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狼性還是人性?

文:魏梅金 博士|圖:編輯部

業想成功一定要具備「狼性」嗎?有「狼性」沒有「人性」的企業能夠持續嗎?因為這個答案,不容易簡化解釋清楚,所以,我們先從以下這個案例,來嘗試瞭解狼性與人性之間的差異。

十八世紀初期,澳洲脫離英國成為主權獨立國家,那時澳洲地廣人稀,百廢待舉,英國政府鼓勵移民澳洲,但是國民卻興趣缺缺。據說這時候英國政府,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這樣一來,既可以解決英國本土監獄人滿為患的問題,同時也增加了澳洲的勞動力問題,還有另一方面,英國本土可以「清零」,因為他們認為把壞份子都送走了,英國就會變得更美好了。

英國政府雇傭私人船隻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政府發現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政府官員絞盡腦汁,想降低罪犯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員上船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變換付款方式根據上船的人數付費,改為根據下船的人數付費。船主只有將人活著送達澳洲,才能賺取運送費用。新政策一出爐,罪犯死亡率立竿見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後來船主為了提高生存率更在船上配備了醫生。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是利己的,每個人都有想賺更多錢的欲望,是引發人類積極進取狼性的來源。狼性之於英國政府與船主期初表露無遺卻一事無成;但是同時人性也有光輝的一面,英國政府把制度稍微一改,船主就竭盡所能,安全把人送抵澳洲,自己也可以賺取應有的報酬,成就雙贏的局面。所以狼性與本性兩者的好壞也是隨時而改變的!

過去十幾年來,我們經常聽到華人主管,期勉年輕的部屬,要具備狼性和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才能進入戰場贏得勝利。但是這些狼性,卻被過度的利益薰心的觀念,扭曲成為自己的人生不能輸人,要賺取更多的財富,彰顯成功的榮耀。那種基於恐懼、怕輸的狼性,其實是由辛酸與恐懼堆砌起來的海市蜃樓,一推就倒、不堪一擊。當社會普遍存在這種價值觀之後,自然形成企業的偷拐搶騙惡習,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找賺錢的捷徑,也因此帶壞了整個社會善良與平和的氛圍。

因此,狼性職場說與創業說,經過這些年的激烈試煉之後,引來許多新一代年輕人的反感,他們反思自己的存在價值為何?是老闆賺錢的工具?或是變成金錢的奴隸了?當這些年輕人再度面對目標與競爭時,他們反而選擇「躺平哲學」的價值方向,因為他們看到前方,彷彿是無邊無盡的職場爭鬥,與高度的金錢遊戲,所有生活、生存和生命的壓力,如泉湧般纏繞心頭,於是,他們寧可選擇躺平的次文化,來表述內心反感的態度,這是繼「喪文化」及「摸魚哲學」之後,興起的年輕人的處世哲學。

但是躺平並不表示不作為,而是另一種更加豁達的面對事業的人生態度的認知,他們選擇量力而為,拒絕加班、放低目標、降低欲望,著眼於可以輕易達成的目標,而不好高騖遠,不追求空泛的社會價值觀的認同目標,回歸自身,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走長路,也就是人性中回歸正常的工作與思考的路徑,創業的過程,不正也就是需要走長路,而不抄短線走捷徑嗎?

創業不能以狼性抄短線來管理,反而需要以人性化的思維來推進創業管理,什麼是人性化管理呢?也就是初創者必需要按部就班的,建構完整的企業經營的價值體系,劃分出什麼是該做的、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絕對不可以做的?然後做成紀律與規範,向企業全員推廣,最後形成企業內上上下下一種共識與認知的經營方向,這些內涵包括:

  • 認識我們現在身處哪裡?(定位)
  • 未來要去哪裡?(願景)
  • 路要怎麼走?(使命與價值)
  • 中間有那些陷阱?(風險)
  • 競爭互動後的變化?(策略)
  • 隨著時間的變化?(對策)

人性化管理的規範,古今中外的優良企業皆昭然若揭。一直以來經營企業都遵守「三好一公道」經營理念,(三好就是服務好、信用好、品質好,一公道就是價錢公道)的前統一企業集團的總裁林蒼生,他在一場演講會中談到:企業經營就是一項沒有終點的馬拉松競賽,是一場優勝劣敗的無情淘汰賽。任何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總有其背後努力的足跡,即使在一片不景氣聲中,卻依然存在「賺錢」與不斷成長的企業。顯然一個成功的企業總有其共同的特質,大家都知道「愛拚才會贏」,現在不妨改成「拚對了,才會贏」,因為完全掌握到成功的要訣,才能在競爭的激流中穩操勝券、脫穎而出。「拚對了」這件事情,也就是本文所談捨「狼性」與就「人性」管理的差異!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