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塑膠垃圾激增 防疫指引疏漏最大原因

文:蘇穩中|圖:編輯部

塑措施因為疫情的關係,餐廳不能內用,餐飲只能外帶的影響,一次性用品尤其是塑膠袋、外帶餐具容器的數量爆增,尤其是在疫情警戒下的部分縣市。根據臺南市環保局統計,今年5月較去年同期比較,平均每日資源回收量增加16%約16公噸,6月更攀升,與去年同期相比每日爆增30%約31公噸。南投縣環保局說,疫情三級警戒宅在家,餐飲業不得用內,外送、外帶量大增,紙類及保麗龍等回收餐具暴增,部份民眾又未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使得垃圾量明顯增加。

不只臺灣,全球也是同樣情況,麻省理工學院(MIT)新聞網近期報導,該校的一項研究顯示,疫情為美國帶來的醫療垃圾可達到每天數千噸,其中多數是一次性口罩。疫情不幸讓塑膠製品需求大增,導致垃圾量激增,臺南市政府因此不得不改變作法,由環保局調度壓縮車支援,將紙類、塑膠類等置入壓縮艙壓縮,載到回收場後再行分類。這次疫情讓國人日常生活改變,而垃圾量增加不只可能縮減焚化爐使用年限,而減塑措施的減緩,以及塑膠大量製造也可能造成暖化問題更嚴重。

臺灣尤其首當其衝,未來甚至可能沒有冬季可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中研院與科技部、氣象局等單位合作,利用

IPCC報告評估臺灣未來氣候變遷狀況,在最劣情境下,世紀末臺灣夏季從130天增為210天、冬季甚至從七十天變為零天,「完全沒有冬季的情況最早2060年就可能達到」。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更表示,依據臺灣歷史觀測趨勢,若看年平均溫度,臺灣110年來溫度上升1.6度,比全球平均1.07度還要高,「臺灣比人家還要熱」,且近幾年溫度上升非常快速,在全球暖化狀況下,可以感覺到夏天愈來愈長、冬天愈來愈短。

臺灣未來恐無冬季

其實,臺灣暖化速度高於世界平均,除了臺灣是塑膠製造大國外,離不開全世界各國大量使用塑膠製品有關,而塑膠製品就是氣候暖化的元凶之一。根據國際環境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簡稱CIEL)等跨國機構所做的「塑膠與氣候:塑膠星球看不見的代價」報告,塑膠與石化產業迅速成長,會加速塑膠產品對氣候的負面衝擊,危及全球社群讓暖化保持在升溫1.5°C以下的努力。

塑膠生產與溫室氣體息息相關!該份報告採集塑膠用品從化石燃料開採、煉油、生產、廢棄到焚化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數據並估算:全球在2019年用來生產、焚化塑膠所製造的溫室氣體,高達8.6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17座臺中火力發電廠全力運轉一整年的排碳量。如果人們製造、使用塑膠的方式仍不調整,到2050年,塑膠產業溫室氣體排放將成長到28億噸,相當於295座500兆瓦(MW)燃煤電廠一年的排碳量,也可相當於56座臺中火力發電廠全力運轉一整年的排碳量。整個塑膠產業因為製造和廢棄所累積的溫室氣體會達到56億噸,占了地球碳排放額度的14%。

該報告認為,國家層級至於全球層面的一次性塑膠禁令顯得當務之急,包括:終結一次性與拋棄式塑膠製品生產;不再開發新油田、天然氣田和石化廠;推動零廢棄社區轉型;制訂更有企圖心的各領域減排目標,包括塑膠製造業。單一國家可推動,但要有成效仍需要跨國戮力合作,才有辦法達成真正減塑拯救全球暖化。

臺灣中南部夏季因西南氣流導入常有連續數周的強降雨,不只影響正常經濟活動更損害最易傷害的農漁業發展,近來許多研究皆顯示,這種突發性強降雨,與暖化可能也離不開關係,正視暖化也抑制暖化,臺灣動作仍顯過慢,尤其疫情又讓塑膠製品大增,也讓暖化現象恐怕得不到緩解,塑膠大廠台塑日前宣布,2025年起,台塑將停止供應保鮮膜、塑膠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空出的產能將轉拓銷窗框、醫療級針筒等耐久型及利基型產品,全面升級轉型。

外界更期待台塑能說到做到,此外,臺灣約150餘家量販店和百萬家中小企業,推估每年約有三千公噸以上的廢棄包裝膜產生,這些廢棄物無分類就直接丟入焚化爐焚燒。這些廢棄包膜從製造到廢棄焚燒,碳排放也十分驚人,不過塑膠工業中心也看到這個問題,打算利用回收商所回收包裝膜,重新造粒改質和分級材料,調整材料加工性,協助業者實際應用於電子包裝殼中,後續仍可回收再利用,延長材料應用生命週期。

不論台塑、或塑膠工業中心推出的減塑措施也好,如何有效減塑,還是政府的心態問題,這次疫情讓國人塑膠量使用大增,為何無法減塑,最大問題在於政府對於疫情警戒下的餐飲指引疏漏了減塑理念,這是最大原因。如果政府能在疫情中積極提倡環保,與企業合作落實減塑,甚至嚴格限制國人外帶餐飲,應使用非一次性餐具等作為,也許可讓國人養成,在生活中逐漸形成使用環保餐具的習慣,可惜的是,政府沒有這方面的遠見,疫情下的臺灣除沒有達成減塑,也讓國人更因大量使用塑膠製品,恐怕更處於氣候變遷的威脅之中。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