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落幕,屬於太陽花的效應才正要發酵。瑞士洛桑學院(IM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五月公布「2014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從去年十一名倒退兩名,國發會直指台灣排名下滑,主因是「政府效能」與「企業效能」六成屬於問卷項目,部分反映調查期間適逢太陽花學院,影響企業經理人填答分數。
一時間,「IMD排名退步,太陽花學運影響」、「台灣競爭力下滑,馬政府怪罪學運」、「政黨惡鬥,幾毀台灣競爭力」等聳動標題,佔據各大媒體版面。
海洋的另一端,被越南排華暴動波及的台商,截至五月下旬已達兩百二十幾家,損失達數億美元。政府在因應小組姍姍成軍同時,也不忘向越南台商殷殷招手,希望帶動另一波鮭魚返鄉。
翻出贏者圈
節節敗退的政府效能,和今年才登上國際版面的「因外交上的孤立,台媒傾向向內發展,對國際事務缺乏興趣」指控,在有線電視開放、平面媒體百家爭鳴的十數年來,或許猶如雞生蛋或蛋生雞的亙古謎題。
但對始終相信媒體應是第四公權力,對於擁有的這把權杖更應再三審之、慎之的筆者而言,卻不能,也不願甘心。
身為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競爭力報告之一,IMD今年在六十個國家中將台灣評為第十三,本該引起廣泛討論。從二○一一年得到最高名次第六名後,近幾年逐年下滑,的確值得借鏡。
評選國家高達一百四十八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的「2013至2014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更從十年前排名第四,到今年被評為第15名。
在這些報告原以名次進步作為「贏者圈」桂冠,退步作為「輸者圈」警訊的用意下,台灣近幾年的名次衰退,的確值得產官學界警覺。
但是,真正該警惕的或許是,台灣人被無能政府、腦殘媒體所摧毀的「信心」,即便這些世界級評鑑機構連年仍對台灣競爭力給予肯定,但因這些競爭力的成果,幾乎讓台灣人民「無感」,白白讓這些得以指引台灣在國際上一較長短的線索,成為不同意識型態鬥爭下的砲灰。
闖出競爭力
其實,綜觀兩份報告的排名,IMD前十大為:美國、瑞士、新加坡、香港、瑞典、德國、加拿大、阿聯、丹麥與挪威:WEF則是瑞士、新加坡、芬蘭、德國、美國、瑞典、香港、荷蘭、日本、英國。
榜單的常勝軍除了美國與德國等大國,新加坡、香港及瑞士、瑞典等國,人口都不到千萬,足見,國家競爭力的要素不在經濟規模,而在是否掌握本身的優勢,持續追求進步。
究竟,台灣的競爭優勢是什麼?以瑞士、瑞典等,由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歐洲常勝軍,加上工業基石穩固的德國,與近年製造業回流的美國,可得出兩組關鍵字:中小企業的活力,與製造業的創新研發。而且,這兩者還缺一不可。
就因為這兩個元素兼具,讓美國得以在2011年深陷金融風暴下,還能重拾IMD榜首寶座,而台灣也因此得以遙遙領先向來又敬又畏的韓國(韓國近五年都在IMD 20名外,今年倒退四名成為第26名),可見中小企業的整體戰鬥力,比少數大財閥可以撐起更長久的一片天。
美國的例子,或許對許多逐低勞力成本,始終在遷徙的台商來說,是個美好的經驗。畢竟,將經濟殖民的宿命,轉嫁到其他國家的美利堅帝國,已飽嚐產業外移後,對國內就業環境與內需市場的衝擊,開始另一波典範轉移。
在亞洲各國還受制於美、中的能源開採與航權爭奪,成為大國博奕的棋子與犧牲品的同時,是否還有淨土可以供台商繼續逐水草而居,當個經濟遊民,或許值得深思。
協助轉型創契機
但在自喜於優勢之餘,也必須以最嚴苛的態度自我檢視。畢竟,這兩項排名的更迭,固然和國際情勢的起伏、產業趨勢的移轉有關,非個別因素足以左右,但台灣自21世紀初在全球競爭力上突飛猛進,近幾年卻逐步下滑是事實。
政府效能不彰或許稍嫌籠統,光從央行近期公布的國際收支,金融帳連十五季淨流出,累計逼近新台幣四兆元,顯現台灣對於外資投資的不友善,及國內投資管道不夠暢通,讓中小型企業缺乏技術研發與行銷的子彈,轉型、成長為中堅企業。
前者,美國商會就曾以「2013年台灣白皮書」,建議台灣政府改善投資台灣的程序,包含透明度及申請流程簡便化;後者,雖然今年在櫃買中心創櫃板上線,從「看見台灣」紀錄片,到反服貿團體購買國外媒體版面,都以群眾募資創下紀錄。但顯然,為中小企業,乃至微型企業持續添柴加薪的投資管道,仍不夠暢通。
為此,《獨家報導》除延續過去幾期對創櫃板、群眾募資與創業、創投平台的關注,本期更推出「台灣新競爭力—-不怕被淘汰的創新產業」及「連鎖加盟創業」兩大專題,前者,期望耙梳傳統產業擺脫微利、夕陽化命運的創新金鑰,後者,則分享《獨家報導》連續幾屆參與加盟展以來,對這股由庶民經濟撐起,透過產業轉型、服務創新,乃至品牌化,而日漸活躍的新勢力的觀察。
共創大商機
「唱衰的媒體已經很多了,台灣應該多一點去挖掘正面、良善力量的媒體。」九個月前,筆者在近乎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第一次見到天使投資者時,這是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我相信,不只是企業在找資金,很多浮資也在尋找好的投資標的。我們何不想辦法成為雙方的平台呢?」幾個月的磨合、摸索下,《獨家報導》更在這位天使投資者的支持下,逐一打進已關注、經營年餘的扶輪社與青商會等國際性社團。
從力排眾議,接下幾乎已如風中殘燭的《獨家報導》,到結合這位天使投資者的力量,讓我們逐漸成為中小企業在打拚過程中,最善於聆聽的聽眾,最不吝給予掌聲的觀眾,並持續挖掘、整合國內有關投資的大小論壇與最新資訊。
《獨家報導》或許就像是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的縮影,在大環境驟變後,仍持續調整規格與步伐,希望尋找下一個折返與起飛的點。
不同的是,身為媒體,我們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即使眼前是外資壓境、爭相搶食市場的媒體紅海,我們只能自許為摩西,期望為眾人指引一條路,並在渡過彼岸後,期望一路走來每一項看似天真、不合時宜的堅持,能為看似窮途末路的媒體業,找出一條通往新藍海、新市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