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理由:中共不會攻打金門

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王宏男博士提供

力犯臺一直是1949年國民黨撤臺後即不絕於耳威嚇性口號或宣示,然而距離廈門僅1.8公里的金門呢?武力犯金?這個疑問隨著2020年中美對峙,拉高兩大強國間緊張局勢,加上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未減,以及美國自阿富汗撤軍後重返亞洲,第七艦隊重新部署與強化印太司令部,兩岸情勢兵凶戰危,與此同時在國內外媒體推波助瀾下,臺海持續升溫,瞬間成了巴爾幹半島位在地球另一邊火藥庫,隨時都可能因政治及軍事情勢誤判與共機繞臺擦槍走火,形成後續難以收拾局面。(圖1)

金門最高點253公尺太武山三角點,2021年12月王宏男攝。

本文將據個人遊走兩岸觀察與研究,並透過過去參加兩岸學術演討會與經貿活動的經驗,指出金廈海域不會因國際詭譎多變情勢,中美貿易戰關係惡化與民進黨逢美反中,而身陷古寧頭大戰或八二三砲戰窠臼,甚至是掉進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化薰陶下,國與國連結更加緊密,甚至命運共同體,且核武威懾力更甚於以往,國與國之間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於此,有必要綜覽過去去蕪存菁後整理如下,並逐一說明。

一、戰略價值

創造地緣政治學一詞的瑞典人魯道夫·契倫(Johan Rudolf Kjellen)將空間(espace)、區域(domaine)、位置(position)加以區分:「強盛的國家在有限的空間裡,在定言令式的情況下,透過殖民、融合或不同方式的征服來擴張它們的空間。」若從地緣政治角度,澎湖東面距臺灣僅50公里,西面離中國大陸約140公里、距金門也大約140公里左右;反而是金門距離臺灣210公里,離廈門僅1.8公里「近陸遠臺」空間、區域與位置關係,早已沒有任何戰略作用。

相似的說法,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在一場「中共對臺灣之軍事威脅」會議上即警告:若中國有意侵臺,澎湖是可能被攻擊的目標。並在座談會上表示,中共可能會先攻擊東沙,若臺灣仍不就範,澎湖可能會成為被中共攻擊的目標。他指出,中共攻擊澎湖有兩大意義,就歷史意義而言,當初鄭成功攻打臺灣也是先從澎湖來,就實質意義而言,澎湖數十萬人口,也具有「人質的效益」。

換句話說,金門人口數,常住人口不超過六萬,低於澎湖數十萬,相較澎湖人質效益低。對於同是金門離島的澎湖,即澎湖相較於金門對中共更具戰略價值。因此針對金門不是不打,而是沒必要打。

二、在金有2,482名陸配:打的是金門人還是陸配?

據楊至誠(2016)〈跨海聯姻:探究離島金門縣新住民的生活適應與關懷需求〉指出,以2015全年的資料為例,金門縣中外聯姻占全縣結婚對數的20.7%,高居全臺縣市第二,僅次於連江縣的27.4%。也就是金門每五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是中外聯姻,遠高於全國平均13%。而據移民署與內政部的統計,金門的新住民中陸配占了其中的86%,僅次於連江縣的90%,遠高於全臺灣的平均陸配比例64%。這些數據顯示金門的外籍婚姻比例遠高於臺灣,而且幾乎都是大陸籍配偶,迥異於臺灣各縣市的狀況,也與澎湖不同。

2018年陸配成長多大?2018年11月金門縣政府社會處統計資料,金門縣新住民人口有2,685人,其中大陸籍(含港澳)有2,355人(男:93、女:2,262;占87.71%),外籍配偶330人(男:11、女:319;占12.29%),以全縣設籍人口13萬8,963人、戶數4萬0,523戶計算,平均每15.09戶家庭即有一戶是由新住民組成,與此同時新住民人口以大陸配偶最多占87.71%,相較於2016年增加1.71%。

2021年成長多大?2021年11月據移民署統計資料顯示,新住民人口有2,685人,其中大陸籍(含港澳)有2,482人,(男:116、女:2,366;占92.43%),外籍配偶352人(男:17、女:335;占7.56%),相較於2018年87.71%,2021年配偶則增加了4.72%。從2016到2020四年的時間,陸配成長幅度從86%到87.71%,再增至92.43%。若以中共統戰角度,金門早被陸配攻陷,根本不需動一兵一卒多此一舉、入室操戈,易言之,陸配壓根子不想被打。

三、飛彈不長眼:在廈有兩萬套房

在兩岸小三通航運停駛、斷航滿一週年之際,2021年5月楊鎮浯在媒體報導即指出,金門約14萬人設籍,家庭戶數約四萬多戶,金門人在廈門購置房地產的約有兩萬套,顯示金門和廈門是一個生活圈。若站在金門衡平角度,以駐紮在金門軍隊不到三千人,據知不少人為金門籍,既然早已知是一不可分割生活圈,以現今飛彈技術,打到廈門是勢如破竹,飛彈砲擊不長眼,打到的是敵人房還是自家房,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楚。也就是說,金門籍的根本就不想打。

四、維繫共產黨政權的經濟因素

據外媒及西方政治學者指出,共產黨之所以迄今屹立不搖,其中一大因素即是經濟持穩,部分人先富起來,採母雞帶小雞策略,保證脫貧。據中國官方說法(2021):「現行標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數據上持疑,可能來自東西方貧困標準不一,致看法不同,但並不影響最終結果。

更重要的是,2022年中國政府外匯儲備,已購買2.5兆美元國債,其中以美國國債超過一兆居多,日本與歐洲國家其次;但有超過3.4兆美元的外商投資。也就是說外國在中國境內總投資餘額,已超過中國外匯總儲備數。可以確定的是,鞏固政權方法之一,即是在經濟上取得一定成就。馬克思(Karl Marx)就曾提及,「基礎經濟結構將決定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若引起戰爭而致經濟不穩,則共產黨政權驚愕失色,既得利益者恐危及旦夕。持平而論,若發起戰爭,外商撤資急兌換美元則中國將破產,因此共產黨不是不能打而是為維繫政權而不敢打。

五、福建沿海核電廠將成致命威脅

據「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2021年版」中國大陸目前有51座核電廠營運,又中國大陸官媒(2016)指出,鄰近金門的福建沿海發電廠共有四座,分別位在福清、寧德、齡澳與大亞灣核電廠。舉近一次核電廠爆炸為例,2011年3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據《環境資訊中心》(2019)顯示69人因核災自殺,44人死在逃離路上,專家表示核災是長期災害,其輻射量將造成長期污染與危害身體,增加患癌風險。

又據日本政府復興廳的統計,截至2018年底為止,因震災關聯死亡人數已達3,700人,這是在承平時期之下災難數字。若發生在戰爭下核電廠爆炸,相較福島對人民傷亡將更形嚴重,對於當地核電廠居民而言,不是不敢打,而是在風險係數相對較高之下,經不起打。

六、西方聯軍共同抗中恐生兩次鴉片戰爭

中國大陸在二十一世紀的崛起帶給西方不小壓力,當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期待經濟全球化迫使中國大陸轉型成民主國家願望破滅後,以美國西方為首的民主國家特別是「五眼聯盟」(Five Eyes Alliance,縮寫 FVEY),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不斷透過對話並加強抗中結盟的力道。近來外媒更強調未來可能,納入南韓、日本、印度和德國,成為「九眼」。

不同於鴉片戰爭的是,此次聯盟已擴大參與成員,是一場以西方美國民主國家為首的結盟,還包括鄰近東北亞國家,其規模將更甚於以往。曾有過這樣子的比喻,一位重達150公斤的胖子,敢不敢挑戰九位平均100公斤的胖子?西方勢力步步相逼,不是不敢打,而是少了一份勇氣打。

七、金廈城市發展與都市化程度形成對比

金門有151平方公里,相較於廈門1,701平方公里來得小;且金門常住人口不到六萬,廈門在2020年11月已突破五百萬人口,十年增加了46%。其城市化程度有過之而不及,且其發展相當於今日的臺中市。隔海相望對面的廈門是高樓大廈,金門卻是地狹人稀、土壤貧瘠、雨量不豐、基礎設施不足。若真要打起仗來,以損傷程度,金門現還存留地下坑道與防空洞等避難所,至少砲彈飛來還有地方掩蔽,相較於廈門的地狹人稠又缺少掩蔽物,或許至終金門仍將失守,但其災害相較金門將形嚴重,且戰後的恢復也是一大問題。

好不容易廈門人現在過的比金門還富足,如同朱雲漢(2021)在《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所言,很多在歐洲食物金門買不到,到廈門卻可輕易隨手拾來。若再打回五十年前縮衣節食、戰後重建日子,問誰會願意戰?

八、將掉進美國政治圈套

美國哈彿大學艾莉森(Graham Allison)(2018)寫了《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在過去五百年中發生的16起新強權挑戰舊強權中,僅四起和平收場,卻有12起兵戎相見,兩敗俱傷作結。他提出四種解決方法:美國自我調適、從中國國內撼動共產黨政權、透過談判達成長久和平並且重新定義中美之間的關係。2018年12月訪問臺灣時,對於臺灣該如何避免戰端?僅表示臺灣政府及民眾可以一起思考,如何避免中美間的衝突爆發來,並應以歷史為鑑,透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紛爭回應。

然而在大國戰略中,臺灣只能在兩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除了左右逢源,別無他法。制肘中國大陸崛起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即是在臺海發起戰爭,美國在「一中政策」與「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下軍售臺灣武器,讓中國人在臺灣海峽持槍上戰場廝殺,自己卻在地球另一邊數鈔票、發戰爭財,並以號稱人權至上民主國家之名,來行美國優先、國家利益之實。只要臺海不平靜,美國即有利可圖。因此,只要中國大陸發起臺海戰役,即掉落美國人圈套,金門亦無法置身事外與倖免於難,最好方式即不要打。

九、解放軍實戰經驗不足

中國在二十世紀打過三場仗,第一場是在1950-1953年的韓戰中,曾與美國和聯合國部隊遭遇;第二場發生在1962年,和印度短暫爆發戰爭。最後一場發生在1979年,短期和越南交戰。在前兩場戰爭中,中國都靠大規模步兵戰術,還有眾多經驗豐富的部隊占得優勢。自從三場戰役後,1980年迄今四十餘年,再也沒作戰經驗,美國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簡稱NWC)教授金萊爾(Lyle J. Goldstein)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的分析亦有類似看法。

若拿來與美國相比,據外媒指出美國近百年來打了15次大大小小戰役,二戰之後如,韓戰、越戰與波灣戰役,特別是波灣戰役打得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的敘利亞、阿富汗、索馬利亞、伊斯蘭國、利比亞、科索沃、巴拿馬、波士尼亞、多明尼加、兩伊戰爭、南斯拉夫……等,舉凡世界各國實戰經驗皆無法與之匹敵,更遑論中國大陸。基於實戰經驗不足,又過去古寧頭失敗戰役,更不可能一時興起仗打金門。因此不是不能打,而是沒經驗可打。

十、視金門為自家後院

自從2000年啟動小三通後,金厦經濟與文化交流就再也無間斷,避開兩岸經濟帶來的紅利,如前述兩萬套房地產投資暫且不說,就連疫情兩次中斷小三通,兩岸透過網路的會議與交流也未因此而中斷,特別是雙方在閩南文化交流。在語言、建築、穿著、炊具、廟宇、祠堂、喪葬、戰地與僑鄉……等,皆有其相似與共同特點。

從小三通數據亦可找出兩岸交流與融合軌跡。據移民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9月份小三通入出境計143,977人次,較去年同期114,020人次,增加29,957人次,成長26.27%,而陸客入境計29,830人次,較去年同期22,599人次,增加7,231人次,成長32.00%,其中落地簽計4,180人次,較去年同期2,923人次,增加1,257人次,成長43.00%。

而107年1至9月小三通入出境累計達1,385,617人次,較去年同期1,249,764人次,增加135,853人次,成長10.87%,其中陸客入境計280,898人次,較去年同期238,737人次,增加42,161人次,成長17.66%,其中以落地簽入境計41,533人次,較去年同期28,822人次,增加12,711人次,成長44.10%,顯見以落地簽往返金門比率大幅成長。藉由觀光與文化交流進而融合為一體,金廈二座門,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繫彼此、休戚與共,更重要的是早已被視為自家後院,總不能在自家後院放火?因此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會打。

綜上得知金門不會被攻打即十大不打理由分別是,不想打、不敢打、不要打、沒必要打、不想被打、沒勇氣打、經不起打、不願意打、沒經驗打;有些是與臺灣本島命運相繫的,像是解放軍實戰經驗不足、將掉進美國政治圈套、西方聯軍共同抗中恐生兩次鴉片戰爭、維繫共產黨政權的經濟因素與戰略價值;亦有些是獨立運行的個體如視金門為自家後院、金廈城市發展與都市化程度形成對比、福建沿海核電廠將成致命威脅、飛彈不長眼:在廈有兩萬套房、在金有2,482名陸配:打的是金門人還是陸配?

揆諸過去歷史教訓得知,和平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期望用最少的代價,不用犧牲寶貴生命來維繫得來不易的和平、化險為夷,用聖誕歌取代砲擊聲,用我們的誠意與努力去化解彼此間衝突與對立,使小老百姓都能在有生之年安享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得民之所欲、皆大歡喜。

 

guest

1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2 years ago

十大理由之外
還有解決台灣問題後
就不存在有金馬問題
因此前者急迫性優於金馬問題的解決
因此中共不認為金馬兩縣存在是個問題
因此可以推論金馬不存在問題
張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