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最早提倡「公民投票」觀念與體制化的是蔡同榮教授,由於他持之以恆的推動,有機會即宣揚,故有人稱其為「蔡公投」。雖然在1990年代,推廣「公投」仍阻礙重重,但由於他及志同道合者的鼓吹,臺灣後來也確實將此順應國際潮流的觀念普及於一般人,也具體地體制化。雖然基於現實種種條件的限制,臺灣的公投法仍有待修訂,但「有聊勝於無」,至少可反應部分民意或社會觀感。
蔡同榮教授出生於日本時代的1935年,於2014年去逝,享年七十九歲。係臺灣嘉義人,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他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念書時,是第一位以無黨籍身分當選臺大學生代聯會主席。賓州大學教授張旭成則是第二位。美國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政治系永久教授。永久教授在美國是一種榮譽,亦即終身教授,即使不發表論文也沒關係。
一般而言,永久教授大多具有美國籍,換言之,蔡教授很可能是華人中唯一或少數未加入美國籍,但仍擔任永久教授的學者。他一直使用中華民國護照,此種精神實在非常難得。蔡博士是國際著名的政治學者,經常在高水準的國際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但他發現花長時間寫那些密密麻麻的許多註解的政治學術論文,是不夠的,故決定投入現實政治。蔡教授擅長「組織學」,而且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提倡臺灣公投的理念
1970年1月,蔡同榮與張燦鍙、羅福全在美國創辦全美台灣獨立聯盟,並擔任首任主席。1982年,蔡與彭明敏、王桂榮、陳唐山等許多友人創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並擔任創會會長。此會主要工作之一是經營臺灣的國際關係,遊説美國國會,影響美國對臺灣與中國的政策,強化臺灣利益、推動臺灣成為正常國家。
例如:參院外交委員會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及爭取臺灣與中國移民美國人數分開計算,亦即維持臺灣兩萬人、中國兩萬人。而不是臺灣併入中國的兩萬人。為此,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也下令身份證只填出生地,此作法是因為在這之前,有些1949年來臺的第二代,由於長輩希望其記得父親的出生地(如湖南),並以此作為此第二代的籍貫,但大部分第二代已是臺灣出生,若要移民美國,你的身份證是寫中國大陸的某某省,則此名額是屬中國的名額,萬一中國申請移民美國的人多,你可能就無法移民美國了。但若改成臺灣的出生地,則受臺灣兩萬名額的保障。當然以當事人出生地及成長的地方為依據,而非父母的出生地,來判斷你是那裡人,是相當合情合理的事。
該會創辦人之一的王桂榮先生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地點天馬茶房,站在香煙攤旁附近的孩童,故親自看到此取締賣洋菸引爆人民傷亡的經過。長大後,在美國經商成功,創設銀行,也創財團法人王桂榮台美文教基金會(簡稱台美基金會,Taiwanese-American Foundation),除從事臺灣與美國的公益事業,也頒發數額較大的奬金給對臺灣有貢獻的人,故被稱爲「臺灣諾貝爾獎」。1988年,獲美國總統雷根頒授「亞太裔十年成就獎」。
簡言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確實人才濟濟,且有相當強度的國際影響力。1990年,蔡同榮教授突破黑名單的限制回臺。同年創設「公民投票促進會」、曾擔任五屆立法委員(包括三屆不分區)。後又創辦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他希望不是財團掌控的電視臺,而是由許多人民小額認股,而形成「全民」都是小股東。
後文旨在描繪1991年9月7日、8日的公投大遊行緣起、經過與精彩晚會。其主要訴求如下:「以愛走出臺灣的前途」、「舉行公民投票,(明確表達臺灣人民希望)進入聯合國(的強烈意願)」(簡稱入聯公投),並指出藝術在羣眾運動中的重要價值。
舊金山合約四十週年
此次入聯公投大遊行與晚會選在1991年9月7日、8日,是因為9月8日正好是舊金山合約簽訂四十週年,此活動由蔡同榮創設的「公民投票促進會」主辦。參加者約兩萬到三萬人。
所謂《舊金山和約》是指1951年由49個國家(包含日本)所簽定的和平條約。在這個條約中,日本正式宣佈放棄對臺灣和澎湖的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但是並沒有明文規定要把臺灣、澎湖的主權轉讓給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中國)。
根據現代國際法的規定:一個地方的主權是屬於認同該地的人民。以臺灣為例,則指臺灣人民(包括不同時代來臺灣的漢族、原住民等任何臺灣的族群)。或許有些讀者會說官方的歷史教科書不是說在開羅會議中,英美中三巨頭宣布將臺灣交給中國嗎?但是讀者要注意:開羅宣言只是政治性的宣示,並不是條約,更不是法律,它缺少法律強制性與必須義務遵循的效果。更何況這只是三個人討論的暫時結論,就連英國國會都沒有批准這項宣言的內容。1955年2月1日,英國邱吉爾在英國下議院表示《開羅宣言》僅是一份「共同目的的聲明」(merely a statement of common purpose)。但是舊金山和約則是由49個國家簽訂條約,它是一種法律,具有法律的強制性與義務性。換言之,只要是簽約國即有義務要遵守,否則會被國際制裁。
聰明的讀者可能立即想到,《雅爾達密約》是否具有法律強制性呢?不錯:它是法律契約,具有強制性與義務遵守的力量;它不是只是政治宣示。至於「反攻大陸」等,也是政治宣示或某階段的政策。
愛與入聯公投大遊行
1991年9月7-8日舉行「愛與入聯公投」大遊行,其主要訴求如下:「以愛走出臺灣的前途」、「舉行公民投票進入聯合國」。誠然,公民投票決定要加入聯合國,並不見得就可立即加入。但是當民主意識普遍在世界各地覺醒時,公民投票的結果有下列數種效果:
(一)反應臺灣已是相當強度的自由民主國家。
(二)藉此向世界宣示,臺灣人民加入聯合國的強烈意願。
(三)類似這種重大議題的公民投票結果,全世界許多媒體都會免費報導。其效果比新聞局在紐約時報花大錢、登廣告大多了。
(四)使用這種徹底民主的方式去宣傳,有於爭取世界各國對投票結果的認同與幫助。總之,公民投票是目前世界潮流的主流。
(五)有更高的機會將臺灣重返國際社會的問題擴大為國際性議題。例如波羅的海三國、蘇聯十多個加盟國與南斯拉夫聯邦的各個加盟國,也都在1991年前後,公民投票決定獨立建國。其中波羅的海三國已正式獨立且獲得國際各國的承認,並在1990年9月18日和其他四個國家正式加入聯合國,使聯合國會員增加至166個。
「以愛走出臺灣的前途」與「返鄉運動被捕者」對此項遊行的其他訴求為:
- 廢除刑法第100條有關內亂罪的不合理規定。
- 無罪釋放黃華、郭倍宏、李應元。其中黃華已坐過二十一年的政治牢。
郭倍宏與李應元……等人,則是海外黑名單偷渡闖關回臺被捕者。郭倍宏臺大土木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土木博士。郭君原是忠貞的國民黨員,且曾任臺大常委、海外黨部的工作人員。後來到美國唸書時,因為被人打小報告,乃和國民黨在海外打官司,隨後被列入不准回國的黑名單,從此走上臺灣獨立的不歸路。郭倍宏曾任華盛頓某工程公司的副總裁,美國有一座他設計的橋樑,即以他的英文名字命名之。1988年辭掉工作,專任臺灣獨立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博士曾於1989年12月,立委與縣長選舉時安全闖關回國,並出現於中和體育場的講臺上,並在數萬民眾掩護下安然離臺。1991年9月回臺,在機場被捕。
李應元博士是著名的公共衛生專家,臺大醫學院畢業,現任美國南達科大學教授。原本臺大已發教授聘書給他及他太太(公費留學、哈佛大學博士);但國民黨政府卻不准他回臺灣。李博士現任世界臺獨聯盟副主席。祕密回臺一年多,但於1991年9月7日,在民生東路與松江路交叉的御書園被捕。被捕後,臺大醫學院許多教授及國際著名藥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鎮源都曾到土城看守所探望。1992年6月,刑法第100條正式修訂,上述三人均重獲自由。
藝術化的公投大遊行與精彩晚會
7日下午4時,遊行隊伍先由士林廢水河道出發,遊行過程除了舞獅、敲鑼打鼓外,並有政治諷刺劇的演出,萬佛會的佛教徒更化妝戴面具,扮演白道人與黑魔鬥法,以象徵邪不勝正。至6時繞到中山足球場(即今之花博公園圓山園區的爭豔館),這是一場熱鬧且具有藝術美感的遊行。
7日晚上,在中山足球場舉辦盛大的政治晚會。一方面透過藝術表演來象徵臺灣文化的民主性及凸顯訴求內容;另一方面則透過政治諷刺劇與演講來直接表達此次遊行的主要訴求。參與民眾約兩萬至三萬人,將足球場中央擠得滿滿的。當然隔日某些媒體只報導為三千人。
該晚會節目非常精彩。例如:「原住民權益促進會」所表演的原住民歌舞、拖拉庫(TORAKU)劇場演出的「大嬸婆嫁女兒」,這位女兒係由「男性」化妝而成,演得維妙維肖。而勞支會台灣新劇社、反判劇場所演的「夜審郝柏村」舞臺劇則譏諷有趣且具有藝術美感。之後則有陳惠文的唸唱、鬧嘴鼓。其後,三十多年前的著名臺語歌手文夏、文香、黃秋田等人唱了「黃昏的故鄉」、「勸世歌」……等十多首臺灣歌謠。文香小姐特別表明非常支持「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行動」。然後由臺南遠道而來的臺灣民俗廟表演團表演臺灣民俗特技,其內容包含了練火功……等。
最後則由基督教長老教會之新生命合唱團以虔敬的心情演唱臺灣民謠與聖樂集,為兩萬多民眾的晚會畫下句點,也達到晚會的高潮。是晚,中南部北上的民眾與部份北部居民即夜宿於球場的看臺、球場中央的草地、及球場外圍的室內走廊,以便養精蓄銳,迎接隔日下午由全國各地趕來參與的更多民眾與更盛大的遊行。
8日早上,陽光普照,天氣相當熱。但由於主辦單位與民眾已在昨天晚上清掃過垃圾,因此整個足球場碧草如茵,與紅色、咖啡色、天藍色的看臺及民眾形形色色的穿著相互輝映,形成美麗的對比。不過御用媒體都說弄得非常骯髒、草地也被破壞掉了。
8日下午2時,遊行隊伍開始集合,沒多久足球場擠滿了兩萬至三萬多的民眾。看臺的旁觀者更不計其數。其中有一個長達五百公尺的三色布條,上面寫著中英文的「舉行公民投票進入聯合國」。再加上全國各地遊行團體花花綠綠的旗幟,使得整個場面非常雄偉壯觀。但由於有許多穿著便服的女性及飄來飄去的旗幟,因此也蘊含了陰柔之美。大家高唱大會主題曲「走!走!走出臺灣的前途」因為遊行隊伍非常長,所以單由操場出發就花了近一小時三十分鐘。在這期間,雖然天上開始下雨了,但是兩萬餘民眾依然精神昂場地高唱本次大會的主題曲「走!走!走出臺灣的前途」。歌詞簡潔響亮,節奏雄壯輕快有力,當民眾唱歌時,更隨著上述節奏,整齊有力地高舉手臂與旗幟,而形成一波波的旗海。這種團結的力量使得整個會場呈現出生命朝氣、前途光明的氣息。這種場地氣氛很容易使有血淚的人感動。有些在足球場旁觀的老人與五十到六十歲的民眾感動得流下淚水,並不斷地用手擦拭濕潤的眼角。
雖然雨愈下愈大,但是為了臺灣的前途,兩萬多民眾依然充滿希望與鬥志地勇往邁進。沿途,有些駐足旁觀的民眾還會與遊行隊伍相互應喝,更形成了蓬勃生命力之整體美。
由於鎮暴部隊與封鎖範圍遠超出歷來鎮壓街頭運動的人數與區域,所以隊伍在前往總統府途中,不斷地被鎮暴部隊阻擋,但幸運的是:都沒發生重大衝突。一直到了傍晚六點多,雙方似乎相當有默契地劃定中山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的廣大空地為最後的衝突點或維持均勢和平的平衡點。這平衡點的適當定位是不充分民主國家在處理抗議示威活動很重要的一點。
傍晚6時多雨停了,聚集的民眾愈來愈多。相當有趣的是:在中山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的「鎮暴部隊」前面,養豬的農夫放了七、八隻小豬在鐵柵欄或拒馬前跑來跑去,然後安詳地睡在鎮暴部隊前面。由於1990-92年豬價慘跌,豬農血本無歸,但政府又提不出任何的挽救措施,因此上列動作也是一種藝術化「反諷」的抗議方式。
但無論遊行如何進展,雙方在最後均展現適度的雅量,亦即遊行民眾推派五位代表(不含蔡同榮)赴總統府;總統府則派祕書長蔣彥士、副祕書長邱進益和代表溝通,很顯然雙方都互相給面子並給對方一點臺階可下的狀況下,於十日凌晨12時30分和平結束。每次遊行請願或示威,當政者一定要派夠份量的高層人士去與代表理性溝通,事情才會告一段落,單靠鎮暴部隊是無法和平解決問題的。但讀者也要注意:通常雙方面最高領導人是不在此時直接碰面的,因這類人講任何話都需要負最大的責任。在東方,給對方面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做人藝術。
本次遊行集會有許多亮點或創造了下列數種紀錄:
一、世界上非常長的政治遊行布條──五百公尺,或可列入國際性的金氏紀錄。長就是美,同時配合人數多,更形成雄偉壯觀之美。
二、連續二至三天(超過深夜十二點)的活動。臺灣之前的動態遊行活動以往都一天或一天又五六個小時。人的耐力也是一種美。當然若只是在固定場所集會靜坐、過夜,就會超過上述時間。
三、遊行過程、場地佈置與晚會節目是臺灣歷年來最藝術化的一次。
四、在大風雨中,依然有二萬多人參加遊行。尤其長布條由於受風吹,幾乎把人飄到空中,這是相當有趣且難得的景觀。隊伍長度若排頭在南京東路、松江路,則經由長春路、民生西路,一直到承德路。甚至在深夜十二點,人群依然擠滿了街頭。
五、中山足球場自創設以來,聚集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最為充分利用球場的第一次。
六、在同一天(9月8日),南斯拉夫聯邦中的馬其頓國也公民投票,甚至全世界有十多個地方在最近二、三個月都在舉行公民投票,和本次運動的訴求相類似。巧合也構成驚喜之美。
七、同一天,在美國舊金山,留美的臺灣人民也舉辦了「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遊行。
遊行被某些媒體的醜化
這次群眾運動雖然和平結束,但是主辦單位公民投票會的會長蔡同榮博士卻被檢方起訴。9月7日、8日各傳播媒體收到偽造世華銀行的水單,並造謠說:蔡教授將臺灣人民捐給公投會的數千萬元,寄了十萬美金到美國去給他的太太。
結果,世華銀行予以調查,發現那張水單是假造的,並公開證明蔡博士在本年度從未匯錢到美國。同時,假造水單上蔡太太的英文名字與現在居住的地址都寫錯。因為蔡太太在出國前使用的英文名字(Lian R. Chai)和現在美國使用的名字(Lilian R. Chai)並不相同。偽造水單使用了舊的英文名字,地址也是十年前的舊地址。最後更發現:蔡教授連當年父親去世時所留下的十多甲土地都捐贈給國家,怎麼可能貪圖區區十萬美金呢!
1991年10月25日,公投會又在高雄舉辦了類似上述具有藝術美感的遊行。由於天氣晴朗,參加人數又比9月8日更多,高達三萬人,若再加上圍觀人數,則高達五萬人。此次遊行,由於軍警人員全部未出現在街頭上,因此全然是喜氣洋洋的遊行。
臺灣在1990年代,只是提倡「入聯公投」理念的遊行,國民黨政府就必須派許多警察包圍,但經過近三十年的宣導與實踐,「公投」已廣為人們接受。到了2018年,由於降低公投申請門檻後,更相當流行找個議題就申請舉辦公民投票。即使有些議題很無聊,甚至無價值。但無論如何,透過實踐活動就會使現行公投活動的缺點更能被修正。最近的,則是2021年12月18日的四大公投。以國民黨為主所提出的議題如下:「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三接遷建」等四項。但投票結果皆是「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