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人:社長 張淯|文:張淯 社長|攝影:石雨鑫|責任編輯:林淑妙|核稿編輯:邵正宏
腎臟,就像任勞任怨的阿信,即使病了、傷了也悶不吭聲,等到腎功能逐漸減弱,身體出現警訊,卻為時已晚。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人體的污水處理廠,專門過濾、清潔人體代謝物。因此平日如何保養自己的腎臟,不讓它過勞,就必須建立正確的觀念。
腎臟病每年都登上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患病人數逐年上升;而坊間對腎臟病產生一些迷思,甚至延誤就醫造成腎臟嚴重傷害;為此,《獨家報導》邀請到國內知名腎臟科江守山醫師為大家解惑。
張淯社長:
臺灣在「洗腎病患佔總人口比例」、「每年新增洗腎病患比例」,這2項排名均為全球第1,江醫師您認為,為何臺灣洗腎人口如此之高?
江守山醫師:
目前尿毒症病人要洗腎,須先送健保局並由2位匿名資深醫師審查,因此,醫師若想任意讓病患洗腎比過去困難。但據媒體報導,臺灣在2019年有上萬人等待器官移植,換的人有3百多件,真正的腎臟移植僅2百件,8萬人在洗腎。目前臺灣最大問題是換腎的少,洗腎的人死亡率低,目前也是全世界最低,所以尿毒症沒有出口,加上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環境充滿毒物,所以尿毒症就變成全世界第1名。
張淯社長:
臺灣洗腎人口偏高,其中一個原因與不當用藥習慣有關,您覺得國人用藥觀念與習慣出了什麼問題?
江守山醫師:
因健保關係,國人吃藥是美國人的7.2倍,很多藥物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其中這7.2倍不包含民眾私下購買偏方、草藥的部分,若將這部分列入統計,恐怕是美國的逾10倍。這部分需要不斷透過健康節目、政論宣導來抑制。
張淯社長:
國人平均1年看15次醫生,是美國的3倍,也是世界第1。有病就要看醫生,但您並不建議過度的醫療行為,請問何謂「過度醫療」?
江守山醫師:
所謂「過度醫療」是,從事醫療的行為但卻無法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增加其壽命者。也就是說,這樣的醫療行為對病患而言有什麼好處?臺灣有很多屬於過度醫療行為,譬如心導管就是其中之一。十多年前college study對照前瞻研究得知,對於一般穩定型心肌絞痛的病患,發現其血管狹窄就幫患者擺上支架,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壽命,但一年卻會耗費健保2百多億的純金屬支架費用,以整體支出(健保給付加上民眾自付額)來算,會超過尿毒症患者一年4百多億的花費。尿毒症患者仍屬於有意義的治療,因尿毒症患者洗腎的話會死亡。
心導管主要用於急性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擺支架是可延長其壽命,但遺憾的是,目前卻有95%的支架都是擺在沒有明顯不適症狀、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身上,造成死亡率增加,這就是很典型的「過度醫療」。
張淯社長:
一般診所患者「感冒」就要吃藥,但您的觀點是多喝水多休息,能否請醫師跟我們解釋這部分?
江守山醫師:
全世界醫學界就都承認,沒有任何感冒藥有助於縮短感冒病程、改善感冒的症狀;事實上很多感冒藥會破壞免疫力機轉,也就是說,原本只要發高燒,感冒就很容易好,結果服用退燒藥,導致原本2天的感冒卻拖了一周才好;原本只要將痰咳出來肺部感染就會好得快,結果因服用止咳藥,痰咳不出來所以感冒拖更久;實證醫學考科藍(The Cochrane)中心曾做過一系列研究,發現所有感冒藥跟澱粉(假藥)比起來,並沒有比較好。
典型感冒症狀包括流鼻水、咳嗽、沒有畏冷的發燒,但若為不知名的感染所造成意識不清、急喘、畏冷的症狀,就需要就診,民眾須懂得區分這兩者的不同。
張淯社長:
臺灣濫用抗生素的問題嚴重,有些人會請醫生不要開抗生素。究竟抗生素它的療效是什麼?我們該不該使用它?又該如何正確使用?
江守山醫師:
濫用抗生素的情形是投民眾之所好。主因是醫院、診所彼此競爭,為了講求速度,所以使用抗生素就越用越後線,甚至第三線的抗生素也成為日常使用,因此造成所謂的抗藥性菌叢。
加上民眾用藥習慣不佳。抗生素療程一般需要6至7天,但有些民眾吃了3天覺得好一些就自行停藥,在未完成療程的情況下,便產生所謂的抗藥性菌叢,所以就開始使用更強後線的藥,如此造成惡性循環。
但就醫院而言目前管控做得不錯。因要使用到第二線抗生素需感染科醫師同意方可使用。但政府忽略的是,臺灣進口與生產的抗生素有近7、8成是養殖業者當成生長促進劑使用,這部分政府缺乏控管機制,因為使用在這些動物身上的抗生素,被發現會干擾我們益生菌的存活,會導致腸胃道疾病、增加癌症風險。
張淯社長:
很多人提到「藥補」,認為中藥屬於天然食材之一,於是把中藥入菜,但中藥材仍具有藥性,關於這點醫師您怎麼看?我們又該如何正確使用中藥材?
江守山醫師:
正統的中醫師認為,使用中藥材須視個人虛寒體質而定,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用如生化湯、四物湯、杜仲等。
另外,中藥材屬多年生,有些農友為避免被蟲咬損失而噴灑農藥,因此中藥殘留農藥的問題十分嚴重。加上臺灣中藥大多來自海峽對岸,而大陸重金屬問題嚴重;加上目前政府因法規因素,對中藥的檢查項目比蔬果少,因此,民眾須釐清的是,自己究竟是吃到毒還是中藥?
張淯社長:
為避免維生素攝取不足,許多人會購買各種維他命。醫師您會建議使用營養補充品嗎?對我們的腎臟會不會產生負擔?
江守山醫師:
若被政府歸類屬於食品級就不應該會造成腎臟的傷害,但具有藥性、腎毒性的就不會被歸納為食品。至於是否要補充營養品?美國農業部曾對4萬人做研究,根據日常飲食幾乎沒有一個人的攝取量可以符合每日營養劑量,若從此觀點來看,我們的確需要額外補充。
隨著人類在這塊土地耕作的時間越久,土壤有機質、養分也會隨之下降,尤其是人體必要的微量金屬—硒;原本土壤中含有硒,但經反覆澆灌,硒具有水溶性所以會滲入地底,加上雨水也不含硒,所以很多食物的硒含量便下降,食物所含的營養結構也隨之改變。一旦人體硒含量下降,就容易引發癌症,硒可抑制20多種癌症,所以不得不去補充。
研究發現,高劑量魚油可對抗高中性脂肪,也就是三酸甘油酯 過高的問題,但要求的劑量,每日服用omega3約 2至4公克,若從食材攝取那是很大的量,因此透過服用膠囊錠劑來補充。另外也考慮到個人家族性疾病,這是有必要的。
張淯社長:
臺灣健診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醫生您認為是必要的嗎?若有,您建議我們該如何安排健檢項目?
江守山醫師:
建議民眾,有些檢查沒有風險的項目可以去做,像是驗尿,但乳房攝影這種有輻射線,會刺激乳房產生癌變的,讓更多女性成為乳癌患者高風險群,這種我將其視為「過度醫療」。
另外,一般民眾要做檢查,像口腔癌篩檢一定要做,尤其是抽菸、吃檳榔者,因口腔癌用肉眼即可辨識;子宮頸癌抹片,可大幅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小便可偵測腎臟是否有結石、腫瘤、腎炎,但對於價格昂貴,且具輻射性的檢查,即便是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都沒必要;美國推出「聰明決定」,也就是說,民眾在面對有重大醫療風險時,都應參酌實證醫學的證據,甚至請教其他的醫師。
張淯社長:
一般觀念有泡泡尿可能就代表我們的腎臟出了問題,究竟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平常又該如何保養?
江守山醫師:
一般腎臟病症狀並不明顯,沒有專一性。美國有1/3的病患直到洗腎的前一個月才轉到腎臟科,那表示都太晚被發現,因此,腎臟科醫師也僅能做洗腎的準備而已。
小便泡泡、雙腳水腫都暗示著腎臟病,更嚴重的會出現倦怠、貧血、噁心、嘔吐等問題,到了這階段再治療已顯得困難。
所以鼓勵民眾多參加國健局每3年一次的成人健檢,其中包含小便、腎功能的檢查,所以早期的腎臟病有90%以上會被發現,但像腎臟腫瘤就需要超音波,這就不在健檢項目內。
張淯社長:
腎臟的傷害是不可逆的,關於腎衰竭是否最後僅有洗腎一途?若洗腎就必須一輩子洗腎?
江守山醫師:
這是錯誤的想法。有間綜合醫院曾有過1/3的病患後來沒有洗腎,代表這些人是屬於急性腎衰竭,或重大腎臟病、腎絲元被治癒,因此,並非洗腎就一輩子都要洗。但若兩側腎臟都萎縮的話,就必須永久洗腎或換腎。
張淯社長:
若我們真的不幸成了腎臟病的患者,在飲食上或是平時生活習慣上,有什麼需特別注意的,並避免繼續惡化?
江守山醫師:
首先多吃薑黃,可提升腎功能,降低血尿、蛋白尿,第二要聰明的喝水,同時水量要足夠,當然這水不能有塑膠微粒、重金屬;因水量不足的話,腎臟容易受到毒物的殘害,所以開刀前要先打點滴,是擔心麻醉後會因麻醉藥物、血壓下降時而傷害到腎臟。很多毒物都是化學合成,我們的身體無法處理,當食用有毒物質到一定的量,腎臟就會受到傷害。此外,將自己的三高(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
所謂足夠的水量,像寒帶國家一天1000cc就足夠,但在台灣因為氣候炎熱,蒸發量大,因此1000cc是不足的。喝水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一天能有1500cc的尿液排出體外,若再換算交叉水分流失,那一天就必須喝到2000cc的水。有結石的患者,甚至必須喝到2500至3000cc的水量,可避免結石復發;但針對個別疾病的患者,喝水量也需要調整。
張淯社長:
我們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那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才可以避免腎臟疾病的發生?
江守山醫師:
多吃咖哩、薑黃素、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若防止腎臟壞掉,就多喝水、注意三高、防止毒物進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