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張淯 社長|文:張淯 社長|文字編輯:徐偉珍|攝影:林晟威|責任編輯:林玟玟|核稿編輯:邵正宏
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量減少的症狀,患有肌少症,會有肌力減弱、肌肉質量下降、體能表現衰退等問題。很多人誤以為長輩才會有肌少症,其實不然。
人體肌肉量是在生合成與分解中達到動態平衡,過三十歲後身體機能衰退,生成減緩,就會開始出現肌肉量流失,以每10年約8%左右的速度流失,因為流失緩慢不易察覺,往往在年邁活動出現問題才發現肌少症,故肌少症被認為是一種老化的現象。
一些年紀大的長輩由於吞嚥困難的關係,必須吃流質的食物,或者是沒有食慾、越吃越少,造成營養不良、免疫下降,甚至引發肌少症等問題,引發醫界關注。因為一些長輩常伴隨著一些疾病,引發吞嚥困難,像是中風引發癱瘓與吞嚥障礙,連吞口水都會被嗆到,只好以鼻胃管進食。吞嚥困難的長輩在經過治療後,雖然可以進食軟質食物,但卻很容易抱怨食物難吃、進而沒有食慾、越吃越少的狀況下,影響到身體越來越沒有體力,引發營養不良、肌少症與水分不足等問題,可能影響身心,甚至照護者等。
因此我國長庚醫院醫生也呼籲,長輩如果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千萬不可大意,若家中長輩出現喝水或吃東西時經常咳嗽,或是有嚴重流口水情形,可能就是吞嚥困難的徵兆,一旦缺乏食慾與營養,就會引發肌少症與身體其他相關問題。究竟身體哪個部位會有肌少症?怎樣的人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小孩也會有肌少症嗎?肌少症是會遺傳的疾病嗎?本期《獨家報導》特別邀請到東海大學運健學程副教授、醫學博士吳旻寰為我們闡述「肌少症」的相關問題:
張淯 社長:
新聞指出老人吞嚥困難或導致缺乏體力、引發肌少症,請問吳教授身體哪個部位會有肌少症呢?
吳旻寰副教授:
其實肌少症是系統性的老化現象,並不會針對特定的部位產生,肌少症的成因有下列幾項:
老化造成的神經肌肉變化;老化相關的荷爾蒙濃度及敏感度的改變:如生長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胰島素的減少,胰島素抗性的增加,皆會影響蛋白質的同化作用及分解異化作用。
發炎物質的產生;蛋白質和能量的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活動量減少甚至臥床或不活動造成的肌肉流失。
張淯 社長:
吳教授,請問既然肌少症是系統性的老化現象,那我們可以視為各部位的肌肉流失的嚴重性都同等重要嗎?還是有某部位的肌肉流失對我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呢?
吳旻寰副教授:
肌少症的病理變化為肌肉截面積減少,脂肪和結締組織浸潤,以及肌肉質量的減少。但反過來說,哪些部位的肌肉量流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下肢肌力不足絕對是相對嚴重的部位,因為長輩年事已高,常伴隨著骨質酥鬆症的問題,肌肉量流失就會使身體活動受到影響,一旦因為下肢肌力不足發生跌倒,很容易伴隨髖骨或肱骨骨折,長輩只要不良於行,全身肌肉流失的速度又會加速,成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下肢肌肉量的維持對於中高齡層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張淯 社長:
吳教授,請問每個人都會得到肌少症嗎?
吳旻寰副教授:
每個人都具備發生肌少症的條件,不良於行長期臥床,運動量少,或不愛出門的長輩皆屬於高危險群。
張淯 社長:
吳教授,請問小孩也會有肌少症嗎?
吳旻寰副教授:
由於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現象,因此小朋友出現肌少症的機率極低,除非是先天的基因受損造成的原發性肌少症,不然大多只要正常飲食與活動,都不會出現肌少症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台灣地區孩童的身體活動量有逐年降低的趨勢,這可能會導致這些孩童在成年後降低運動的總量,可能會提高年邁罹患肌少症的風險,故仍要支持與鼓勵孩子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
張淯 社長:
吳教授,請問肌少症是會遺傳的疾病嗎?
吳旻寰副教授:
前述提及肌少症有兩大類,原發性與次發性,基因遺傳的肌少症屬於原發性,但這類型的問題並不只針對肌肉,可能也會伴隨神經病變、代謝失衡等問題,透過基因診斷肌少症風險的服務目前市面上是有相關的檢測套件,但由於基因涉及層面廣泛,因此單就基因來斷定是否罹患肌少症的準確性仍然續要進一步驗證,並且若透過後天的運動與飲食調適,其實還是可以改善肌少症的問題。
張淯 社長:
吳教授,請問怎樣的人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吳旻寰副教授:
符合前述發生肌少症的條件,BMI<20偏瘦的老人,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身體質量指數(BMI), 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 / 身高的平方(公尺)。
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乃根據其相關研究,於2002年4月公布臺灣成人肥胖標準:BMI<18.5 為過輕,18.5≦BMI<24 為正常體重,24≦BMI<27 為過重,BMI≧27 即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