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本質與功能 臺灣邁向開放的信仰

文:楊士毅 教授|圖:楊士毅臉書提供

謂神明?這是宗教哲學的基本問題。當有人問你:「你是無神論?還是有神論?是相信一神論?還是多神論?」你若是曾受過哲學的基本訓練,而有點哲學化的思維,則第一個反應應當是在答覆該問題前,先問他:「你所說的『神』是什麼意思?」或「你所的是那一種神?」

在哲學領域中,神並不專指某一特殊宗教的神。「神」隨著不同的哲學流派與相應的宗教流派,形成多種意義,對於神性的描述也不同,甚至「神」的意義在同一宗教中,也隨著內部教派的不同及不同時代,而建構出不同的形象。當然在不同宗教中,神的意義更是差距頗大。甚至更應該説:每個人所認為的神的意義都有個別差異性。但對相信、接受神力存在的人,也有共同性,例如:神的能力超出一般存在物,至少超出他自己。

宗教與神的論述種類

透過神性的差異(如神的屬性)、神在那裡?神的能力……等等與歷史演化,可將宗教與神的論述區分成下列數種:

(一)原始文化的宗教與神明:原始時代的人們往往相信人們必須祭拜活人(尤其是處女、處男)供神享用,神才不會發怒;若不如此祭拜,神可能動怒而嫁禍於人類。人類文化的進步,即是由祭活人轉化到祭人以外的動物,再到象徵性的水果、鮮花、餅乾等。甚至臺北市行天宮連一般信眾私有供品都取消,只有廟方在大殿祭拜鮮花、水果。其實,有私人供品也無妨,拜完,自己吃,另外也可促進附近地區經濟的活絡,讓寺廟附近的商家,增加收入,利人又利己,也是實踐社會善。

臺北市行天宮除夕夜,未祭拜私人供品,也未燒香,只保留神袐的收驁與抽籤。但是信眾非常多。2015年2月19日。
基隆中元祭:米作成的各種供品(包含海鮮),由於米雕作的很精緻,故是藝術品、並有比賽。宗教祭典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二)泛自然神(Pan-deism)與自然宗教(史前原始宗教最重要的一種):即崇拜、敬畏大自然,自然界中的土地、山、水丶海,火丶樹、石頭、雷、湧出可喝的乾淨泉水的井……等都蘊含著某種神性。因此,人們去參拜此種自然神。如土地公丶山神、海神、火神……等,依此類推。

在臺灣民間宗教中仍然存在著崇拜千年老樹是有其理性的根據。畢竟一棵樹活那麼久,也造福許多人,例如:製造氧氣,樹蔭下休息、防止土石流……等。故值得吾人讚賞、欽佩與敬愛。因此,民間宗教稱為「大樹公」。簡言之,這種信仰,也可培養尊重自然及培養自然保育與環保的德性,而有助於世界更美好。在日本一般人,將山神視為理所當然的實際存在。故非常虔誠的祭拜山神。臺南市有風神廟(與航海安全相關)、法華寺則有祭拜火徳星君(又稱『火王爺』、『南極大帝』)。臺北市三張犁有主祀火神的火聖廟。古波斯人(如伊朗)則有拜火教(祅教)。

在佛教的一支,也有主張「萬有皆有佛性」(包含生物學定義的無生命界,如石頭)。

臺灣大小土地公廟非常多。通常掉東西,就拜拜此附近的土地公廟,相當有效。圖為2011年,我與修臺灣文化課程學生去八里十三行博物館,順道去八里的紅樹林保護區。有位學生在傍晚掉了東西,她對宗教很虔誠,就去拜附近小土地公廟,當時天色已暗,果然在紅樹林岸邊,找到了。找到時,學生們高興的歡呼。
恆春廣寜宮,色彩繽紛。1875,三山國王廟20131012。
綠島,石頭公廟。

(三)神是造物主與相信有造物主的宗教:人類原始宗教大多相信有一個事物創造了這個世界,然後將這個創造者或造物主稱為「神」,但不同的地區對此種造物主的描述均有別。例如:漢人盤古開天、希伯萊的上帝創造世界及亞當、夏娃的故事。但印度則相當藝術化,他們認為是濕婆(shiva)舞出了世界,故印度電影大多包含許多歌舞,早期印度宗教雕像,也身材曲線玲瓏,像正在舞蹈的姿勢。但今日漢人把盤古開天視為文學性神話,只是一種比喻,而不是真理。

(四)神是嚴峻無情冷酷的判官:例如東方的閻羅王、西方基督宗教的「末日審判」與「信我者得救」;但若此話也暗示「不信我者很難得救」或「下地獄」,則這種「威脅式的傳教方式」實在不文明,只比「直接暴力的傳教方式」好一些。畢竟若只要「相信祂」,即可得救,則上天堂未免太廉價了。應該是人積極行善才可上天堂。不過,幾乎大部分宗教都主張宇宙到某個時代均會是「亂世」「末世」、「毀滅」,然後在大審判後,又開始新的宇宙。這種亂世的傳教方式,經常出現,而且會發現亂世一直存在你身邊,其他好的時代,一定不是在你活的時代,可能在過去、可能在未來,反正你沒有機會享受到、經歷到。這種傳教方式,也不是非常高明,但對某些人也是有效。

(五)威權的神與威權宗教:這種神命令人們要嚴格尊守其「旨意」,人們絕不可懷疑這些旨意的正確性,也不可以追問其合理性的根據為何。只能武斷地相信、遵守神的旨意,否則會得到不好的報應。

(六)神是永恆不變動,但郤是宇宙萬有活動的源動力或源頭:此即古希臘亞里斯多德所指出的神明的意義之一,他稱為「不動的原動者或第一因」。亦即全世界的存在物之所以會運動是因為有一事物在推動它,因此,透過無限追溯,必然有一存在,它自己不動,但卻有能力去推動其他存在物去運動,再由其他存在物去推動其他存在物,而造成全世界的存在物都在運動,而這個不動的原動者即是神。這是一種邏輯論証,此類神與靈魂不朽的存在是一種演繹邏輯的可能存在的世界。但絕大多數人很難用感官知覺經驗到其真實的存在。但上述推理,是由可經驗的理性推論到超越經驗的世界。此乃強調理性化的神,此種神乃以理去說服人去行善,而非威嚇。

(七)圓滿實現某種德行的理想化的歷史上真正出現過的人被稱為神:例如:某個人在生前實踐了某種高級的德性,死後,即被人視為神,而被人參拜。例如關公充分實踐忠義的德生,因而被人視為神。再如:華陀、保生大帝因醫術、醫德皆高明,且救人無術,故被尊為神。在2020年,全世界流行新冠性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時,臺北市大龍峒主祀保生大帝的保安宮,抽籤結果,是不可以舉辦聚集許多人的廟會活動。抽籤是人與神溝通的方式之一。神農大帝是藥神兼農耕之神,神農去逝前仍特別強調喝茶的重要。現代醫學也是証實茶能解酒、解毒,綠茶包含相當多茶多酚,有抗氧化及抑制慢性發炎、減肥、甚至抗癌的緩慢效果。命相卜卦也是民間宗教,其主祀的神明是伏羲、鬼谷子或周文王。

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圖為描述保生大帝神奇醫療故事,治療老虎的喉嚨、食道。之後老虎感恩,就一直尾隨保生大帝,變成保生大帝的護衞了。因此,保安宮的虎爺的意義,不同於其他寺廟的虎爺。保生是大帝,故成為祂的護衞,乃稱為「虎將軍」。
保安宮正殿主祭醫師之神,即保生大帝。後殿主祀藥劑師之神,即神農大帝。醫神加上藥神,是非常合理健全的組合。如此,更能保佑人們的身心靈的健康。
原本的林五湖命相館。現稱為林五湖本館或林家祖厝。大稻埕迪化街第一間街屋或最早的三間建築之一。1851建的歷史建築。由於是命相舘,後面拜的是伏羲、與鬼谷子。週六,林家後代會導覧,導覽完,會幫被導覧者合照,置於該館FB上。我右邊三位是班上修課的新疆與山東的學生。這是我第一次被導覧,學到相當多知識。真的比姆指說讚,是應該的。謝謝林先生。

(八)價值層級的提昇,當提昇到融合最高級的真善美聖等價值的完美存在物,即是神。此乃充滿感性且理性化的神,即指「合情合理」充滿愛心、慈悲但又理智化的神。亦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情理和諧較溫暖的神。例如:慈濟所強調的佛的大愛,或後期天主教、基督教所強調的「上帝就是愛」(愛是神的最重要的屬性)、或馬偕紀念醫院曾貼出的標語「信上帝,可解除壓力」。

(九)神在那裡──神的位置。神是高高在上,超絕於人間世、或神在地球之外的外太空或離地球很遙遠的宇宙中丶臺灣民間宗教所說的:「頭上三尺有神明」、或神無所不在、神、道、佛本來就在人的內心,不需外求……等。

(十)神的數量:唯一的神或多個神或零個神。

(十一)神的能力:神是無所能,或不同的神,有不同的有效能力範圍。

每個人所接受的神的意義皆不同,至於佛教也會提到神通,但其相對應於上述哲學神或宗教神的字眼,應是「佛」這個字比較接近。把上述「神」的字改成「佛」或道家的「道」也有其家族近似性,可以作對比式瞭解。誠然,一定存在著差異。故有些學者,就直接音譯成Budda、Tao。佛念臺語發音會比較接近梵文佛的發音,這也說明台語是比較標準或比較接近古漢語的發音。而國語或華語或普通話的發音,則比較不接近,故三太子、關公、媽祖……。等古漢人神明降駕於乩童(即神明附身時)所說的話是臺語發音的文言。

2011年,鹿港天后宮慶祝端陽節(一般叫端午節,但鹿港及有些地區叫端陽節)。廟前廣場二位乩童正在作儀式。時間很久,近二個小時。我曾拍影片,我父親還看的出來,兩位交接,一位已在等神明離開肉體…。照片是修臺灣文化變遷的學生劉蘭攝影。

神明論述的種類

另外,也可將上述及其他種種神明論述,歸納成下列種種哲學或哲學化神學的方便分類方式,以幫助理解及充實信仰、增進不同信仰的互相包容、體諒,以避免宗教紛爭與戰爭。

各種神明論述的類型如下:

(一)一神論(theism):此乃指超越一神論或超越上帝論,亦即神乃唯一的而且超越宇宙,而不是內存於宇宙;是無所不能,但不是無所不在,例如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的大部份信仰內容。

(二)泛神論(pantheism):主張神即宇宙,宇宙即神,亦即神與宇宙等同為一。神乃內存於世界,無所不在,此乃內存上帝論。例如:佛教及道教中莊子之道。再如荷蘭的猶太人哲學家斯賓諾莎(B.M. Spinoza, 1632-1677)即主張泛神論,故被當時天主教界斥為無神論。但荷蘭是人類最早實行自由民主的國家,故宗教信仰自由獲得保障。但天主教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年10月11日)希望以開放的心態,尊重、包容各種不同的宗教與各種神明論述。因此可能現在就不作上述對斯賓諾莎的負面批評。誠然,有些天主教、基督新教的信徒,不見得有上述開放的心靈。

(三)自然神論(deism):依合理化的論據,主張必然有一最高級的實際存在(即指神明)為宇宙之最高主宰。重點在需要有合理的論証。例如理性神學中的神,更狹義則可稱為「科學神」。但此神並不會對人有所啟示或形成神蹟。亦即此派不喜歡神袐主義或天啟型的宗教,故是一種理性化宗教。

(四)萬有在神論(Panentheism):其乃主張,化解二元對立,形成一神、多神都同樣的真,亦即神是一,也是多。神創造世界,但世界也創造神。神有永恆的一面,也隨時代演化,而一直變化創新中,故神即是有時間性的歷程。神(或道)在我們心裡,我們也在神(或道)裡面。亦即神是超越世界,但也內存於世界。若只是超越世界,高高在上,則借用方東美哲學術用語,即超絕的神。

上述起源於英國哲學家懷徳海的歷程哲學,其後,當代美國哲學家哈次弘(C.Hartshorne)依懷氏歷程哲學繼續發展出歷程神學,其更重視神明的演化創新性質。這不是傳統神學主張的。方東美先生在早期乃以泛神論之表達來詮釋古典中國哲學之佛、道,但晚年則更以萬有在神論,來創造性詮釋佛家、道家。臺灣民間宗教,「頭上三尺有神明」,但祭天公(玉皇上帝)或任何神明,是往天上方向拜,故是超越世界又內存於吾人身邊,甚至內心。

(五)多神論:神明並非唯一的,而是許多神,但都是「真神」。只是功能不同,例如:臺灣民間宗教、古希臘、古羅馬的宗教,皆屬之。至於其為內存或超越,或超越且內存,則每個人信仰內容之個別差異極大。

多神論常將各種神明區分成各種特殊專業的功能。例如:拜文昌帝君主求考運亨通。保生大帝主祈求身體健康。月下老人主姻緣、註生娘娘主懐孕生產、十二婆祖主育兒,臨水夫人是偏體質較易流產女性的懐孕生產之神。其實臺灣民間宗教是相當完整的一套有系統、且富人情味、且符合現實世界所需的神明論述與宗教信仰。

二十世紀很難懂的天書之一:只有一張照片流傳於世的脫俗超凡的哲學家-懐德海。他是數學家、數理邏輯創始人之一。也是物理學家、歷程哲學創始人。是羅素的老師。羅素則是維根斯坦的老師。開創劍橋哲學的黃金時代。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人都自創一個左右二十世紀與未來的大學派。與傳統亞洲的師生關係截然相反。
1980年,民生報記者盧蕙馨與筆者等,採訪美國歷程神學創始人哈茨宏的情景。盧蕙馨後來赴美,專攻人類學,曾擔任慈濟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六)無神論(atheism):此名詞具有歧義性,西方人所說的無神論,大約是否定有一超越的上帝(God),亦即主要和基督教相對,若採取此義,則(二)(三)(四)仍是有神論者。但也可能是否定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即為無神論,但若採取極端的立場,則連(一)(二)(三)(四)(五)全部否定,甚至連「神」此字也不具有任何意義而只視為一種口頭禪,則是徹底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也不必然就沒有宗教性情操。宗教(Religion)原義是藴含信任、體諒,故人對他人他物能夠信任、體諒,就已具備宗教性或宗教情操。當然若將宗教限定在今日多數人的觀點,即一定要相信死後存在著另一世界且靈魂不朽,則上述信任、體諒只能視為宗教性的情操。但人相信且知道如何處理死後的靈魂歸屬問題,並不一定要接受一神論、或十誡的第一戒。世界太多種宗教都是有自己的論述及處理方式。希伯萊-猶太-基督信仰者必須放寬此教條。才能真正信任、體驗其他宗教。但這一點對有些人是還沒做到。因此西方還是會有宗教信仰的戰爭。

神明到底存不存在

在哲學上,無論你主張何種神明的存在,都需要嚴謹的論証,否則就只是獨斷式、教條式的宗教信仰。其次,哲學上的神或上帝並不專指某種特殊的宗教,而只是提供宗教的神明一種理性的基礎,但在其提供理性的根據時,往往改造了原本宗教中的神的意義,而形成宗教改革或形成新興宗教。也不排除非理性神祕領域的存在,只是吾人必須進一步的去理性化這些神祕領域,每個時代的哲學家均努力去破除迷信,也均努力去向理性與信仰的極限去衝刺,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非理性的神祕領域被証明確實是迷信、盲信或為假,有些則被理性化,但也有些仍介於理性與非理性的灰色地帶,而有待未來的人類更進一步的理性化或淘汰掉,但無論如何理性化,也仍然留下一些開放空間給上述灰色地帶,這些灰色地帶即被稱為「信仰」。

無論相信何種神性的神明或宗教,宗教信仰大多會帶給人們安全、幸福的庇護,甚至財富的增加,官運亨通,尤其臺灣商人或政治人物相當相信且樂意捐錢給寺廟等宗教機構與團體,也會對自己的企業有加成的幫助,或遇貴人提拔而升官加速。或許有人覺得是否成真,但無論是否成真,總比有的商人、政客把賺來的錢或非法所得,拿去花天酒地、豪賭、包許多個二奶、養暴力組織團體,好太多了。單就此點就顯出宗教信仰的特殊功能,比傳統純道德教育更有效。甚至有些人還進一步會在宗教機構或許多場所講道。

板橋接雲寺。去除人生的煩惱、痛苦是宗教的最基本重要功能之一。

但宗教信仰還有更重要的功能,即豐富精神的探險與創新,進而對宇宙與人生產生更多的驚喜,甚至短暫的體驗到「狂喜」(ecstacy)。宗教信仰原本是相當個體化,每個人相信或不相信的那個神明的特性,皆有個別差異性。而且信仰經常起源於個人的孤寂性(Solitariness)。但有許多人心定的能力,只靠單獨的自己仍做的不夠充分,甚至做不到。因此,初期,必須參與同質性的群體,並透過此群體所共同產生的場域氛圍與更強化的氣場或磁場,才能進入狀況。由此而形成宗教社群。但當一個人宗教能力增強,其禪定、靈修……等心境的提昇,就隨時隨地,單靠自己就更容易達成。行有餘力,更可在群體中,無形中自然的提昇他人。另外宗教群體也產生社交功能,使害怕孤單的人有同質性較近的朋友,而去化了孤獨性。

上述也如同學太極拳,一群人一起學,比較能持之以恆,但達到一個程度,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你可能必須自己一個人練,亦即節奏感不同於群體,如此才會更上一層樓。此時,也可教別人了。我父親在振興醫院花圃教一群身心障礙學生輪椅太極拳,剛好有人路過,說:這裡的氣場好強啊!

回到宗教,由個體與宗教群體的互動與心境的提升,進而轉化成更具體化的社會善的實踐,由此就更顯出宗教的社會功能。例如:辧學校、從幼兒園、小、中、大學。其次辦醫院。另外則從事慈善救濟志業。冬令救濟等。

開放的信仰具包容性

但更重要的是,在臺灣移民史上,無論是平埔族的公廨、或漢人的民間寺廟,往往成為以宗教廟堂為中心,發展出人口密集的城鎮與商業活動。同時也是教育、文化、藝術、政治中心。有的廟有時還成不同派別的談判地點,而且必然化解僵局。西方的教堂、教會也有上述社會功能。

歐洲歌德式,尖塔尖拱象徵遙指天國,或追求重視來世。有許多城鎮皆以天主堂為地標、為中心,而形成。四百年來,臺灣拓墾期的城鎮、市場、夜市也常以寺廟為核心,開展岀來,寺廟與西方教堂相似,都成為當地教育、政治、經濟、商業、社交等的重要。

任何宗教都會處理人從何而來,肉體消亡之後,靈魂又往何處去?另外,也如同任何哲學流派一樣會提供未來美好社會的理想藍圖以吸引人們去追求。雖然不同的宗教處理這方面的問題與方法會有差異,甚至產生衝突,要避免衝突,就是個體與宗教群體走向開放的信仰──像臺灣民間宗教一樣的包容性,什麼神都可接受、什麼都拜、有拜有保庇。任何人都可選擇拜一個或多個、或不拜,而且不會因為多拜,被批評為沒有誠心,一個人只忠誠一個人或一個神,那也是你的自由,但你不需要去貶低或怒駡他人。

當然,你要如此,也是你的言論自由。只是這種威權宗教時代的排他性,也如威權時代的政治體制,是應該逐漸轉變成自由的、尊重他人的開放信仰,亦即無論他是無神、有神、或那一種神,或喜歡宗教、厭惡宗教的,人都應該尊重對方。畢竟在信仰領域,你認為真的,別人不見得認為真。這是很正常的。但反面觀之,就是因為不同信仰的神明內容有差異性,就形成不同的宗教文化、宗教藝術,由此而豐富了人類生活。

底下,我就放幾張宗教藝術活動的圖片。讀者可參閱文字說明,或有助於走向更開朗、更有趣的美好人生。

寺廟藝術:鹿港龍山寺的八卦藻井。是臺灣寺廟建築兼雕刻藝術的特色。只用斗拱層層堆疊,不用釘子。但可支撐屋頂且防震。藻井很多樣式,但八卦藻井是非常古典且有趨吉避邪的象徵意義。
寺廟繪畫。臺北市保安宮潘麗水的壁畫,由於受明治維新,西方文化的引進,即使是畫漢人傳統的章回演義故事,也是融合西方文化。胸衣的開放性介於傳統漢人與當時歐美之間,馬也是染有西方色彩的馬。潘麗水是國寶级畫家,有他的畫的寺廟,通常列為古蹟。
寺廟表演藝術之酬神戲(感恩神明保佑的戲)。圖為保安宮保生文化季,歌仔戲演出至少一個月。是全臺歌仔戲劇團輪流聯合演出。有些廟酬神是用布袋戲、電影等其他方式。現代歌仔戲的節奏感配合工商社會或社會演化趨勢,變快了。
寺廟慶典的神明繞境常有迥避、肅靜的牌子,用以表達對神明繞境的尊重。參與臺灣民間宗教的遊行活動,是相當有意義與趣味性。圖為臺南西羅殿廟會。主動參與只是旁觀,心理感受差很多!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