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城市的創意來自於建築師或設計師基於特殊理念所設計出來的建築、地景、景觀等,有些則來自一些饒富創意又可以凝聚人氣的創意市集。其實,市集(market/ fair)一直是從農業時代人們交換耕種所得,以物易物,定期聚會的公共空間。這種生活中的集體性空間,即便在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之後,也一直都沒有真正消失。在水泥叢林般的城市裡,逐漸成為獨樹一格的新城市活動。
而市集,本來是人們交易和聚會的重要活動,但在二次戰後資本主義擴張發展後,大型資本徹底把我們原來的生活改變了。我們開始從原物料加工「生產者」 (producer)被迫轉型為「消費者」(consumer),尤以戰後重要戰利國:美國為主,其所產生的激烈空間變遷最典型,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像是「超級市場」(supermarket)、「量販店」(outlet)、「無人商店」等這類巨大型的消費空間,開始慢慢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這些由大型壟斷資本所支配的購物空間,毫無人際關係或社區往來,購物行為變得很冰冷,購得的食品也多半是冷藏、冰凍或非生鮮的東西。人與人之間在購物過程中毫無互動,也沒有任何社區關係,使得日常的購物變成了無生趣的例行事務。
市集發展
因此,在長達三十年以上壟斷資本階段之後,「市集型」的消費空間便逐漸浮現在交通不方便的鄉間地區,或者由特定社群所居住並具有特殊生活風格的社區。前者發展得很精緻,就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定期會出現的「鄉鎮市集」; 後者則演變成BOBO族(或稱『雅痞族』)重要的社區公共市集,有些人乾脆把它稱為「農夫市集」(farmer’s market)。這類市集,在強調反剝削、非農藥的及有機農業等呼聲之後,有更多年輕族群願意投入和支持這類的市集活動。
另外一個促使創意市集重現歷史舞臺的力量,其實是60年代的青年反文化運動。他們鼓吹「另類生活風格」(alternative life style),就是有別於資本消費主義鼓勵大量消費及大量生產的那種生活方式。因此,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投入二手商品市場,或者用「以物易物」來進行交易的「跳蚤市場」(flea market),促銷循環再利用與重視環保的另類生活方式,間接促使這種「以物易物」型的社區型市集迅速在地方蔓延。
第三世界城市的發展和第一世界差異很大。我們沒有真正經歷壟斷資本全面支配的歷史,因此,在「市集」中以物易物一直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說:夜市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亞洲城市生活案例。許多中下階級都是依賴「夜市」來補足他們日常生活所需,以減低再生產的成本。久而久之,夜市就成為了亞熱帶地區城市生活的慣常模式。不僅如此,以臺灣為例,夜市本身就是創意城市的表現,夜市不僅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的表演場所,舉凡歌唱、舞蹈、雜技、特技、藥物廣告等玲瑯滿目的表演。
在創意產業逐漸浮出檯面成為重要的產業方向之後,這類有人情味,又可以在消費過程中討價還價的人性化消費方式,便成為很受歡迎的展示和販售空間。在產業面來說,它是一種產業活動中不同部門對「市場」的開放過程。比如說:以前都是產品完成之後,才將貨品運送到市場去販售,現在則不。過去屬於生產內部作業的「研發」和「設計」部門,也漸漸地開放出來直接面對「消費者」,並依照消費者的「品味」(style)與「偏好」(preference)來進行設計部門本身技術與美學形式的研發改良。設計類的創意市集,就是這樣來的。它使得商品生產通過「使用者」(users)的市場考驗,來重新調整設計方向,使得小商品生產的設計和創新過程變得更有動力,也更有彈性。
豆腐節慶
創意市集不僅牽涉「產業」本身的變遷重組,也是增進當今城市公共空間品質的一種創新策略。有許多研究者將之稱為「城市空間的文化策展行動」(curating urban public culture)。它有時會由市民自發,或由市政府相關單位主辦,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進行主題式(theme)的活動,並使得文化活動或交易行為可以在一種愉悅情境中發生。
不僅如此,這類創意市集對經濟衰退地區也有著振衰起蔽的功能。意思是,不同類型的市集活動若能成為經常性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本身就是增進城市文化環境的重要策略。而這類市集,經常也是移民社區中,相當重要的文化認同空間。少數族群的假日節慶式交易和園遊會式的活動,使得家人、友人及社區中不同族裔的家庭可以相互認識,促成社區網絡的連結。
以大洛杉磯都會區內的小東京區為例,市政府就和小東京區的族裔組織合作,以「豆腐節」(Tofu Festival)為主題,號召以烹飪豆腐為主題的食物策展,從豆腐沙拉、豆腐壽司、麻婆豆腐、海鮮豆腐煲……一直到滷豆腐干等將近兩百多種烹飪豆腐的團體加入,並展示各種與豆腐相關的產業及其附加價值產業鏈,諸如醬油、豆腐乳、豆腐沙拉醬等等。小東京區的豆腐節不但把美裔日人團結起來,增加族群認同感,而且以文化觀光的模式將東方文明中的豆腐文化發揚光大,在洛杉磯都會區動員不同族裔的人群到小東京區來參與市集和同樂,是非常成功的食物市集節慶。
在冰冷的壟斷型資本購物中心之後,恢復了人們在街頭上的各式文化市集活動,是再生和活化城市文化的重要策略。西方國家經歷了壟斷資本時期的超級市場和購物商場之後,終於發現這才是人間至寶。而我們的文化中本來就有這樣熱鬧又熱情的空間元素,應該好好利用發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