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爆紅的省思(1):成熟文化政策,成功推動韓流

文:政治大學教授 郭秋雯|圖:政治大學教授 郭秋雯提供

以2000年定義為韓流的開始,超過二十年了,我們看到什麼?前十年當中,時有人問我,韓流還會持續多久?當我回答:「會一直持續下去,韓國不會輕易讓韓流斷炊!」對方的臉上顯示不可能的神情,覺得我太看好韓流。

文化立國

二十年了,答案已經很清楚了!這二十年韓國文化內容產業的發展軌跡,從戲劇到韓國流行音樂(通稱K-POP),再從K-POP到遊戲、實境節目、網漫……等隨之而來的內容產業,再到近幾年的電影,一棒接一棒,每一棒都創造過漂亮的成績。

韓流帶動文化內容產業,韓國政府借力使力,推出國家品牌、城市行銷,將韓國從亞洲推向全球,證明了當初金大中政府的「文化立國」政策是對的,文化確實扮演了「小兵立大功」的角色!

有關韓國文化內容的發展歷程在拙作《韓國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動向》中已經有詳細闡述,不再贅述,從「表一:韓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的軌跡」可以看出,韓國推展文化內容產業並非一步到位,而是與時俱進,並從既有的產業再創新,例如動漫畫及角色產業是由遊戲產業衍生出來的;又,隨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虛擬實境(VirtualRreality,簡稱VR)等科技的帶入,現在則積極發展虛擬內容產業。韓國的文化立國不是玩假的,除了立法之外,保障每年的文化預算為總預算的1%,從「表二:韓國文化部門預算與國家總預算比例」可以清楚知道每任總統都很努力在延續這個政策。

〈表一〉韓國發展文化內容產業的軌跡
總統 內容產業種類 旗艦產業項目
金泳三

1997以前

文化產業 出版、電影
金大中

1998-2002

文化內容產業

 

出版、電影、音樂、傳播、廣告(1998)

出版、電影、音樂、傳播、廣告、遊戲(1999)

盧武鉉

2003-2007

文化內容產業 電影、出版、音樂、電視傳播、廣告、遊戲、漫畫、動畫、角色、教育娛樂
李明博

2008-2012

內容產業 電影、出版、音樂、電視傳播、廣告、遊戲、漫畫、動畫、角色、知識資訊、影像獨立製作公司、文化內容資訊服務
朴槿惠

2013-2017

智慧內容產業、融複合新創產業 出版、音樂(含公演)、遊戲、電影、動畫/角色、電視傳播(含影像獨立製作社)、廣告、知識資訊、內容服務
文在寅

2018~

虛擬內容產業、擴大全球韓流產業 出版、電影、音樂、電視、廣告、遊戲、漫畫、動畫、角色、知識資訊、內容服務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表二〉韓國文化部門預算與國家總預算比例(單位:%)

金大中 盧武鉉 李明博 朴槿惠 文在寅
全體預算比 0.6→1.1 1.1→0.9 0.86→0.94 0.97→1.3→2.0 1.3→1.5

資料來源:韓國統計廳

韓流盛行之後,韓國政府才積極想方設法提供各種平臺及方便措施來推動韓流產業,無論是金融制度的鬆綁,或改變舊有公務體制,引進專家進駐公部門來帶領計畫的執行,以及跨部會的合作……等,為的就是要順暢將韓國內容產業推向國際,躍上舞臺後,再尋求國際的合作。

文化傳播

韓流所帶來的文化經濟擴散效果已經超乎我們所預想的,從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簡稱PwC)2020年的統計來看,2015—2019年的全球文化內容產業平均成長率約5.6%,韓國這幾年始終維持在世界第七、亞洲第三,臺灣則從2015—2017年的16名落到18名。5.6%成長率看起來不起眼,但如同上圖所示,經濟擴散效益相當可觀,不僅快速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最終就是讓整個國家更有自信。

普華永道

普華永道是一國際會計審計專業服務網路,是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曾經造成大轟動的《大長今》走過90幾個國家、創造超過三兆韓元的產值,也讓全世界知道韓食、韓醫,李英愛所代言的LG和人蔘產品因此大賣;2020年《寄生上流》得到奧斯卡四項大獎,改寫了奧斯卡歷史,全球電影院收益高達2億5,882萬美元;「防彈少年團」連續四年獲得「Billboard音樂獎」(Billboard Music Awards)、三度出席聯合國發表演說、出席過Billboard音樂獎、 「美國音樂頒獎禮」(American Music Awards)及「葛萊美獎」(Grammy Award)等美國三大音樂頒獎禮,平均每年帶來4.1兆韓元的生產誘發效益;最近引起討論的魷魚遊戲,Netflix投資約兩百億韓元(約4.65億臺幣)的製作費,創造出5.6兆韓元的經濟收益(其中服飾時尚和韓食佔了2兆7,000億韓元),並提供了1.6萬個工作機會,全球開始瘋「一二三木頭人」、「煮椪糖」……。這些成功除了經濟效益外,我看到的是難以量化的文化傳播(我不喜歡用『文化輸出』這個詞),這也是韓國文化產業的推廣為何可以愈來愈順暢的主要原因。

最近國內很多媒體在探討魷魚遊戲成功的背後,多聚焦在製作費,也提到了外國OTT服務(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的問題,確實在韓國也引發不少爭議,收益都被Netflix賺走了,韓國實際只收到法人稅21億韓元。即便如此,Netflix不僅提升了韓國明星在全球的知名度、成功傳播了韓國文化,也讓韓國內容產業進出全球市場更加容易,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更不用說了,因此,多數韓國人還是肯定的。

 每次韓國的戲劇有佳績,國內就會討論製作費與政府的支援問題,這些固然不可缺,但內容還是最重要的。2004年大長今上映引起轟動,國內輿論幾乎一片倒,說大長今一集製作費五百萬臺幣,我們怎麼跟人家比;現在又說,《斯卡羅》也花了2.02億臺幣,為什麼沒辦法像魷魚遊戲引起轟動?為什麼呢?!

好戲醞釀

答案很多,但畢竟韓國在文化內容產業的推動已經很成熟,要拿韓國和臺灣比,有點不公平,不過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魷魚遊戲的導演兼編劇黃東赫說,這部戲是在2008—2009年策畫的,但那個年代因為很難接受那樣的內容,於是擱置,卻沒想到在十年後大放異彩。這是偶然嗎?臺灣有哪一部戲可以醞釀十年?黃導演十年前就能想出超前的內容,創意能力的培養,我們是否具足?

2016年我接了文化部的案子去訪問韓國內容振興院(即「KOCCA」)的「說故事中心」,接待我的科長跟我說,《太陽的後裔》改編自《無國界醫生》小說,而這本小說是在2010年得到他們舉辦的說故事比賽小說類第一名,歷經六年的討論改寫,太陽的後裔保留了原著的重要元素,但故事已然不同,卻也同時造成轟動。

隨著文化內容產業的發展,韓國用各種方法培養專業人才,引進國外專業技術,從學習、模仿到創新,不斷突破。因此,一部好戲的背後絕對不是只有高製作費,也不會只仰賴精緻的背景或特效,從劇本、拍攝、場景、演技、剪輯、後製、宣傳……等,都是缺一不可的。

「到味」很重要,用心的內容總是可以引起共鳴,我們得誠懇地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們到味了嗎?

百年樹人,韓國用二十年從文化立國到文化傳播,從亞洲跨到全世界,他們做了什麼?!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