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是什麼?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執行力的呈現指的是貫徹的意志與實現。對個人而言,就是規劃生涯的完成力;對團隊而言,就是推進目標的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就是達成績效的經管力。對於所有強化現代創業管理的相關能力,從領導力、策略力、管理力、經營力、創新力、獲利力、組織力、解決力、溝通力,最後萬流歸宗落實由「執行力」一統天下。 因此,不論是一項個人任務的推動,或是一整個公司目標的達成,抑或是一個家庭或是團隊的運作,執行力的展現,都是現代成功學的重要關鍵能力。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凡事貴在身體力行,與其空口說白話,不切實際,不如化為行動去實踐,任何事情「說得好,不如做得好」。俗話說:「人生有夢,築夢踏實」,每個人都想要美夢成真,但是如果光說不練,永遠成就不了大事。身體力行腳踏實地耕耘才是王道。然而,什麼是身體力行的最佳佐證呢?根據統計,80%以上的千萬富豪,都曾經身歷其境地做過業務員,不僅銷售商品也推銷自己。而且更進一步根據可靠的資訊顯示,90%的CEO來自財務與銷售崗位,這背後真正的原因耐人尋味。比爾·蓋茲(Bill Gates)經常在公開場合不諱言他的成功哲學,不在研發電腦的專業技能,而在於他是一位成功的業務員。他專職銷售微軟的產品,長達六年之久後,才開始接手從事微軟(Microsoft)內部的管理工作。蓋茲的業務員哲學,造就當今最成功的富比士雜誌榜上的首富身分,換言之,執行力引領創業成功的典範,就是實踐實現自己心中的業務夢想。
有執行力的公司一定具有追根究底的文化。經營之神王永慶一手打造的台塑王國的奮鬥傳奇,常常自豪掛在嘴邊的,就是追根究底的台塑企業文化的精神,重點在強調落實執行力的管理哲學。現任長庚大學校長的湯明哲教授,談到企業管理中執行力的意義,他認為管理學院培養高階經理,除了是具有思考能力的最佳thinker,還要是能做事的doer。一家成功的企業,30%靠策略,40%靠執行力,剩餘30%就是運氣。因此,執行力在整個管理系統的運作上來說,還是占比最高以及最需要強化的關鍵能力。
如何才能提升執行力?執行力就是「做有結果的行動力」,這個包含了兩個重要元素:行動力以及結果。沒有結果的行動力,不是真正執行力的呈現,只有結果加上行動力才能構成一個人的執行力。《執行力的修練》一書中提出透過達成四項紀律,來說明執行力的提升效益:「鎖定至關重要的目標」、「從領先指標下手」、「設置醒目計分板」、「落實當責」等有系統地聚焦資源在最重要的地方,點燃團隊的熱情,就有機會達到任何的目標。以下分別說明如何推進這四項紀律:
紀律一:鎖定極重要目標,把全部的心力集中投入關注一個極重要的目標。
紀律二:從領先指標下手,辨識出影響較大且必須執行的領先指標。
紀律三:設置醒目計分板,簡單的表格,讓執行者追蹤自己的進度。
紀律四:定期的落實當責,成員彼此對自己、對團隊的承諾當責。
企業的執行力是一個系統、組織和團隊三者合而為一,呈現有效益的成果。領導者對於成果的解讀,有兩派不同的看法,商業上的工作,一般來說是以結果論,過程好壞不論。比方說,來自上司交代的一項任務,無論過程千辛萬苦、勞心勞力、費盡心思、甚至搞得人仰馬翻、精疲力竭,如果最後結果是失敗的,那麼一切都沒有意義。另一派說法,則是享受過程的人。也有人就算失敗也不在乎,只要過程可以獲得什麼,就值得了。經常聽到許多大企業中胸襟寬闊的領導者們,對於失敗的執行力,反過來安慰部屬們,我們雖然沒有賺到實質的利潤,但是至少繳了高昂的費用學到了寶貴的一課,作為下次修正做法的參考。
重視結果的滿足或是享受過程的快樂,常常無意中透露出一個人生命轉折的軌跡,有一位退休的職業女強人,這樣形容自己以前非常令人稱羨的工作執行力, 「我的日子每天總是匆匆忙忙地,時時刻刻在衡量每一筆錢的經濟效益與時間成本值不值得?效果與效率好不好?」結果導致她把這種習性自然地帶進家庭生活中,就連先生及小孩上廁所、吃飯、看電視的時間,都講求效率與快速,全部的家居生活,也瘋狂地以目標導向的KPI量化管理,強調投入及產出的C/P值,這種高強度結果導向的目標管理,逐漸讓她變成孩子眼中不可理喻的虎媽,老公眼中不再溫柔的陌生人,更確實影響到日常生活每一個細節層面,最明顯的變化是,曾經熱愛烹飪的妻子,覺得再做那些需要耗工費時的柴米油鹽瑣事,是一種戕害她職場生命的元凶,一夕之間價值觀改變,不值得再涉入這種低產值平庸的生活勞動工作。因此往昔平常平靜平順的家庭生活,變成阻礙成長的絆腳石。換言之,這位女主人失去了享受「過程」的能力,時時在衡量與計算結果的效益。
古諺語:「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雖然執行力強調有良好結果的行動力,但是權衡工作與家庭的條件不同與目的性不同,所以清楚分辨自我角色分際,才能讓執行力不致於汙名化地被濫用。這才是執行力最好與最正確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