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灣民眾的「臺灣人認同」快速上升,而「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和「中國人」的認同則明顯下滑,而在臺灣人認同中,又以閩南族群的表現特別強烈。這種民意趨向不僅讓人費解,更讓兩岸關係面臨嚴重挑戰,畢竟大陸官方所強調的「兩岸一家親」與「兩岸同源同種」呼籲,是來自兩岸的最大公約數「閩南文化」或者「閩文化」。但殊不知,在臺灣有超過七成的閩南族群,在兩岸深厚血緣和文化淵源基礎下,居然產生與大陸官方所認定的「同源同種」的不同認同。
從「文化接近性」視角與地緣關係來說,閩南文化確實是臺閩間共同文化根源,其中包含:語言、習俗、民間信仰等,閩南文化包含著兩岸人民共有傳統、歷史、文化、記憶等。筆者長期在大陸出差、工作,在北方省分交流時,每每遇到會說閩南語的大陸朋友,總感覺有股來自血緣的友好,甚至會對這些與我們說話腔調類似、生活習慣相仿的大陸朋友,進一步交往與互動,這就是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兩岸因長期分治的結果,兩岸人民的文化認同難免會因為差異的政治或者其他外來文化而有所改變;加上,過去臺灣長期受到日本與美國文化影響,並透過媒體放大效果,讓臺灣地區的閩南文化,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臺閩文化」。兩岸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不是固定不變的,認同往往因為生活經驗和歷史記憶「持續不斷的形成與轉變」而出現分歧。
當然,部分專家學者會把兩岸最大公約數的閩文化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歸咎於政治因素操作,並認定歷經分治數十載,臺灣新一代教育以「臺灣主體意識為重」的方向,雖在馬英九先生打算調整課綱,拉高中國史比重下,近期又在蔡英文執政下,不僅大幅度降低中國史比例,更拉高臺灣史內容所致。筆者雖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但不能反對的事,臺灣新一代在個別政黨刻意的教育內容環境影響下,對閩南文化認同是否因此解構,逕自形成深具臺灣特色的「臺閩」文化,最後導致兩岸最大公約數的消失,進而各自形成不同文化特質,這種可能性是極大的。當然,兩岸在泛政治語言下,各有各自立場,刻意去拉開或緊縮閩文化這個公約數,都是無可厚非的。
撇開因政治因素產生的不認同或差異不論,在疫情前,臺灣民眾最常旅遊、尋根謁祖、文化交流的區域,大陸的江蘇昆山或上海北京並非首選,而是跟臺灣有同樣文化淵源、同樣生活習慣的廈漳泉(閩南地區主要包括廈門、漳州與泉州)。畢竟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信仰,如:媽祖或關聖帝君崇拜等,這些多數神祗崇拜習慣均源自閩南沿海地區;加上閩南地區飲食習慣、說話方式與閩南族群的熱情,都讓人身處在閩南環境下,備感溫情。筆者亦曾經跟不少朋友提過,福建省是對臺灣人最友善的地區,而閩南更是福建省最適合臺灣人生活的區域。正因如此,中國大陸方面並未放棄「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仍然希望透過加強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希冀藉由臺閩與閩南間的文化接近性,增強並恢復兩岸對閩文化的最大認同。
兩岸看待閩文化這個最大公約數,雙方都應認清楚,目前是「甩不掉,也合不了」。甩不掉,臺灣必須承認,超過七成的閩南族群祖輩血緣、生活習慣、民間信仰,甚至歷史傳承,確實來自中國大陸的閩南地區,不是用政治切割就可以一刀兩斷。政治人物,甚至政黨不該為一己或者一黨之私,就不負責任地把完整歷史檔案與文化淵源當成可以隨意擺弄的政治手段;同樣地,合不了,因單就以過去閩南文化實質內容當成促進兩岸一家親或兩岸統一的主要基調,忽略臺閩已經參雜許多外來文化與臺灣本土內容時,可能會讓各種互動與交流事倍功半。大陸若不正視這種變異,可能合不了,甚至會有負面效果。筆者期待兩岸雙方善用閩文化這個最大公約數,讓兩岸在文化交流過程中,取得更多共識與經驗,而非政治陰謀與指控,這點,至少讓在大陸打拚的臺灣人,可以更順心、放心與安心地在大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