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性主義視角觀察金門階級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文:王宏男 博士(國立金門大學通識與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圖:王宏男博士提供

性主義(Feminism)又稱女權主義,起源於十九世紀法國。其概念之產生肇因於人們感受到男女不平等現象或女性受到壓迫的事實,而企圖透過各種途徑與行動謀求改善。據顧燕翎(1996)指出,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描述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以及以女性觀點解釋其原因,尋求改善之道,進而探討如何根除宰制與附庸的權力關係,建立平等共存的新文化、新社會秩序。所以女性主義理論可以說是解構父權體制、建立新文化的思想工具與行動方案。

在金門受到傳統閩南文化枷鎖或束縛而遺留下來不平等現象,並未隨時間推移而中止,迄今仍可見男性主義(Masculism)的蹤影。這種不平等現象,特別在「宗祠」(ancestral temple)與「教育」(education)影響最為深遠。前者在冬季宗祠舉辦祭祖「吃頭」活動現象最為明顯,後者則是在獲取功名取得博士學位,依循古禮在宗祠奠安祭禮「進匾」儀式看得最為清楚。

2021年10月14日,金門東沙聚落王氏冬季祭祖吃頭。(王宏男提供)

宗祠吃頭

吃頭的由來?據施宏遠(2016)表示,早期農業社會,各家經濟規模不一,祭祖一事必須由各家分擔以示公平,所以各村落宗親就會建立一套輪流祭祖的制度,是年當值的就稱做「頭家」,各村落宗族視「男丁」多寡決定祭祖的桌數再分配給頭家負責籌辦,一般每位頭家會分到一桌或兩桌,簡稱「做頭」。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餐廳林立,所以分配到當值的頭家要做頭,就要去雇請總舖師(閩南語俗稱管饌)到家裡「辦桌」,總舖師會依桌數開菜單,當值頭家再將菜單送去熟悉的雜貨店採買,祭祖前一日還要到市場採買魚肉、菜等食材,前一天晚上總舖師就進駐開始備料,祭祖當日當值頭家將總舖師備好的供品送到宗祠祭祖,祭祖結束再將供品取回,交總舖師辦桌,各家在自家庭院就這樣擺起桌來或搭起帳篷擺桌,村落主事者會依區域就近分配宗親(男丁)至各當值頭家家裡分享宴席,也就是俗稱「吃頭」,實際就是到頭家家裡吃「頭」家祭拜祖先後的宴席。

時至今日,工商社會,一切講求效率及專業,祭祖型態也起了重大的變化,目前各村落都集中在宗祠辦理,依「男丁」數量統一延請餐廳包辦製作,祭祖後便在宗祠內設席分享,祭祖做頭的費用再由各當值頭家分攤,祭祖的心不變,方式卻與時俱進。

據本人(2021)調查研究,截至目前為止,金門長住共36姓、數量高達192座宗祠如表一,且超過九成以上仍以男丁為主,也就是說在閩南文化傳統習俗束縛下女性不能參加吃頭,只有男性才可以。至此,早期在金門傳統農耕社會流傳至今,似乎並沒有因為制度性的變遷或人類知識的富足而有所調整或改變。目前僅知,東沙聚落的吃頭活動已於2019年經宗族會議決議修改章程,賦予女性與男丁同等地位,每人繳一百元費用即可進宗祠吃頭。其他聚落仍遵循古禮,似乎沒有解除女性枷鎖,不平等現象尤其明顯。

表1金門地區宗祠姓氏

宗祠姓氏
有宗祠的姓氏(三十六姓) 沒有宗祠的姓氏(八十四姓)
關姓、羅姓、顏姓、謝姓、薛姓、戴姓、蕭姓、盧姓、鄭姓、蔡姓、歐陽姓、劉姓、董姓、葉姓、楊姓、黃姓、陳姓、郭姓、許姓、莊姓、梁姓、張姓、翁姓、洪姓、邵姓、林姓、周姓、辛姓、卓姓、呂姓、吳姓、方姓、王姓、何姓、李姓、傅姓。 文姓、尹姓、白姓、石姓、史姓、左姓、田姓、江姓、宋姓、成姓、汪姓、阮性、邱姓、侯姓、武姓、俞姓、姚姓、杜姓、沈姓、柯姓、施姓、姜姓、紀姓、胡姓、范姓、倪姓、唐姓、孫姓、徐姓、馬姓、高姓、夏姓、涂姓、袁姓、連姓、崔姓、常姓、陸姓、曾姓、童性、項姓、馮姓、彭姓、湯姓、程姓、溫姓、趙姓、賈姓、廖姓、翟姓、蔣姓、鄧姓、潘姓、錢姓、蘇姓、魏姓、藍姓、鍾姓、駱姓、黎姓、龔姓、顧姓、于姓、毛姓、段姓、康姓、曹姓、符姓、陶姓、竺姓、花姓、殷姓、國姓、豐興、聶姓、簡姓、賴姓、甯姓、華姓、詹姓、鄒姓、樊姓、應姓、謬姓。

資料來源:王宏男整理

博士進匾

循前述,若吃頭活動有九成以上以男丁或男性為主,至少還有將近一成女性可以進宗祠吃頭,能消弭男女間不平等現象;博士進匾則高達100%以男丁為主,也就是說只有男丁才能進宗祠獻匾,惟獨女性不行,此種男性主義或稱父權主義傳統習俗,流傳與沿用至今,從此次撰文發現,似乎未受環境變遷影響而有所調整。

據本人(2021)從民國47年至109年對金門籍博士產出的調查研究,在金門170個聚落產出458位博士僅91位女性博士。在表二,金門博士在各年份性別比例,數據顯示金門博士畢業生之男女性別是8:2比例,且第二級距與第三級距女性博士畢業生百分比最低僅9%與17%,這段時期重男輕女現象最為嚴重,隱藏著男性主義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象。

表 2 金門博士產出之性別在各年份數量

年份 畢業生 年份 畢業生 年份 畢業生 年份 畢業生 年份 畢業生
47 1 66 2(1女) 77 4 88 26(3女) 99 21(2女)
52 1 67 1 78 4 89 13(2女) 100 17(1女)
53 1(女) 68 1 79 10(1女) 90 13 101 15(9女)
56 1 69 2 80 5 91 11(3女) 102 21(3女)
57 1 70 7(1女) 81 16(2女) 92 21(5女) 103 23(10女)
58 1(女) 71 2 82 9(2女) 93 14(3女) 104 17(5女)
59 2 72 3 83 16(2女) 94 9(1女) 105 10(4女)
61 3 73 2 84 9(1女) 95 16(2女) 106 12(2女)
62 3(1女) 74 7 85 15 96 12(3女) 107 6(1女)
63 4(1女) 75 3(1女) 86 19(7女) 97 12(3女) 108 42(15女)
65 1(女) 76 4 87 12(5女) 98 10(1女) 109 32(10女)
第一級距:19位,27%女性(14男、5女) 第二級距:34位,9%女性(31男、3女) 第三級距:119位,17%女性

(99男、20女)

第四級距:144位,19%女性

(118男、26女)

第五級距:216位,29%女性

(154男、62女)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權力不對等現象特別嚴重。上述這兩成、共91位跟男性同樣已取得博士學位之女性,並未與男性有著同等權利可入祠進匾,光宗耀祖、受族人肯定。這種男女差異,以及受到歧視的不平等現象,在聚落宗祠內所訂頒的辦法與章程,都可見到其蹤跡,對於女性在所處聚落及宗族地位非常不利,無助於未來社會發展。

綜上,我國在女性參政上,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立法委員之選舉,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至於吃頭與進匾都是閩南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否該與女性參政一樣與時俱進?或維持傳統?值得有識之士省思。據此,本文僅是一敲門磚,目的在凸顯階級社會下性別不平等現象,至於選擇上,則非本文著墨重點。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