德、許維民等。陳鴻文在《金門日報》的〈茅山塔的傳說〉清楚表示,「至於明初建塔的原因,眾說紛紜,金門民間,本來就篤信風水之說……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相信風水之說,在推翻元朝異族統治後,為了鞏固江山,採取種種防備措施,其中一項,就是派地理師四處勘察,看看哪裡有出帝王的風水穴,趕緊加以破壞,以除禍根。而依照堪輿學來論斷,認為金門這個地方可能會出二位帝王。明太祖得知後,寢食難安,為保他的江山,於是派江夏侯周德興到金門查看,順便將之剷除,以免危及他的皇位。周德興來到金門後,發現帝王穴就在金門城,是一個『五馬拖車穴』,其運勢就如同五匹馬拖曳一輛馬車般,奔馳如電,氣勢如虹,頗有蓄勢待發之氣概,顯露出逐鹿氣象。周德興再三思索,終於想出建石塔拴住飛馬的計策,這就是所謂的『壓龍』,因此在南磐山麓興建『文台寶塔』,再於水頭建『茅山塔』,欲以此二塔拴住馬車,更在東門外開挖水潭(即鬼仔潭)讓五馬墮落水潭,無法再奔馳前進,並在西門城牆上加放五塊『絆馬石』,以使五馬不堪重拖。」

最後一種即否認第一種說法,即清・林焜熿的《金門志》表示,「人每於此登高焉。」關於此點,楊仁江則表示,「如為航海,嘯臥亭前,視野遼闊,建塔合宜,何必隱於石後?可見航海標誌之說有待商榷。」漢寅德在《文台寶塔之調查研究》較支持第二種說法指出,「文台寶塔之興建與風水有關應是不假,我們從塔上所刻『奎星聳照』與圖飾即可以為證。」

明代古塔 古蹟類型 位置 修建(或重建) 塔高 山名
茅山塔 未核定 水頭村茅山的南方 重建(2004) 11.52公尺 茅山
倒影塔 未核定 太武山海印巖對面 重建(1936、2004) 5.76公尺 太武山
文台寶塔 國定二級(1985) 舊金城南磐山南端 修建(1967、2000) 7.6公尺 南磐山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至此,查閱三座古塔市面上販售書籍,發現甚少提及,且僅是以觀光導覽為旨個別說明與片段,因而種下本文系統說明的種子;與此同時,過去年久文獻有必要重新整理,並適時巡訪古塔、寓教於樂。

一、茅山塔

茅山又稱作「矛山」,山的姿態像後浦的矛頭,因而稱為「矛山」,又有「金龜山」、「塔仔山」、「兜鍪山」的別稱。塔為六角型,樓高七層共三丈六尺(約11.52公尺),塔之基座直徑丈二(約3.84公尺),與文台寶塔較為相似;據李增德得知,「惜民國四十七年(1958)『八二三』砲戰發生後,危恐中共砲兵利用該塔作為砲轟我方之方位修正標桿,乃於翌年拆之。傳說當年拆至塔座底部時,有一枕香木盒,內裝黃布聖旨一面,玉尺一枝,惟今不知下落了。」卓克華認為,若李增德傳說可靠,將可印證周德興奉旨經略福建,建立海防背景。

說明:位於水頭聚落的茅山塔,王宏男2022年1月25日攝

 然而黃振良、陳炳容、陳榮文與李增德說法不同指出,「傳說茅山塔被拆時,在塔座底部,有一枕香木盒,盒內裝有黃布聖旨一道,玉尺一支,有的說還有碗、盤或劍一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畢竟村民們無親眼目睹者。 」本文僅作文獻整理,不做是否有無推論,但仍是燈塔或風水說法,並未有違其旨。

至於塔之廢祀?黃振良三人同時在〈茅山塔建毀始末〉的田野調查有很詳細說明,「民國五十年二月印製的『金門縣地圖』仍在南磐山與茅山各標示有一塔,而且就訪問前水頭耆老黃啟政先生,得知茅山塔係毀於民國五十年,當年也同時要炸毀文台寶塔未果。據金城國中黃靜柯老師告知,拆毀茅山塔之時,正逢他父喪未殯之時,故印象深刻,時間是民國五十年農曆六月初二(國曆七月十四日)後那幾天。由於茅山塔一帶,當年是軍事管制區,居民並未親眼目睹拆塔的詳情,但在該塔被拆之前,曾聞有兩次巨響,可能是原本欲以炸藥炸塔的爆炸聲,但塔仍然屹立不搖,後來才先將塔頂的葫蘆塔剎拆除後,再用長鐵棍由塔上插入塔內,由眾多士兵用繩索,兩邊分開拉,轟然一聲,塵土飛揚,茅山塔倒了。此塔因軍事需要而建,也因軍事因素而拆,共矗立在矛山頂上達五百七十三年的歲月。」

2004年2月27日金門縣府重修茅山塔與倒影塔,並在翌年八月完工,據說在地宮中存放金酒與地方文獻。陳鴻文亦有類似說法,「縣政府動用新臺幣近三千萬元,從事金門水頭茅山塔、倒影塔復建工程,為的是此兩座塔復建完工後,能與現存的文台寶塔,恢復明初三塔舊觀。  」金門縣府文化局亦有類似說法,「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抵禦倭寇屯戍浯洲(今金門)時,建造了三座寶塔,文台寶塔便是三塔中碩果僅存的一座。」換句話說,「茅山塔」與「倒影塔」都曾遭破壞,而舊地復建。

二、倒影塔

說明:位於太武山上倒影塔,王宏男2022年1月25日攝

為太武山十二景之一,塔凡七層,高5.76公尺,塔頂刻有『文峰聳秀』四字。據卓克華表示,「民國七年(1917)受大風而損,民國七年農曆正月初三之大地震,更嚴重傾倒。而地理師張國寶(長泰人,前清福建省諮議局議員),精於堪輿,謂此塔關係金門文氣甚鉅,鄉人久思興復,直到民國二十五年,在熱心鄉人林乃彬、張雲樓等人士,倡募捐資重建,翌年夏月完成,林乃彬乃撰『重建倒影塔記』立碑以資紀念。」

又據金門縣觀光處表示,「民國七年地震,塔傾倒,民國26年日本佔據金門前才剛完工的倒影塔,馬上因軍事關係被拆除,民國93年再度重建完成……。」綜合前述,先後毀倒二次,分別是1918年地震與1937年遭日軍拆除,並重建二次於1936年與2004年。

最近一次2004時任縣長李炷烽提碑指出,「夫太武山雄偉壯厚,崚嶒皆石山顛,倒影塔者係七層實心,形制高五點七六公尺,狀呈八角形,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一三八八年,江夏侯周德興始建。有明一代海權思想沛然昌盛,是非機械時代之海上航道,須沿循島嶼外緣,傳船工賴此並傳習前人所示航道,參據簡略輿圖經商,威武海上稱便。蘶立峰頂陵線之倒影塔更是俯瞰金門海域,供南北舟楫航行之指標。……」由此得知,碑文較支持燈塔的說法。

三、文台寶塔

據建築師漢寅德指出,「樓高7.6公尺,呈瘦長形狀,基座以上共分五層,層與層之間以象徵屋檐形式之條狀花崗岩作為塔檐;塔身則以花崗岩石條一丁一順的方式砌築而成,逐漸縮小,頂檐再壓以葫蘆寶頂作為收頭。在朝東南向第三層之塔檐下,以一塊長條石板,有『魁星聳照』四字,長條石下嵌有一方石版,浮刻『魁星踢斗』圖像。」換言之,較支持風水說。

說明:位於舊金城聚落的文台寶塔,王宏男2022年1月25日攝

興建時間?縣府觀光處表示,「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是一座花崗石砌成的五層六角型實心塔。」但也有另一種說法,金門縣府2000年委託漢寅德建築師修護寶塔時表示,「塔之建築者,坊間書籍與金門人士均謂是精於地理風水的周德興,於明洪武二十一年築金門城所建,此說大體不差。」

相似說法還有黃振良「總之,明初金門三塔:倒影塔、茅山塔、文台寶塔皆完工於明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88年)七月之前,與金門千戶所城(金門城和五處巡檢司城),皆為明江夏侯周德興所建。 」雖僅隔一年,但皆為明初年周德興興建無誤。

除2000年整修,民國五十六年(1967)也曾整修。據漢寅德表示,「民國五十五年先總統蔣公指示寶塔予以重修,民國五十六年夏,金門縣政府洽兵工重修,金門縣長屠森冠撰『重修文台古塔記』。經過整修過的文台古塔,大為改觀,並新建一亭,亭名『砥柱』,為當年國防部長經國先生所題。」換言之,文台寶塔與上述二座古塔最大不同,字裡行間得知應是「重修」而非「重建」,重修只是局部,重建工程應較為浩大、影響深遠,因此而獲國定古蹟之名。

綜上,對於塔的功能?眾說紛紜,個人傾向第四種說法即是燈塔也是風水。燈塔與風水在石碑上已有清楚載明其歷史背景,有風水、亦有燈塔如倒影塔、文台寶塔,只是後人在解釋上心理強度不同,有些人觀察可能對風水認同較強,另則對燈塔海防軍事要塞認同較強,跟每個人所學專業與思考角度有關,但無論哪一種心理程度較強,並不影響最初建造。

難能可貴的是金門縣府願負起古蹟修繕及維護之責,特別是茅山塔與倒影塔在2004年復建,讓更多人得以一窺明末當時古塔雄景,對於古蹟的保存與往後地方發展觀光注入一股活水,多了一景點參訪,以生「文化金門」之效,值得後世肯定與珍惜。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