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知產業/ESG壓力山大 從勞工權益國際標準做起(張淯)

示意圖/獨家報導製圖
示意圖/獨家報導製圖

文/獨家報導 社長 張淯

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當然不是一個新的議題,但觀察國際上的發展趨勢,台灣的產業界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尤其是社會面或是治理面當中關於勞工權益的部分,目前仍是企業較少關注的一個領域,農曆春節前長榮航空機師組員揚言罷工、醫院護理人員醞釀抗爭,許多企業老闆為年終獎金多寡而與員工關係緊張時有所聞。企業追求勞資關係和諧,共創雙贏,經營團隊顯然並不輕鬆。

每當談到員工的福利和權益時,許多企業經常會宣示:本公司一切合乎勞基法的相關規範。但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法律也僅是勞工權益的基本保障,如果企業只是避免產生勞資糾紛或是裁罰,那麼其實我們距離國際上對於關鍵人權議題的要求,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事實上,號稱民主自由的台灣,在勞工境遇上還是有著令人心酸的黑暗面,台灣的遠洋漁業,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擁有世界第二大的延繩釣船隊,經常在海上航行數個月甚至經年,來供應遠洋漁貨。由於愈來愈少年輕人願意從事這種艱苦的工作,所以多由來自菲律賓、印尼和越南的移工取代,但他們的工作條件極為惡劣,工時極長,但工資卻受到剝削,甚至經常遭到毆打、凌虐,在海上死亡的案例亦時有所聞。

或許大多數的台灣勞工,並沒有如此極端的境遇,但即便是我國經濟發展主力的高科技產業,也經常難逃「血汗工廠」之譏,「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已是許多高科技產業的工作常態。

這種「拿肝換錢」的企業文化,在國內長期以來見怪不怪,但當台灣企業成長茁壯,需要邁向國際化時,就碰到了阻礙。尤其在亞洲之外的歐美國家,許多員工認為時間到了就下班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存在「不敢比老闆先走」的潛規則,也讓許多企業在管理外國員工時,常抱怨當地人「配合度低」、「難以管理」,或是指稱「台灣人比較優秀(好用?)」。

但企業更應該回頭思考,台灣的勞工權益是否還有進步空間?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近期發布一份報告指出,國際上對於公司治理的原則,已從股東至上轉向利害關係人的整體利益,其中內部員工便是重要一環。為了符合國際潮流,勞動部也開始推動台灣企業從「合乎法規」的要求提升至「採取優化作為」。

這意味著企業需要超越法律最低要求,主動改善勞工的工作環境和福利,以符合國際標準和社會期待。這不僅是為了提升員工的福祉,也是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國際形象,確保可持續發展,也才能真正符合ESG的核心精神。

當然,也有很多台灣企業已經開始逐漸體會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開始推動「幸福企業」,積極改善工作環境與員工福祉,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相關作為包括提供更多工作彈性、加強職場健康與安全措施、提高員工參與決策的機會、改善薪資結構與福利制度、增加職業培訓與發展機會,以及強化對員工心理健康的支持等等。

這些措施不僅能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達到育才及留才的基本目標外,也有助於建立更積極、健康的工作文化,提升企業整體的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所有的好處最終還是會回歸到企業本身。期盼我們在勞工權益和福祉的追求上,能夠更快接軌國際,創造一個更幸福和善的職場文化。

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 張淯。圖/獨家報導製圖
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 張淯。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

guest

0 留言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