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即將科技起飛

文:孫瑞穗|圖:編輯部

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後,高雄火車站(又稱:高雄驛)在十九年後重返城市中軸線上。座落典禮在9月25、26日盛大舉行,高市府請來在地光雕科技團隊,和雲門御用設計大師王奕盛一同操刀,以高科技影音形式在暗夜中投影在被移回原址重達2,500公噸的高雄願景館上,宣告一個屬於高雄科技時代的開始。

這個啟用於1941年的高雄火車站,在日據時期車站完工的當時正是一戰後日本勝利而大肆政治擴張和經濟發展的時刻。模仿日本皇室的帝冠狀屋頂,正面看來正是一個「高」字,內部仿造當時最紅火的西式古典建築樣貌,看起來十分典雅。日本人蓋火車站就是為了殖民發展,當年火車軌道所經歷的地區,沿途幾乎等同於政經開發的軌跡。戰後臺灣工業發展重城輕鄉,導致高雄的高等人才外流北漂,離鄉遊子返鄉進出都得經過這座火車站,它充滿了南方城鄉移民的記憶。如今已三鐵共構的火車站再次重返原址,自然有其歷史與空間上重重疊加的儀式性意義。

高雄老火車站挪移慶典最大亮點「璀璨願景光雕秀」是由曾製作澳門光影節的高雄在地光雕技術團隊,以及劇場影像設計翹楚王奕盛共同操刀,結合高科技投影技術重現市民過往珍惜的記憶,在願景館的牆面轉化成令人驕傲、璀璨的光之軌跡。

戰後高雄第一次大建設發展就是「十大建設」,且正是建設最集中的重工業城,舉凡煉鋼廠、煉油廠或造船廠等都集中在這裡。它的發展動力和軌跡因而一直都跟國家重大產業建設息息相關。可惜的是,90年代中國崛起造成亞洲城市跟著崛起的時刻,在臺灣亞太營運中心政策中位居要津的高雄,卻因戒急用忍未能成功對外開放發展,造成了原本是亞洲前三大港的高雄港快速衰退,且一衰退就是二十多年。如今通過火車站原址的校正回歸,高雄似乎又有了一種振衰起飛的企圖心。

這座曾經歷大建設榮耀和經濟奇蹟的工業城,在全球遭逢疫情衝擊和中美貿易戰的斷鍊危機之後,臺商為了避險而紛紛回臺投資,在全球和亞洲區域分工中又有了新的地位和機會。加上國家宣示「大南方大發展計劃」的政策紅利,造成像是國巨、智崴、日月光及護國神山的台積電等大企業願意到南部投資設廠,也為南高屏的城市轉型帶來了莫大的契機與助力。而由國發會和經濟部協力規劃投資的臺南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橋頭科學園區和亞洲新灣區等新創園區,形成了高雄未來的科技走廊,它將使得這座重工業城有機會徹底翻身轉為和半導體、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電動車和智慧機械相關的高科技城市。2022年後,也將因為新創科技產業聚落的成形而帶進大量新興科技人才與社群,徹底改變這座城市的人口結構。屆時,高雄不再又老又窮,它將變身高富帥的科技城。

但變身科技城的高雄,未來仍需要面對幾個大挑戰:

  • 高科技產業如何與在地社群、生活與服務連結,才不會只停留在另一種高科技型的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如何不只是提供免費的水、電和高等人才,而能使得高科技的產業和在地生活產生具體的、內生的連結服務或主題發展,進而產生產業的群聚效應,號召更多具有創意的地方創生行動,創造在地更美好的生活品質。甚至,科技產業要如何與在地的大學教育整合,才能創造正向的人力循環等。事實上,自從疫情和中美貿易戰的衝擊造成臺商返臺投資之後,許多臺商撤資的中國和美國科技城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民生凋敝和房地產崩跌慘狀,高雄應該避免重蹈覆轍,而能事先預防這種外在而非內生的投資行為。
  • 大建設和大投資固然是好事,但也要避免製造貧富差距過大的弊病。尤其是在高雄這種原來是工業城市,它仍有許多傳統產業和農業人口,需要更均衡的發展政策。當然,也因為這座城市曾有過多中產式的城市建設未能顧及到中低階人民的生計與生活,造成產業嚴重外移和衰退之際,人民開始自力救濟,發動民粹運動來爭取快速致富的機會。過度操作的民粹運動造成城市發展的停滯,人民互相仇恨怨懟,重複選舉的舉辦而浪費時間和資源。
  • 最後是大建設所耗費的經費,造成城市政府嚴重的赤字預算和負債。它讓我們思考到地方政府財政自主的問題。筆者曾提過,都級政府的設計過於急就章,在城市發展權上並沒有太多機制的設計,導致城市的財政權缺乏自主性,多仰賴中央統籌分配款的發給。當高雄企圖翻轉城市產業和建設,勢必就要花費許多建設的經費,年度的統籌分配款是遠遠不夠用的。久而久之,這種寅吃卯糧的赤字預算則容易引發政府財政的崩潰。因此,如果都級政府真正想成為發展引擎,那就必須增加都級政府的發展權限,針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做重新的設計。包括:稅收分配權、自創財源權、以及彈性治理權等。

總而言之,高雄要從一個又老又窮的工業城變身為高富帥的科技城,除了大力建設之外,還必須徹底改頭換面,在體制上勇於改革。諸如上述的科技在地化、減少貧富差距以及增加財政自主權等三大課題上進行制度創新才行。同時,正如滅火器樂團在車站挪移座落典禮的主題曲《高雄驛起飛》中的歌詞所言: 「海風吹呀吹,高雄準備欲飛,飛向未來對全世界,展現咱的美麗。」高雄政府也必須一改過去太過保守對內的發展形式,放開手腳,把握新時代所給的發展條件,在中央、地方和企業協力的前提下,奮力張開雙臂投入新世界和新亞洲所給的轉型契機。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