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服貿黑箱,到330據稱突破50萬的凱道抗爭,不僅規模直逼八年前的紅衫軍倒扁,對立兩方在街頭與社群網站掀起的攻防,也是這幾年來抗爭運動中少見。如果說,因洪案而促成的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讓台灣公民意識首次覺醒,「反服貿」與「反反服貿」的各種辯論與爭鋒,就是這門民主課堂的模擬考,檢視的是彼此的公民素養,和對公眾事務的參與熱忱。
可喜的是,在這場模擬考中,我們看到了學生族群從大埔農地徵收案、反媒體壟斷案,到八個月來對服貿協議的監督開花結果,誤打誤撞命名為太陽花的這場學運,或許被許多曾參與學運的老前輩們批評不夠「野」、不夠衝撞,卻號召了更多成人走上街頭,行使自己的公民權。
可嘆的是,原本該為第四公權力的媒體,全在這次模擬考中潰不成軍。三月二十四日的行政院驅離行動後,「警察打學生看三立?學生打警察看中天?服貿救國看TVBS?服貿亡國看民視?」一類的揶揄,蔓延在各大社群間,人們對於媒體的認知,或許就如九把刀所說的:「(現在的媒體就只是)Youtube……是不是真的沒關係,有沒有視野沒關係,有沒有扭曲沒關係,只要能配飯就好。」
當然,很多媒體從業人員也在心裡吶喊,媒體也是個產業,不能自外於商業機制,電子媒體從整點到即時新聞,永遠在和時間賽跑!至於平面媒體,不只和同業競爭,還得和一年可以賣上一億個的茶葉蛋競爭!在這種前提下,討好群眾、下猛藥,似乎成了收視率、閱聽率唯一救亡圖存的方式?!
在反黑箱服貿運動、太陽花學運如火如荼上演之際,我們正為連月來製作的「公益是門好生意」專題收網。起因是從創世基金會到肝病權威許金川教授的肝病防治基金會,涉嫌買地炒樓的弊端不斷,加上近幾期對國外社會企業、福利企業的報導,讓我們不禁思考,一個好的初發心,究竟是為了什麼變調?因為權力、金錢而腐化?或是法令不夠完善所導致?
提出「公益是門好生意」這個扣問,不只是為了揭弊,更是為了挖掘更多台灣各角落默默付出的善心人士,就如同《獨家報導》過去幾期對公益廣告的贊助,雖然是杯水車薪,仍希望透過「揚善」,善盡媒體的功能,為這些人付出一點掌聲。
在為這個專題收尾之際,也因為這場風起雲湧的全民運動,讓我們對於這個專題的扣問,有了清晰的答案--一個好的初發心會變調,不只是因為當權後為權力所腐化、被利益給綁架,也不只是法令制度不夠完整的問題,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你我的「漠視」!
因為漠視,讓我們投了票,就自認為盡了公民義務,只把偶一為之的公益投入,當成買「贖罪券」般自我就贖,絲毫不知對善行的輕忽,和對惡行的縱放,一樣可惡。也因為漠視,對於送上門來的訊息囫圇吞棗,在按讚、分享,頂多重新下個更標新立異的標題後,隨即把立場和情緒打包吐出,永遠不再反芻,更遑論平衡報導,或深入各方立場。
「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如果不希望自己,明天成為別人眼中的弱勢,網路上盛傳的這句口號,或許是這場運動後,最該銘記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