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兩岸鴿派的和統論

文:孫瑞穗|圖:編輯部

國鴿派掌旗官同時也是上海東亞研究所前所長章念馳近來在《中時》和中評社上陸續發表「和平統一論」(簡稱「和統論」),引起各界廣泛迴響。不同於過去鴿派經常重複的「九二共識」或並不完全存在的「一中各表」,章念馳很務實地說,和統派應該要摒棄過去不切實際或不能操作的話語,努力面對和創造未來三十年的兩岸新共識:「使和平統一足以讓臺灣人心悅人服」。他甚至提出中國對臺工作應當制定「統一法」,清楚定義「武統」與「和統」的內容,以確切掌握臺海情勢的發展。

鴿派與和統論的焦慮:無法再維持現狀

章念馳明白指出和統論應符合三大要點:一是統一要能夠促進社會進步與生產力的發展,使國家更繁榮富強,有助於民族振興,有利於融合發展;二是統一要讓被統一一方心悦人服,得到更多實惠與利益,從而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家園;三是要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同情、支持、安心,而不是焦慮與害怕。他並且語重心長地強調:「如果臺灣人不積極參與統一,就只能被統。」

和統,或被統,或許聽在臺灣人耳裡不怎麼是滋味,章念馳等中國鴿派在中國二十大之前的積極發言,終究是跟近年來中國武統聲浪高漲有密切關聯。同時,這個逐漸失去耐性的和統論不但被武統派進逼表態,也跟中共二十大即將有「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有關。換言之,中國的和統論不再配合臺灣鴿派停留在「維持現狀」,而是將有更進一步針對統一臺灣所做的總體戰略。事實上,中國的鴿派學者多半是對臺灣有極深的民族主義情感的社群,集中在北京、上海和福建等地區的臺灣研究群。然而,臺灣年輕世代多半對中國近代史不熟悉,無法理解為何中國富強起來之後需要收復港澳臺來進行民族復興大業,更不明白為何臺灣是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於是,即便像是章念馳這類原本溫和地「以經促統」的鴿派也開始焦急,跟臺灣這邊三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有關。一則是民進黨執政明顯以親美來拒統,配合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和全球新冷戰,並在民代和總統選舉中不斷地以「反中保臺」策略來贏得選舉。二則國民黨內部多頭馬車,對兩岸政策莫衷一是。尤其是在九二共識的模糊策略失敗之後,黨內多由親美本土派所主持。眼看著臺灣離中國越來越遠,年輕世代更是在「去中國化」和「抗中保臺」政策趨勢下成長,較認同臺灣而不認同中國。根據《天下雜誌》2021年所做的國情民調,20到29歲的年輕人逾八成自認是「臺灣人」,主張「臺灣獨立」者超越維持現狀;同時超過一半認為應該以「臺灣」對外稱呼我們的國家。40歲以上則認同「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臺灣」,有六成以上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並贊成「維持現狀」。

筆者認為章念馳先生想要制定「統一法」固然立意良善,但在現實中卻有點不切實際,不夠了解臺灣的現狀。因為造成兩岸雞同鴨講的障礙都沒有排除,臺灣這邊有主動發言上和積極談判上的困境。以程序而言,應當先排除這些困境,或有能力跨越這些困境才行。

兩岸鴿派與和統論的制度性困境

首先是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和爭霸戰方興未艾,正在鼓動全球的反共浪潮。一種由右派保守主義所形成的政治聯盟。在臺灣的內部則是引起了白色恐怖時期的恐共和反共的陰影與記憶。更不必說,美國近來以民主之名在全球引發的新冷戰架構,造成了共產社會主義體制和資本市場主義體制對峙的新冷戰對立。這些外在的環境都使得兩岸的統合討論變得困難重重。美國因素是需要被高度重視和評估的因素。第二,不管是中國的鴿派或鷹派,對「中華民國主權論」一直無法正面肯定,或者不願認可,試問:沒有主權身份,何來政治談判能力?這種主權被否定的狀態直接便造成了談判困境。當然,近年來和平統一論難以上公共輿論的檯面,是馬英九時期刻意將前提模糊化的「九二共識」模糊策略失敗了,導致一種可以在模糊共識中討論兩岸關係的空間不見了。第三,當然就是只著重服務卻對歷史和政治短視的民主選舉形式,讓兩岸歷史和政治分合議程永遠都上不了檯面。既無法形成有效的公共議題,也無法通過民主形式選出適當的談判代表和合法的政治代理人。以上都是導致兩岸鴿派雞同鴨講且停滯不前的制度性障礙。

中國應試圖理解臺灣的民主鴿派

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和大多數的臺獨派,目前多理解法理臺獨實踐的困境,並隨著民意而逐漸傾向「中間選民」或「維持現狀」,主張兩岸治權互相獨立,主權互不隸屬的政治原則。但同時,這個「維持現況」也通過民主選舉的形式,將歷史分合與統一課題排除在公共議程之外。它使得「和統論」無法被公開討論和選擇。事實上,「維持現狀論」者之中有許多人是堅強的「民主派」,或者說「民主鴿派」,他們只是希望臺灣的選舉民主、媒體自主、思想和言論自由的生活方式可以持續下去,但不確定在共產黨領導之下能否延續,是這個不確定使他們不敢選擇統一。尤其是近年來香港的治理緊縮變化,無法落實民主,更使他們對回歸中國卻步。中國的鴿派和統論,需要花力氣去說服這群臺灣民主鴿派,取得他們在制度上的信任和認同。換言之,中國政府需要提出一套民主改革的方案,來建立一個新中國民主體制以取得臺灣和各界信任才對。

臺灣和平統一派的困境

和平是兩岸共同的態度,但是統一的方式則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這是為何臺灣的統派聲音一直很分散、很小、甚至經常互相矛盾。其次,統派無能介入民主選舉,無法將「和統模式」藉由民主選舉形式來進行公共討論,或選出政治代言人,造成身份認同市場上的弱勢。根據《天下雜誌》的民調,有六成以上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兩成以上的人認為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而自認為是「中國人」的卻不到一成。也因此,傳統的民族主義統派在臺灣的政治意見市場中一直相當邊緣,浮上檯面的只有經濟統派,然而經濟統派雖然理性但卻說服不動人心。

「民族主義的統合」和「民主主義的統合」是不一樣的

中國版的統合主義,經常是奠基在民族主義的血緣論和文化論之上,但是無視於臺灣其實在三十年來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之後,建構了自己的(準)民族主義觀,作為抵抗外來政權和全球化的剝削,以及作為實現普世價值和民主理想國的實踐架構。這些「準第三世界式」的臺灣主體性抵抗和成就,不應該被誤解為「西方(或美國)的遺毒」,而應該被認真對待為臺灣同胞為求生存的努力成果。而且,期待中國鴿派對弱勢國的(準)民族主義抵抗式認同能有所同情和理解,才不會一直跳過臺灣的主體性掙扎和奮鬥,誤把「所有臺灣人都視為萬劫不復的『臺獨份子』」,反而讓「和統論」可以討論的空間變小或消失了。再者,期望中國鴿派對中國近代史有同情式理解:臺灣和港澳問題不一樣,臺灣早就在1945年從日本殖民地回歸到了「中華民國的中國」政權之中,它的殖民地回歸議程在歷史中已經完成過一次,因而在共同體的政治議程上已經進行到如何造就民主、自由和富強的議程上了,這個歷史議程不容輕易回頭。或許,中國鴿派應當設法尋求一種與當代新中國的民主改革議程相關的政治計畫,一種新中國的民主夢,則更容易包容民主臺灣的存在,也在統合上更有說服力。

未來三十年兩岸論述應做的大轉型

誠如章念馳所言,兩岸應當摒棄過去沉疴不前的論述困境,大步邁向一個新中國的建構。那麼,在對近代史同情式的理解中,中共或許應當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讓兩岸談判可以有合法性基礎來進行,是這個「兄弟之邦」的合法性基礎,才能擺脫美國或他國介入代理政治談判的進行。並且,嘗試從民族主義的統合論轉向「民主主義的統合論」,讓統合後的新中國也能轉型為新興民主國家,以民主論來統合,將可說服更多「民主派」人士參與和平統一計劃,「心悅人服地」重新認同新民主中國。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