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齋教經常被視為「在家佛教」或「居士佛教」,是民間佛教的一支。「在家佛教」意指一個人並不一定要出家,只要在家裡、在社會中認真修行,即使結婚生子,此人也能悟道或證成佛果。因此,相當符合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故接受者相當多。
臺灣齋教信眾所建的「寺廟」通稱為「齋堂」(民間以臺語發音稱為『菜堂』);信眾由於長期吃素,故稱為「食菜人」(臺語發音),女性稱為「齋姑」(俗稱『菜姑』),男性則稱為「齋(菜)公」。至於不是長期吃素的信眾稱為「菜友」;齋堂住持稱為「師父」。不過,一般去齋堂的人或信眾固然都尊稱住持為師父,但並不意味著必然有皈依或拜師的關係。
臺灣齋教共分三派:「金幢派」(也稱『金幢教』)、龍華派(龍華教)與「先天派」(即『先天道』)。其中先天派的戒律較嚴,有點禁慾苦行派之傾向。這是日本時代,學者與總督府相關單位所作的研究與方便區分。
臺灣齋教起源於明鄭時代。在清代嘉慶以後,逐漸興起;到了日本時代大興,並成為臺灣民間佛教的主流,大正八年(1919年),依日本官方統計,有登計的純粹佛寺乃是77座,齋堂則多到172間(林萬傳,1986,1-256—266;楊惠男,1991,3)。戰後初期,東初老和尚則指出「(臺灣)寺院齋堂則達千所,其數目超正式僧尼的數量」(東初,1986,22)。
但1949年後,則被中國大陸來臺的某些蘇北派僧侶結合國民黨運用黨政等政治力壓抑。甚至臺灣的「中國佛教會」不承認其為佛教與佛寺。故有的潛入地下。但該存在的,還是會存在;畢竟「人造的名稱與人造的承認不承認的遊戲規則」只是抽象的符號,並不是最具體真實的實際存在。
先天派齋教源自禪宗,但又融入儒家、道家,並認為三者同源且有共通德性。
以三峽長壽山元亨堂為例,寺廟名為「元亨堂」,可知其和易經乾卦之「元亨利貞」相關。不過,元亨堂的「元亨」不只具有易經所蘊含的古典意義,即子夏傳「元,始也,亨,通也」此外「元」也可意指「大」。
在「元亨堂」則「元」意指整體宇宙(即天道或最開始存在的天道,故先天派又稱『先天道』)、或人類文化一開始時、或人類心靈起源處、或人類大其心時,儒家之聖賢、佛家之佛、與道教之神仙,乃原本相互會通或具有共通的德性與源頭。其中的共通德行偏重孝道、謙誠、實質誠懇的禮貌,但不是非常虛僞的客套或表面形式化的謙卑或禮節。在往元亨堂的山路旁寫著:「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這是對作功德的另一種很好的解釋,是願興住持老友,前臺大教授所寫。
其次,當人與宇宙的「氣」若亨通或大通時,則宇宙萬有就具有無限的潛能,自然成長,就如堂前正門的聯文所論述的:
元乃統天,儒佛聖神咸一德,
亨則育物,飛潛動植為無窮。
但元亨堂畢竟是先天派齋教修行的場所,因此其堂內左邊石壁上,以很莊嚴的字跡,刻載著此派之源流:「原夫先天教主溯自釋尊,傳至達摩入華說法,是為初祖,相繼五傳至慧能六祖,其衣缽隱藏,道受(以禪道傳授)出家、在家,同時興化二師,並繼道統(按:此乃指佛教頓悟禪宗的道統,而非三民主義所說的『道統』),承先啟後,雖分合有異,而祖脈則一,計茲一仟二百二十餘年,其道緒脈相傳於斯矣……。」
此處的「道受(傳授)出家、在家」意指《六祖壇經流行本》曾描述,慧能在圓寂前曾告知眾弟子,七十年後,禪法會傳承給某位非常具有慈悲心與慧根的出家菩薩與在家菩薩。按禪宗發展史,此處之「出家菩薩」乃指「馬祖道一禪師」(馬端陽),「在家菩薩」則指「龐蘊居士」(馬祖道一的學生)」。
先天派齋教乃直承慧能、馬祖、龐蘊的頓悟禪,尤其龐蘊居士所特別強調的「平常心是道」與「處處皆是禪」、以及佛教中「空與自在」的精神,也具有道家「偏重方外之人的心境與順乎自然之道」的「無」之精神。
因此,元亨堂的碑文乃繼續寫著「同時興化二師,並繼道統,承先啟後,雖分合有異,而祖脈則一。」這個祖脈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元亨堂與各地先天派已一仟二百二十餘年。
民間佛教、齋堂與彌勒信仰
許多民間佛教與齋堂基本上都有供奉彌勒佛,但此彌勒信仰與傳統佛教不同。傳統認為彌勒佛是未來佛,並未降臨人間世,但齋教信眾認為已降臨(近似猶太教、早期基督宗教對彌塞亞解釋的差異,前者仍在等待,後者認爲耶穌即是。也因此形成天主教)。
他們認為「笑咪咪且挺著大肚子的真實歷史人物布袋和尚即是彌勒佛的化身」。他們相信布袋和尚是一位拯救人民痛苦、實現人民願望、值得人們信賴的遊化乞食之佯狂僧(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1984,頁655)。而布袋和尚也曾作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具不知。」(中村元,1984,頁651)
換言之,有些民眾與上述教派許多領導者都認為他們是千百億分身中的一位,故積極效法布袋和尚的樸實生活與非常熱心的幫助任何階級的人,尤其是社會基層與弱者(包含乞丐等等)的人道精神。
這種彌勒信仰偏佈臺灣齋教各派或大部份民間佛教。例如:中國大陸的白蓮教(或白蓮會,民間宗教的『會』與『教」經常可互換,底下亦同)、臺灣、中國與東南亞的天地會、中國的羅教、臺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的先天道、一貫道等等,甚至在全世界廣東、福建或臺灣為主的華人區,尤其是古老的唐人街(如舊金山……等)都可發現上述中的民間教派的傳承;而且有的還持續傳承精湛的武術。
生生不息的轉化
任何一個團體在創新性轉化過程,不可能只單純化成另一種團體。它一定是變成多。無論是宗教的、政治的團體。即使名稱共用,也是一中有多。
臺灣齋教的發展也是轉化多樣性:
1.有的維持原齋堂形象、信仰與生活方式。這是很正常的發展。目前至少也有三十多。例如:景美仙跡巖世新大學後校門山上的真修堂中規模愈來愈大。故又叫真修寺。但原始一層樓的齋教建築仍保存,也保持真修堂的名稱。(照片四、五、六、七)。另外,許多私人齋堂很難估算。
2.有的傾向把堂転成純佛寺。例如:臺南先天派擇賢堂,目前也傾向純佛寺,但建築仍傳統齋堂格局,三級古蹟。
桃園大溪齋教龍華派印心堂改為印心寺,住持捷圓師父的書法很有名,也有熟悉易理與命相的大德在協助發展。大溪齋教龍華派齋明堂轉化成法鼓山系統的齋明寺。
先天派三峽元亨堂,自願興住持圓寂後,也有些朝純粹佛寺方向演變。後來改成元亨寺。不只堂如此,有的傳統的「巖」也改寺或巖寺。
3.有的轉化成合法化的一貫道,但這些轉入一貫道的先天派(或先天道),有時會說:一貫道也是先天道。齋教企圖會通佛、道、儒三教,並以孝道融貫會通三教。其後臺灣開展出的「臺灣天道與一貫道」(先天派轉化的一支與原存的一貫道的某些支派)則企圖會通包含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與新教)與伊斯蘭教在內的「五教」,而形成五教合一。他們認爲原始天道或整體宇宙起源處等乃五教的共同起源,故可融通,故可一以貫之。
4.有的轉化入慈濟功德會。
5.一定還有其他轉化。只是筆者不知道。
6.每一間廟宇的服務,都因服務者的能力而變動,例如命相占卜地理風水等,這都是能力。但希望不會者或無能力者,不要隔靴搔癢式的負面批評。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柏拉圖對話錄,蘇格拉底常使智者學派承認我不知道,亦即認識你自己的無知(即坦白說,我不知道),即是智慧與真學習的開端,這也是修行方式之一。
7.在全球華人地區,有的地區(如東南亞、唐人街等)仍以袐密宗派的形式在持續發展。
但無論如何發展或轉化,或者你也不是很清楚這些歷史常識或資料,也沒多大關係。 畢竟它不是宗教最重要的核心,是次要的。是屬於文字累積與記憶層次,而不是實踐行動層次。
亦即,無論那種宗教信仰或分支宗派,最重要的核心是:修行。故如何修行才是重中之重,而且需要實踐行動,不是一看就做到了。這需要較長的時間。底下,我就提出數個重點。
如何修行
1.修行最基本的,是透過反思去提升或修自己的德性、靈性、心性、身體健康、言語表達方式、為人處事的態度⋯等,此即個人的修行。若行有餘力,則努力實踐社會善。當然,透過後者也是在修前者。亦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不需要把修行縮小到只是靜坐、念經,拜拜、祈禱、閉關、避靜等。這畢竟是小部分的人生旅程。其實在與人交談,日常生活(包含上班、競賽⋯等等)每一個動作,心平氣和、有耐心⋯等,就是正在修行中。甚至睡的平和也是正在修行中。
3.從每天都要重複做的平凡事情開始去修行,例如:培養耐心、及不會因為重複而感到心煩……等。
這些也是禪宗史上著名的龐蘊居士所強調的「平常心是道」與「處處皆是禪」的精神與修行方式。亦即從日常生活中的運水、搬柴、吃飯、刷牙、走路、搭捷運、開車丶種菜、種花、上班工作……等每天都要做的平凡事態中去修行,以悟禪道。(參較吳經熊著,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1980年,頁62)。
同時,努力從每一次表面重複的行為中,去努力發現該行為新的意義與價值丶創新行為技巧或使實踐技巧更圓熟(更有美感)、及提昇德性,而心平氣和是目標。
甚至體悟到英國浪漫派詩人布列克(W. Blake,1757-1827)所作的詩:「從一粒沙看到一世界;從一朵花看見天堂;在一小時中掌握永恆,在你手中掌握無限」、或「一攝一切,一切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等。
4.由於實踐行動的體驗心得,因人而異,且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語言只是方便慧,現在的你的心得等等將來也是歷史資料。但自己也知道心得會變的。換言之,他人或自己所說、所寫的任何書、任何語言文字、任何歷史描述或解釋,都只是參考;不要太執著以為一定是對的或真的。畢竟作者若還活著,重看自己所說、所寫的,也會想修改。只是他人不知道其會修改那一部分。
因此,用補充的方式或態度來與他人溝通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要自覺,自己的補充,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故態度上、語言表達上,放軟一點。這是基本功。
5.不要太獨斷的判斷他人,或代替他人講他的看法。因為你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他知道什麼或不知道什麼、或他有能力或沒能力做什麼;或他在想什麼。認識自己與理解他人都是很難的事。
6.若發現,開口說,就自覺到有錯或很難窮盡你要表達的意義,而選擇「不說」或「沈默」,而以無言的善行動表示。那你的修行又更上一層樓了。
當然,修行或不修行,也是個人的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