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只吃韓國魷魚 卻不能打國際橋牌?

文:台灣獨家傳媒智庫總顧問 張益贍|圖:編輯部

近Netflix 原創的韓國網劇《魷魚遊戲》在全世界爆紅,根據流量監控網站FlixPatrol統計顯示,魷魚遊戲開播以來來,在全球超過80個國家拿下收視冠軍;Netflix股價日前甚至因此衝上613.15美元新高,韓國相關影視製作公司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許多網友紛紛感嘆為何「韓國能?臺灣卻不能?」,資訊界教父施振榮感嘆的說:「韓國是二十年前由政府與大企業投入很多資源在這方面,是需要時間與企圖心,過一天算一天,是沒辦法有好的表現。」

負責影視發展的文化部長李永得則回應:「相信只要有好的環境、通路、人才可以拍出更好的作品。」果然是「過一天算一天」的官僚式回應,文化部不但沒有針對臺灣影視環境全盤檢討,沒有對未來影視發展的發展企圖,甚至任由臺灣影視產業自生自滅。近期另一個在網路爆紅的臺灣政治劇《國際橋牌社2》發行所面臨的困境,就是政府積極不作為甚或打壓的案例,逼使其走上「獨立發行」的道路,整個過程其實就是臺灣影視發展困境的縮影與可能答案。

贏韓國只能靠民間?

臺灣影視在三十年前在亞洲絕對是首屈一指,而且後來的「臺灣新電影」運動,更是帶一整個世代電影新觀念,培養無數的國際名導。所以不能說臺灣缺乏人才,而是在這二十年來面對「韓流崛起」以及大資金投入的「陸劇侵略」,政府並沒有意識到面臨外在危機,去引導政府及企業資源去建立完整的電影產業鍊,導致如同橋牌社製作人汪怡忻所說的業界日常:「編劇罵導演亂改本,最後導演拍爛要編劇背鍋;導演罵編劇不用功不做田野,寫那什麼雲裡霧裡的爛劇本,導演編劇一起罵製作公司無良壓榨,黑心奸商,製作公司罵導演太感覺良好不受控,編劇來亂搞。」缺乏制度、資源及健全財務管理的生產體系,使得「導演、編劇、製作」這電影生產體系的三大核心,彼此「弱弱相殘」!而文化主管機關則是冷眼看待,前陣子瞿友寧導演抄襲劇作家鄭心媚作品一案,文化部的不聞不問就是標準的官僚作風,讓你們彼此鬥得越厲害,就不會把矛頭指向政府身上。

政府的影視補助機制同樣沒有「整體性」、缺乏「商業性」和建立影視產業的「企圖心」。補助經費散落在文化部、文策院及各縣市政府,完全是以官僚運作的便利性做規劃,而每個補助案的最高金額根本不足現在拍攝一部國內市場小成本電影的三分之一,更遑論要打入國際平臺了(魷魚遊戲一集成本六千萬,就超過臺灣一部電影的預算)。而近來臺灣最大手筆的預算就是公視製作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和《斯卡羅」,前陣子天橋也傳出特效後製部分由中國公司製作的爭議,雖然後來證明是韓國公司所轉發,卻同時也證實了臺灣目前影視製作遠落後於韓國,但兩部龐大的製作預算的大片拍完之後,到底為臺灣影視產業留下什麼?還是如同被拆掉的「中華商場」一樣消失不見?

相對於臺灣落伍的政府補助及審查機制,韓國早就導入「商業性」的獎補助模式,只要企業投資的韓劇在海外市場爭取到的資金,韓國政府就相對補助一定金額。這樣的補助模式也讓國際大平臺業者更願意投資韓國以爭取補助降低成本。但臺灣文化主管機關還是老套的官僚邏輯,不思如何運作政府權力來保護國內影視文化產業,去協助業界和國際平臺業者談判國際上架權,甚或要求以「落地權」換取平臺投資國片,卻編列每年七億預算去建構「Taiwan+」國際影音頻道,無視網路的特性不在「平臺建構」,而在「流量創造」,每年花七億去建構沒有流量的平臺,還不如直接補助國際平臺業者投資臺灣影視!

政府不幫忙就算了,還對業界還處處打壓,進行「另類」的言論審查權。《國際橋牌社2》的首發過程就遭遇同屬公廣集團的華視以「史觀不正確」等莫需有的罪名扣帽子。在國際平臺擔心中國反彈,國內平臺沒有足夠資金買片,政府冷眼對待打壓的惡劣環境中,只得靠「獨立發行」的創新模式,透過長期經營的粉絲,支持國片的民眾和優質製作的口碑傳播,在網路上殺出一條血路!為影視產業開創了一條可行的商業模式。

臺灣影視產業要「轉大人」,也許只能靠民間的資金、產業界的製片、導演、編劇、技術人員團結起來一起思考、共同創造!

推薦閱讀:

《國際橋牌社2》請點選以下聯結:shorturl.at/gszN8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