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的異中求同 對兩岸發展更有利

文:陳建安 副教授|圖:編輯部

麼是異中求同?簡單地說,就是找到雙方的最大共同交集。若以閩南文化為兩岸交流的基礎,兩岸在閩南文化中的「文化接近性」,目前可能是比血緣宗族更具有說服利的共同性,畢竟兩岸隔海分峙超過五十年,許多血緣親屬關係,似乎都比不上日常生活中的風俗習慣或民間信仰等文化傳承來得直接。但是,這僅僅是兩岸異中求同裡面的「同」,若要涉及兩岸未來有機會持續發展的話?撇開兩岸政治制度與體制的差異不談,兩岸還有甚麼明顯的「異」呢?

異中求同,不能只看同,更要瞭解不同之處,然後找到可以說服彼此的原因與理由,才可能異中求同。例如:大陸許多節慶日期與臺灣不一樣,除帶有政治色彩的某些節慶,例如:國慶日、建軍節等。但,仍有某些兩岸叫法一致,但慶祝日期不同的節慶,其中以兒童節、父親節與教師節等三個節慶是最明顯差異。臺灣父親節是8月8日,取其諧音為爸爸節;大陸父親節則採用國際父親節日,是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採用西方與國際慣例;臺灣兒童節是4月4日,大陸以6月1日的國際兒童節為主,主要是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Lidice)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等。另外,臺灣教師節是9月28日,以孔子誕辰紀念日當成感謝老師們辛勤工作與有教無類的付出:大陸教師節則是9月10日,是在大陸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作出決議,訂為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各級學校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所以當新生入學開始,即要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不過,兩岸對於教師節日期的頒定與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將10月5日定為世界教師節,均有所不同。

除上述差異外,仍有日常生活中說話用語的明顯差異,即便兩岸交流將近30年,仍讓兩岸人民困惑,例如:你對我感不感冒?你感覺窩不窩心?還有,你們例假日都在做什麼?等等。注意,對臺灣人民來說,我對你感冒,代表我討厭你;但對大陸同胞來講,你對我感冒,是你對我感興趣;同樣地,在臺灣,窩心代表溫暖、暖心;在大陸則代表煩心、糟心;更尷尬的是,千萬不要問女同事、女同學,你們例假日都在做什麼?在大陸,例假日是指月經來的那段期間。還有,「貓膩」這詞在臺灣的說法是鋩角(臺語用法);退一萬步來說,臺灣只要退一步說即可。有人認為,目前對兩岸關係發展,這些都是生活小事,不值得一提;但,這些小事若能讓兩岸人民彼此生活與日常認知一致,應該可以從文化認同上,找到對兩岸發展更有利的途徑。

如何不帶有色眼光、不以政治色彩去把兩岸的「差異求同」呢?異中求同是肯定別人,接納別人的意見,能在別人意見與想法當中找到你需要的部分,從而與不同的人建立任何方面與關係的交流,而不要侷限自己眼光與想法。在發展兩岸關係之前,請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大陸是否是臺灣在地理上最接近的區域、大陸是否為目前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陸是否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廣大市場、大陸是否在文字、語言與生活細節上,跟臺灣比較接近?當認真仔細思考這些問題後,能否會比較體諒那些生活在大陸上的臺商、臺師與臺生呢?還有在螢光幕面前,你們所熟悉的臺灣藝人呢?不要一味去指責那些為自己、為家人努力的大陸臺灣人,反而要回頭思考,為何在大陸生活與工作的臺灣人地位,就遠不如在美國、日本其他地區的臺灣人呢?

政治上的「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在某些程度上是為遂行某些政治目的;但是從文化角度上去「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則是實實在在地去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不二法門。從1992年「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簡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頒佈以來,迄今也將三十年時間,在這期間因為商業與求學的雙向往來、大陸或臺灣新娘的嫁娶關係、甚至兩岸藝人在媒體曝光與影視作品參與露出等,已經讓兩岸人民對某些日常生活文化的異與同,逐漸沒有太大差異,其中最明顯的是簡繁體字的互換以及飲食習慣的差距,幾乎不見。文化是細微的,但是影響是巨大的。不管兩岸關係未來在政治上發展為何?但對於兩岸從地緣關係與前期雙方的努力來說,兩岸扣除政治因素,已經是無限接近彼此的生活,即便有些差異,這些差異是否可以如同上述所言,不帶政治或有色眼光去處理,似乎會對兩岸人民會更加美好一些?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