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藍承認蔡兩國論 國民黨不要鴕鳥心態

文:蘇穩中|圖:編輯部

英文總統國慶文告提出「四項堅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臺灣人民的意志。她說,這四個堅持,是臺灣人民給我們的底線,也是我們的最大公約數。

蔡英文任內首度在國慶文告中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彼此互不隸屬,有輿論認為,這是蔡英文版本的「兩國論」或「一邊一國」,「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坦承,從一個角度,蔡英文敘述的是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有15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而多數國家承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過趙少康回到中華民國憲法宣稱,這兩國國家的憲法都不承認對方是主權國家,只要雙方都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算互不承認對方,也都能將就過去,勉強相安無事。自從十八世紀民族國家興起,主權便是民族國家的主權概念,再到憲政主義蔚為風行時,國家主權也以憲法主權為其內涵,再形成國民主權,也就是主權在民的概念。

一邊一國

事實上,根據部分學者認為,中華民國憲法擬制的法理主權範圍,雖然同時涵蓋中國和臺灣,但另一方面,基於國民主權原理,中華民國憲法的有效實施法域則僅限於中華民國有效支配的臺澎金馬。

若再基於「憲法主權」,臺灣的中華民國與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各自有其有效行使的憲法,均符合「憲法獨立」是國家主權之形式條件,兩岸亦各自在國際社會中行使其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兩岸政治定位的事實描述應該是:兩岸是各自擁有不同憲法秩序(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對等的、互不隸屬的兩個政府,對外則各自代表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國際社會活動,各自行使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

此外,中華民國憲法更在增修條文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增修本憲法條文」云云,言下之意即將自由地區臺灣與大陸地區區隔開來,賦予中國大陸個別獨立的法律體系,而默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統治中國大陸的事實政府,反過來亦暗指中華民國的事實主權,或現行憲法的法域僅限於臺澎金馬,未經中華民國國民依憲法程序之同意授權,不得向中國回復或延伸。

簡單來說,主權概念的特質,是由作為政治實體的國家來體現的。不過,「中華民國」或「臺灣」,其實都尚未完成其法理主權與事實主權的統一,有學者認為,若以兩者的法理與事實主權統一見解在於,通過修憲或制憲,明訂中華民國臺灣的國家領土為臺澎金馬,法理主權即集中在臺灣,使事實主權升格為法理主權。

但是,中華民國臺灣領土的明確化,亟需透過修憲或制憲程序來實踐,若以目前國內政治情勢,及修憲程序難度來說,所謂事實與法理主權的辯證統一,在國內仍有相當嚴重分歧,就有媒體提到,過去一年民進黨立委雖有提出三件涉及臺灣獨立的修憲案,喊話刪除國家統一、拚臺灣入憲,但目前不是主動撤回,就是被退回程序委員會擱置,讓修憲等依舊只聞樓梯響。

憲法時刻

此外,修憲更屬於高難度政治工程,根據相關條文,修憲須經立法院立委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就算修憲案出得了立法院,在公民複決這關仍有965萬同意票的門檻,比蔡英文在2020總統大選獲得的817萬票還多。

政大教授李酉潭指出,高門檻是2005年修憲改的,但當年的任務型國代選舉的投票率23.35%,卻修出一個人民幾乎沒有權利修改的憲法,這個正當性有問題,他認為可以透過大法官解釋,做出另一個解套。不過,執政黨傾向降低修憲門檻,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就曾提到,修憲公民複決門檻應該要降低,畢竟立法院各黨團都無法單獨修憲,仍要政黨合作,立法院仍可以做到修憲把關的責任,因此主張人民複決投票要降低,以利提升修憲通過的機會。

由於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文告莊嚴提到,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便間接揭露出國民主權原則的中華民國領土僅止於臺澎金馬,雖未明言動到憲法本文,但已無形高舉「憲法時刻」了,蔡總統應該在第二任總統任期,更加積極領導憲政改革,雖然困難仍須從事,不只是總統的責任也是義務,且追求事實與法理主權的辯證統一,將是未來臺灣人民必須要緩步前進的道路。

當蔡總統清楚提到兩國互不隸屬,呈現出已顯眼不過的事實時,戰鬥藍趙少康卻說蔡是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叫板,用中華民國來刺激中共,可是當臺灣主流民意趨勢已經逐漸認為對岸是一完整國家,也認為臺灣政府並非中國一個地方政府、或一個省份,趙少康的犬儒心態,實不配戰鬥藍這種稱謂,國民黨該跟戰鬥藍共同戰鬥的,不是幻想過去黨國榮光,而是貼近臺灣主流民意,勇敢說出兩國互不隸屬,因為憲法時刻來到的政治情境與歷史條件,與國民黨的黨國榮光時代,已經完全不相同。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